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免疫调节章末综合提升(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免疫调节章末综合提升(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14 21:00:07

文档简介

章末综合提升
(1)泪液中溶菌酶杀菌,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
(2)免疫自稳功能过弱,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
(3)人体免疫能力越强,则越不容易患病。(  )
(4)免疫器官包括脊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
(5)免疫细胞就是淋巴细胞。(  )
(6)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  )
(7)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挥作用的场所。(  )
(8)淋巴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等。(  )
(9)T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
(10)溶菌酶、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
(11)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特异性免疫。(  )
(12)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
(13)体液免疫通过产生浆细胞来清除抗原。(  )
(14)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病原体结合。(  )
(15)体液免疫中有树突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参与。(  )
(16)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抗原。(  )
(17)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不属于胞吐作用。(  )
(18)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
(19)树突状细胞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
(20)病原体可直接刺激并激活辅助性T细胞。(  )
(21)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
(22)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
(23)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B细胞。(  )
(24)在细胞免疫中只有辅助性T细胞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
(25)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
(26)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只通过记忆T细胞分裂并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  )
(27)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二次免疫之所以具有更快、更强的特点,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  )
(28)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直接将病原体消灭。(  )
(29)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需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体液免疫将释放出来的抗原消灭。(  )
(30)体液免疫形成记忆细胞,细胞免疫不形成记忆细胞。(  )
(31)接触过敏原后就会产生过敏反应。(  )
(32)组胺会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舒张。(  )
(33)抗原就是过敏原,能引起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还有遗传倾向及个体差异。(  )
(34)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这些细胞常分布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  )
(35)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称为自身免疫病。(  )
(36)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  )
(37)HIV主要侵染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由于不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所以会导致人患AIDS。(  )
(38)过敏反应的人应服用免疫增强剂。(  )
(39)注射某种疫苗后,体内可能有记忆T细胞产生。(  )
(40)免疫系统只通过细胞免疫对移植的器官产生排斥反应。(  )
(41)利用自身的干细胞诱导产生的器官,易于移植成功。(  )
(42)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亲缘关系。(  )
(43)利用免疫治疗时,只能使用免疫增强疗法。(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1.(2024·山东等级考)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HBV与肝细胞吸附结合后,脱去含有表面抗原的包膜,进入肝细胞后再脱去由核心抗原组成的衣壳,大量增殖形成新的HBV,释放后再感染其他肝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识别HBV后只发挥其吞噬功能
B.辅助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HBV感染的肝细胞
C.根据表面抗原可制备预防乙型肝炎的乙肝疫苗
D.核心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解析:选C。树突状细胞识别HBV后可发挥其吞噬和抗原呈递功能,A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裂解被HBV侵染的肝细胞,B错误;HBV包膜上具有表面抗原,是HBV吸附、侵染肝细胞的关键,根据表面抗原制备预防乙型肝炎的乙肝疫苗,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可以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与HBV包膜表面抗原结合后可阻止HBV的吸附和侵染,C正确;抗体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核心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为体液免疫,D错误。
2.(2024·黑吉辽选择考改编)病毒入侵肝脏时,肝巨噬细胞快速活化,进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部分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肝巨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B.细胞2既可以促进细胞4的活化,又可以促进细胞1的活化
C.细胞3分泌的物质Y和细胞4均可直接清除内环境中的病毒
D.病毒被清除后,活化的细胞4的功能将受到抑制
解析:选C。肝巨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A正确;细胞2为辅助性T细胞,既能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4(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又能通过细胞因子和直接接触促进细胞1(B细胞)的活化,B正确;物质Y(抗体)和细胞4(细胞毒性T细胞)都不能直接清除内环境中的病毒,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毒的抗原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C错误;病毒被清除后,活化的细胞4(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会被抑制,否则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失调,如自身免疫病,D正确。
3.(2024·江西选择考)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会引起机体产生急性炎症反应(造成机体组织损伤)。为研究化合物Y的抗炎效果,研究人员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为空白对照,以中药复方制剂H为阳性对照,用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表示炎症反应程度,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PS诱导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
B.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
C.化合物Y可以增强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
解析:选C。细菌脂多糖(LPS)可看作抗原,其诱导的急性炎症会造成机体组织损伤,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引起的机体反应,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用中药复方制剂H(阳性对照)处理急性炎症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率低于用化合物Y处理,且这两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由此说明,中药复方制剂H和化合物Y均可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即减弱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且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B、D正确,C错误。
4.(2024·广东选择考)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PD L1与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面的PD 1结合能抑制CTL的免疫活性,导致肿瘤免疫逃逸。免疫检查点疗法使用单克隆抗体阻断PD L1和PD 1的结合,可恢复CTL的活性,用于肿瘤治疗。为进一步提高疗效,研究者以黑色素瘤模型小鼠为材料,开展该疗法与化疗的联合治疗研究。部分结果见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________疗法的治疗效果最佳,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色素瘤细胞能分泌吸引某类细胞靠近的细胞因子CXCL1。为使CTL响应此信号,可在CTL中导入________基因后再将其回输小鼠体内,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应定位于CTL的________(答位置),且基因导入后不影响CTL________的能力。
(3)某兴趣小组基于现有抗体—药物偶联物的思路提出了两种药物设计方案。方案一:将化疗药物与PD L1单克隆抗体结合在一起。方案二:将化疗药物与PD 1单克隆抗体结合在一起。你认为方案________(填“一”或“二”)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通过图a分析得出,联合疗法肿瘤体积最小,根据图b分析得出,联合疗法中活化的CTL数量最多,且CTL参与细胞免疫,可以作用于肿瘤细胞,因此综合分析得出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最佳。(2)黑色素瘤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CXCL1吸引某类细胞靠近,在CTL中导入CXCL1受体基因,该基因表达后,表达产物应定位于CTL的表面,且不影响CTL裂解靶细胞的能力,这样可以增大CTL与肿瘤细胞接近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3)将PD L1单克隆抗体与化疗药物结合在一起,该抗体会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 L1特异性结合,把药物定向地带到靶细胞所在位置,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答案:(1)联合 联合疗法中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CTL)的数量最多 (2)CXCL1受体 表面 裂解靶细胞 (3)一 可以使化疗药物定向作用于肿瘤细胞,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章末综合提升
(1)泪液中溶菌酶杀菌,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
(2)免疫自稳功能过弱,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
(3)人体免疫能力越强,则越不容易患病。(  )
(4)免疫器官包括脊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
(5)免疫细胞就是淋巴细胞。(  )
(6)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  )
(7)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挥作用的场所。(  )

×
×
×
×

×
(8)淋巴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等。(  )
(9)T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
(10)溶菌酶、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
(11)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特异性免疫。(  )
(12)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
(13)体液免疫通过产生浆细胞来清除抗原。(  )
(14)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病原体结合。(  )
(15)体液免疫中有树突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参与。(  )
×


×
×
×


(16)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抗原。(  )
(17)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不属于胞吐作用。(  )
(18)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
(19)树突状细胞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
(20)病原体可直接刺激并激活辅助性T细胞。(  )
(21)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
(22)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

×
×

×

×
(23)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B细胞。(  )
(24)在细胞免疫中只有辅助性T细胞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
(25)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
(26)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只通过记忆T细胞分裂并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  )
(27)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二次免疫之所以具有更快、更强的特点,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  )
×
×

×

(28)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直接将病原体消灭。(  )
(29)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需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体液免疫将释放出来的抗原消灭。(  )
(30)体液免疫形成记忆细胞,细胞免疫不形成记忆细胞。(  )
(31)接触过敏原后就会产生过敏反应。(  )
(32)组胺会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舒张。(  )
(33)抗原就是过敏原,能引起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还有遗传倾向及个体差异。(  )
×

×
×
×
×
(34)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这些细胞常分布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  )
(35)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称为自身免疫病。(  )
(36)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  )
(37)HIV主要侵染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由于不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所以会导致人患AIDS。(  )
(38)过敏反应的人应服用免疫增强剂。(  )



×
×
(39)注射某种疫苗后,体内可能有记忆T细胞产生。(  )
(40)免疫系统只通过细胞免疫对移植的器官产生排斥反应。(  )
(41)利用自身的干细胞诱导产生的器官,易于移植成功。(  )
(42)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亲缘关系。(  )
(43)利用免疫治疗时,只能使用免疫增强疗法。(  )

×

×
×
1.(2024·山东等级考)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HBV与肝细胞吸附结合后,脱去含有表面抗原的包膜,进入肝细胞后再脱去由核心抗原组成的衣壳,大量增殖形成新的HBV,释放后再感染其他肝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识别HBV后只发挥其吞噬功能
B.辅助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HBV感染的肝细胞
C.根据表面抗原可制备预防乙型肝炎的乙肝疫苗
D.核心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解析:树突状细胞识别HBV后可发挥其吞噬和抗原呈递功能,A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裂解被HBV侵染的肝细胞,B错误;HBV包膜上具有表面抗原,是HBV吸附、侵染肝细胞的关键,根据表面抗原制备预防乙型肝炎的乙肝疫苗,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可以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与HBV包膜表面抗原结合后可阻止HBV的吸附和侵染,C正确;抗体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核心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为体液免疫,D错误。
2.(2024·黑吉辽选择考改编)病毒入侵肝脏时,肝巨噬细胞快速活化,进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部分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肝巨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B.细胞2既可以促进细胞4的活化,又可以促进细胞1的活化
C.细胞3分泌的物质Y和细胞4均可直接清除内环境中的病毒
D.病毒被清除后,活化的细胞4的功能将受到抑制

解析:肝巨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A正确;细胞2为辅助性T细胞,既能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4(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又能通过细胞因子和直接接触促进细胞1(B细胞)的活化,B正确;物质Y(抗体)和细胞4(细胞毒性T细胞)都不能直接清除内环境中的病毒,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毒的抗原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C错误;病毒被清除后,活化的细胞4(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会被抑制,否则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失调,如自身免疫病,D正确。
3.(2024·江西选择考)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会引起机体产生急性炎症反应(造成机体组织损伤)。为研究化合物Y的抗炎效果,研究人员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为空白对照,以中药复方制剂H为阳性对照,用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表示炎症反应程度,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PS诱导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
B.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
C.化合物Y可以增强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

解析:细菌脂多糖(LPS)可看作抗原,其诱导的急性炎症会造成机体组织损伤,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引起的机体反应,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用中药复方制剂H(阳性对照)处理急性炎症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率低于用化合物Y处理,且这两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由此说明,中药复方制剂H和化合物Y均可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即减弱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且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B、D正确,C错误。
4.(2024·广东选择考)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PD L1与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面的PD 1结合能抑制CTL的免疫活性,导致肿瘤免疫逃逸。免疫检查点疗法使用单克隆抗体阻断PD L1和PD 1的结合,可恢复CTL的活性,用于肿瘤治疗。为进一步提高疗效,研究者以黑色素瘤模型小鼠为材料,开展该疗法与化疗的联合治疗研究。部分结果见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________疗法的治疗效果最佳,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通过图a分析得出,联合疗法肿瘤体积最小,根据图b分析得出,联合疗法中活化的CTL数量最多,且CTL参与细胞免疫,可以作用于肿瘤细胞,因此综合分析得出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最佳。
联合
联合疗法中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CTL)的数量最多
(2)黑色素瘤细胞能分泌吸引某类细胞靠近的细胞因子CXCL1。为使CTL响应此信号,可在CTL中导入___________基因后再将其回输小鼠体内,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应定位于CTL的________(答位置),且基因导入后不影响CTL____________的能力。
解析:黑色素瘤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CXCL1吸引某类细胞靠近,在CTL中导入CXCL1受体基因,该基因表达后,表达产物应定位于CTL的表面,且不影响CTL裂解靶细胞的能力,这样可以增大CTL与肿瘤细胞接近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CXCL1受体
表面
裂解靶细胞
(3)某兴趣小组基于现有抗体—药物偶联物的思路提出了两种药物设计方案。方案一:将化疗药物与PD L1单克隆抗体结合在一起。方案二:将化疗药物与PD 1单克隆抗体结合在一起。你认为方案________(填“一”或“二”)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将PD L1单克隆抗体与化疗药物结合在一起,该抗体会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 L1特异性结合,把药物定向地带到靶细胞所在位置,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可以使化疗药物定向作用于肿瘤细胞,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