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免疫调节第1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免疫调节第1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14 23:52:47

文档简介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课标要求]
1.结合本节插图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2.分析比较人体的三道防线。3.能举例说明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INCLUDEPICTURE "X教WXW2.TIF"
(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答案自填] 胸腺 骨髓 细胞因子 发生地 分化、发育、成熟 T细胞 血细胞 阻止和消灭 防御 骨髓  免疫 呈递抗原 处理和呈递 免疫细胞 其他细胞 特异性 各个部位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免疫
INCLUDEPICTURE "辨正误LLL.TIF"
(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2)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
(3)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属于抗原呈递细胞。(  )
(4)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  )
(5)抗原和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
答案:(1)× 只有骨髓才能产生免疫细胞。
(2)× 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
(3)× T细胞不属于抗原呈递细胞。
(4)× 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
(5)× 抗原的化学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LLL.TIF"
[探究1] 斯坦曼因发现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状细胞(DC)而获得了诺贝尔奖。DC是一种免疫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从而激发免疫应答。
(1)各种免疫细胞来源相同,但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不同,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分析,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干说明DC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与此功能相似的细胞还有______________,它们统称为________细胞,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从细胞水平分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从分子水平分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B细胞、巨噬细胞 抗原呈递 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探究2] 病毒、细菌等表面有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这些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每种抗原表面都有特定的化学基团,称之为抗原决定簇。结合下图探究问题:
(1)图1所示冠状病毒表面所携带的三种蛋白质即刺突蛋白(S)、包膜蛋白(E)、膜糖蛋白(M)都属于________,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所示抗原表面有三种抗原决定簇,每种抗原决定簇可以结合一种抗体,所以一种抗原可以结合______________,再结合图2可知,一种抗体只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
(3)根据以上分析,请思考是否一种病原体只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一种相对应的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抗原 一种病原体可以携带多种抗原
(2)多种抗体 特定抗原
(3)不是,一种病原体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一种或多种相对应的抗体
INCLUDEPICTURE "微归纳LLL.TIF"
抗原、抗体、细胞因子的区别
项目 抗原 抗体 细胞因子
概念 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免疫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
本质 大多数是蛋白质 蛋白质 多肽或蛋白质
功能 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与抗原结合,为清除抗原做准备 增强免疫细胞的免疫效应
特点 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举例 天花病毒、癌细胞 抗毒素、凝集素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
INCLUDEPICTURE "对点训练LLL.TIF"
1.(2025·湖南娄底高二期末)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
B.青霉素是一种可杀灭细菌的免疫活性物质
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
解析:选D。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而青霉素是青霉菌的代谢产物,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C错误;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D正确。
2.下列关于抗原、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进入人体后与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天花病毒、花粉都是抗原
B.特定的抗原只与相应的抗体结合
C.抗体对抗原的免疫反应不具有特异性
D.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特定抗原匹配
解析:选C。天花病毒、花粉进入人体后可以与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因此都属于抗原,A正确;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特定抗原匹配,所以抗体能和抗原特异性结合,B、D正确;抗体对抗原的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C错误。
考点二 免疫系统的功能[学生用书P75]
INCLUDEPICTURE "新知导学LLL.TIF"
1.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INCLUDEPICTURE "箭头B1.TIF" 唾液、胃液、泪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属于第一道防线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______________(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3)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__________________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作________________免疫。
2.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
(1)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最基本的功能 ______________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
(2)免疫自稳:机体清除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异常时易发生自身免疫病或____________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3)免疫监视:机体识别和清除____________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答案自填] 杀菌物质 特定的抗原 特异性
外来 衰老 损伤 突变
INCLUDEPICTURE "辨正误LLL.TIF"
(1)胃黏膜可抵御致病性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2)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
(3)体内衰老细胞和损伤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  )
(4)体内肿瘤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
答案:(1)× 胃黏膜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可抵御致病性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2)√ 
(3)× 体内衰老细胞和损伤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
(4)× 体内肿瘤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LLL.TIF"
[探究1] 根据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有人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资料2: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口腔唾液的吞咽和肠蠕动等,可将停留在黏膜表面的病原体驱赶出体外。
资料3:当狗发生意外创伤的时候,会用自己的舌头舔舐伤口。
资料4:皮肤破损后,往往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如疼痛、发红、肿胀等,一段时间后可能还会流脓。
资料5: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但对其他传染病不起作用。
(1)上述资料中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____________。
(2)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_。
提示:(1)资料1、资料2、资料3 资料4 资料5 (2)资料1、资料2、资料3、资料4 资料5
[探究2] 根据以下事实,探究免疫系统的功能。
(1)我们的口腔中有不少细菌,正常情况下却很少发生感染,主要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功能。
(2)机体内的细胞因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这是体内最危险的“敌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功能。
提示:(1)免疫防御 (2)免疫监视
INCLUDEPICTURE "微归纳LLL.TIF"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概念 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的后天性免疫
结构基础 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特点 ①先天性;②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③作用弱、范围广 ①后天性;②对特定抗原起作用;③作用强、范围窄
联系 ①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②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③二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免疫功能
[温馨提示](1)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为第一道防线,血浆中的溶菌酶为第二道防线。
(2)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INCLUDEPICTURE "对点训练LLL.TIF"
1.下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丁是接触病原体后才获得的免疫
D.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属于第三道防线
解析:选B。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故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A正确;丙是第二道防线,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B错误;丁是机体接触病原体后才获得的免疫,C正确;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正确。
2.(教材P69图4-5改编)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等吞噬细胞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免疫自稳功能异常时,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C.免疫自稳可识别突变的肿瘤细胞
D.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免疫监视
答案:B
【知识框架】
eq \o(\s\up7(),\s\do5([学生用书P77]))
1.(2025·黑龙江双鸭山期中)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髓、胸腺、脾等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B.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均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抗体、抗原、细胞因子、溶菌酶均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解析:选D。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都是免疫器官,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A正确;各种免疫细胞均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B正确;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C正确;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
2.下列关于抗原呈递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呈递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B.抗原呈递细胞主要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C.抗原呈递细胞的起源不一定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抗原呈递细胞都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解析:选C。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A、B、D正确;抗原呈递细胞的起源均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C错误。
3.(2025·山东青岛高二检测)树突状细胞是功能强大的免疫细胞,它可启动T细胞增殖分化(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推测树突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较低
B.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
C.树突状细胞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D.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解析:选A。树突状细胞是免疫细胞,其吞噬的病毒、细菌、自身变异的细胞、衰老的细胞的降解都需要溶酶体参与,由此可推测,树突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较高,A错误。
4.下列关于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皮肤、黏膜和抗体等杀菌物质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具有先天性,第三道防线具有后天性
解析:选D。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A错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淋巴细胞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错误;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错误。
5.(2025·山东济南高二期末)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基本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
B.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免疫
C.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D.通过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可以阻挡少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解析:选D。由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组成的非特异性免疫可以防止多数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4张PPT)
第4章 免疫调节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课标要求]
1.结合本节插图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2.分析比较人体的三道防线。3.能举例说明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考点一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胸腺
骨髓
细胞因子
(1)免疫器官
发生地
分化、发育、成熟
T细胞
血细胞
阻止和消灭
防御
(2)免疫细胞
骨髓
免疫
呈递抗原
处理和呈递
(3)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细胞
其他细胞
特异性
各个部位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免疫
(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只有骨髓才能产生免疫细胞。
(2)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
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
(3)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属于抗原呈递细胞。(  )
T细胞不属于抗原呈递细胞。
×
×
×
(4)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  )
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
(5)抗原和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
抗原的化学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
×
×
[探究1] 斯坦曼因发现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状细胞(DC)而获得了诺贝尔奖。DC是一种免疫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从而激发免疫应答。
(1)各种免疫细胞来源相同,但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不同,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分析,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干说明DC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与此功能相似的细胞还有_________________,它们统称为___________细胞,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细胞水平分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从分子水平分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细胞、巨噬细胞
抗原呈递
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探究2] 病毒、细菌等表面有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这些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每种抗原表面都有特定的化学基团,称之为抗原决定簇。结合下图探究问题:
(1)图1所示冠状病毒表面所携带的三种蛋白质即刺突蛋白(S)、包膜蛋白(E)、膜糖蛋白(M)都属于________,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所示抗原表面有三种抗原决定簇,每种抗原决定簇可以结合一种抗体,所以一种抗原可以结合______________,再结合图2可知,一种抗体只能和____________结合。
(3)根据以上分析,请思考是否一种病原体只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一种相对应的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抗原
一种病原体可以携带多种抗原
多种抗体
特定抗原
不是,一种病原体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一种或多种相对应的抗体
抗原、抗体、细胞因子的区别
项目 抗原 抗体 细胞因子
概念 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免疫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
本质 大多数是蛋白质 蛋白质 多肽或
蛋白质
功能 刺激机体
产生免疫反应 与抗原结合,为清除抗原做准备 增强免疫细胞的免疫效应
项目 抗原 抗体 细胞因子
特点 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举例 天花病毒、癌细胞 抗毒素、凝集素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
1.(2025·湖南娄底高二期末)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
B.青霉素是一种可杀灭细菌的免疫活性物质
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

解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而青霉素是青霉菌的代谢产物,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C错误;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D正确。
2.下列关于抗原、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进入人体后与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天花病毒、花粉都是抗原
B.特定的抗原只与相应的抗体结合
C.抗体对抗原的免疫反应不具有特异性
D.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特定抗原匹配
解析:天花病毒、花粉进入人体后可以与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因此都属于抗原,A正确;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特定抗原匹配,所以抗体能和抗原特异性结合,B、D正确;抗体对抗原的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C错误。

考点二
02
考点二 免疫系统的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唾液、胃液、泪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属于第一道防线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______________(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杀菌物质
(3)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__________________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作_________免疫。
特定的抗原
特异性
2.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
(1)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________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
(2)免疫自稳:机体清除________或_______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3)免疫监视:机体识别和清除_______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最基本的功能
功能异常时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外来
衰老
损伤
突变
(1)胃黏膜可抵御致病性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胃黏膜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可抵御致病性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2)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
×

(3)体内衰老细胞和损伤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  )
体内衰老细胞和损伤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
(4)体内肿瘤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
体内肿瘤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
×
×
[探究1] 根据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有人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资料2: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口腔唾液的吞咽和肠蠕动等,可将停留在黏膜表面的病原体驱赶出体外。
资料3:当狗发生意外创伤的时候,会用自己的舌头舔舐伤口。
资料4:皮肤破损后,往往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如疼痛、发红、肿胀等,一段时间后可能还会流脓。
资料5: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但对其他传染病不起作用。
(1)上述资料中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____________。
(2)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_。
资料1、资料2、资料3
资料4
资料5
资料1、资料2、资料3、资料4
资料5
[探究2] 根据以下事实,探究免疫系统的功能。
(1)我们的口腔中有不少细菌,正常情况下却很少发生感染,主要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功能。
(2)机体内的细胞因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这是体内最危险的“敌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监视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概念 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的后天性免疫
结构基础 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特点 ①先天性;②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③作用弱、范围广 ①后天性;②对特定抗原起作用;③作用强、范围窄
联系 ①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②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③二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免疫功能
[温馨提示](1)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为第一道防线,血浆中的溶菌酶为第二道防线。
(2)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1.下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丁是接触病原体后才获得的免疫
D.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属于第三道防线
解析: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故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A正确;丙是第二道防线,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B错误;丁是机体接触病原体后才获得的免疫,C正确;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正确。
2.(教材P69图4-5改编)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等吞噬细胞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免疫自稳功能异常时,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C.免疫自稳可识别突变的肿瘤细胞
D.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免疫监视

【知识框架】
随堂 效果检测
03
1.(2025·黑龙江双鸭山期中)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髓、胸腺、脾等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B.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均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抗体、抗原、细胞因子、溶菌酶均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解析: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都是免疫器官,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A正确;各种免疫细胞均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B正确;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C正确;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
2.下列关于抗原呈递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呈递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B.抗原呈递细胞主要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C.抗原呈递细胞的起源不一定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抗原呈递细胞都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解析: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A、B、D正确;抗原呈递细胞的起源均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C错误。
3.(2025·山东青岛高二检测)树突状细胞是功能强大的免疫细胞,它可启动T细胞增殖分化(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推测树突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较低
B.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
C.树突状细胞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D.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解析:树突状细胞是免疫细胞,其吞噬的病毒、细菌、自身变异的细胞、衰老的细胞的降解都需要溶酶体参与,由此可推测,树突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较高,A错误。
4.下列关于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皮肤、黏膜和抗体等杀菌物质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具有先天性,第三道防线具有后天性

解析: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A错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淋巴细胞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错误;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错误。
5.(2025·山东济南高二期末)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基本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
B.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免疫
C.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D.通过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可以阻挡少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解析:由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组成的非特异性免疫可以防止多数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