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课标要求]
1.认同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建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2.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考点一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1.光的作用:光作为一种__________,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2.调控机理
(1)信号:________。
(2)信号受体:接收光信号的分子,如________________ 。
①本质:________(色素—蛋白复合体)。
②分布: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________的细胞内比较丰富。
③吸收光谱: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调节过程: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________________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核内特定____________,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答案自填] 信号 光 光敏色素 蛋白质
分生组织 红光 远红光 信息传递系统
基因的表达
INCLUDEPICTURE "辨正误LLL.TIF"
(1)对于植物而言,光不仅提供能量,还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
(2)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 )
(3)光敏色素只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的膜结构上。( )
(4)植物体内有感受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光敏色素,还有感受蓝光的受体。( )
答案:(1)√ (2)√
(3)× 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
(4)√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LLL.TIF"
[探究1] 科学家用红光和远红光依次照射的方法对一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统计发芽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光照射处理方式 发芽情况
对照组 无光照 不发芽
组1 红光 发芽
组2 红光→远红光 不发芽
组3 红光→远红光→红光 发芽
组4 红光→远红光→红光→远红光 不发芽
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红光促进莴苣种子萌发,远红光照射下莴苣种子不发芽
[探究2] 长日照植物要求每天的光照时长要超过某个时间(一般大于12 h),植株才能进行花芽分化,正常开花。短日照植物要求每天的光照时长要短于某个时间(一般小于12 h),植株才能进行花芽分化,正常开花。研究人员对光照调节植物开花的具体机制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果。
(1)光照调节植物开花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以上结论,判断植物开花情况。(开花,请填“√”;不开花,请填“×”)
提示:(1)一个光周期中连续黑暗时间的长短决定是否开花
(2)
INCLUDEPICTURE "微归纳LLL.TIF"
1.辨析光合色素和光敏色素
2.光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INCLUDEPICTURE "对点训练LLL.TIF"
1.(2025·江苏泰州高二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植物来说,光既是能量来源,也是一种信号
B.植物激素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
C.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都与植物激素的类似
D.光敏色素和光合色素都是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解析:选A。对于植物来说,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光能,植物体内有光敏色素,光可作为一种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A正确;植物激素不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B错误;从分子结构来看,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的类似,另一类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的差别较大,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C错误;光敏色素是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错误。
2.(2025·福建三明高二期中)科研人员研究了日照长短对菊花开花的影响,实验分组处理与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菊花感受光照时间长短的部位是叶片
B.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超过临界日长,菊花不能开花
C.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小于临界日长,菊花一定能开花
D.该研究表明,可通过人工花期调控技术实现夏季赏菊
解析:选C。植株下部的叶片接受短日照开花,植株的顶端接受短日照不开花,说明菊花感受光照时间长短的部位是植株下部的叶片,A正确;植株接受长日照不开花,接受短日照开花,说明菊花是短日照植物,若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超过临界日长,则菊花不能开花,B正确;在短日照的情况下,光照打断暗期植株不开花,说明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小于临界日长,菊花不一定能开花,C错误;该研究表明,菊花的开花和不开花与光照时间长短有关,可通过调控菊花的光照时间,人工调控花期实现夏季赏菊,D正确。
考点二 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因素[学生用书P118]
INCLUDEPICTURE "新知导学LLL.TIF"
1.温度
(1)通过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叶的衰老、__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从而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2)植物分布的____________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温度决定的。
2.重力
(1)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__________的重要环境因素。
(2)植物的根、茎中具有感受重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__________________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的________,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3)“淀粉—平衡石假说”
①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即__________细胞来实现的。
②当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沿着________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
3.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1)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的。
(2)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3)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____________的影响。
[答案自填] 开花结果 脱落 地域性 形态建成 物质 细胞 运输生长素 不均衡 平衡石 重力 表达调控 激素调节
环境因素调节 基因表达 环境因素
INCLUDEPICTURE "辨正误LLL.TIF"
(1)温度只影响细胞代谢,不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
(2)春化作用是指植物开花需经一定光照时长的诱导。( )
(3)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是“淀粉—平衡石假说”。( )
(4)激素的产生和分布只受基因表达调控,不受环境影响。 ( )
答案:(1)× 温度不仅影响细胞代谢,也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2)× 春化作用是指植物开花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诱导。
(3)√
(4)× 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LLL.TIF"
[探究] 阅读教材P107~108,回答下列问题:
(1)树木的年轮与季节的温度变化有直接关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植物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这对于它们适应所生存的环境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淀粉—平衡石假说”解释根的向地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文字和箭头的方式恰当地表示环境因素、植物激素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1)年轮的形成是树木生长对一年中不同时期环境温度反应的结果
(2)可以避免出现在冬季来临之前开花从而无法正常结果的情况
(3)当根的放置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沿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导致生长素沿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对称分布,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到抑制,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从而表现出向地生长
(4)
INCLUDEPICTURE "微归纳LLL.TIF"
“淀粉—平衡石假说”的机理
INCLUDEPICTURE "对点训练LLL.TIF"
1.下列关于温度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年轮是由不同季节的温度不同引起植物细胞分裂快慢和细胞体积大小不同而产生的
B.一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低温诱导之后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
C.温度可以通过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生命活动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植物分布的地域性由光照决定
解析:选D。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温度决定的,D错误。
2.(2025·贵州铜仁高二统考)根尖处于垂直状态时,茎、芽中合成的生长素(IAA)通过中柱运输到根尖后,均等地分布在根冠的各个方向;根尖处于水平状态时,幼根会弯向下方生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平衡石细胞是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
B.向伸长区运输的生长素由平衡石细胞合成
C.平衡石细胞能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D.幼根弯曲生长过程中,远地侧的伸长区细胞比近地侧的生长得更快
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平衡石细胞是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A正确;向伸长区运输的生长素在茎、芽中合成,B错误;植物体内的平衡石细胞感受重力信号的刺激,并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C正确;根在弯曲生长过程中,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根尖远地侧的伸长区细胞比近地侧的伸长区细胞生长得更快,D正确。
【知识框架】
eq \o(\s\up7(),\s\do5([学生用书P120]))
1.植物具有接收光信号的物质,光敏色素是其中的一种。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吸收的红光和远红光能使光敏色素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红光和远红光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B.光敏色素能催化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
C.对植物来讲,光只是起提供能量的作用
D.光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唯一因素
解析:选A。光敏色素不是酶,不具有催化作用,B错误;对植物来讲,光既能提供能量,也能作为信息分子调控植物生长发育,C错误;光、温度和重力等都能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D错误。
2.(2025·广东佛山高二期末)冬小麦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这种经历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被称为春化作用。研究发现,每天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连续处理冬小麦20天后,冬小麦生长加快,不经过春化作用也能开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春化过程中,低温诱导GA相关基因直接合成GA,促进开花
B.春化作用可避免小麦在寒冷开花后无法正常结果的情况
C.春化作用后,冬小麦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可能升高
D.开花对洋葱的品质不利,消除春化作用有利于得到较大的鳞茎
解析:选A。题述实例说明赤霉素(GA)能产生与春化作用相同的效果,说明春化作用可能诱导了GA的产生,不能说明其诱导GA相关基因直接合成GA,A错误。
3.“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富含“淀粉体”的平衡石细胞感受重力的刺激。当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如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导致生长素沿着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对称分布,从而造成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体”可感知重力的方向
B.“淀粉体”在植物体内起转换信号的作用
C.茎的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细胞生长快,使茎背地生长
D.根的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细胞生长快,使根向地生长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淀粉体”能感知重力的方向,并可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A、B正确;在重力信号的刺激下,茎和根的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但茎对生长素敏感程度较低、根对生长素较敏感,导致茎的近地侧细胞生长快、根的近地侧细胞生长慢(受抑制),C正确,D错误。
4.(教材P105“问题探讨”改编)“天宫课堂”第三课上,宇航员介绍了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种植研究情况,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水稻的株型不是很整齐,有的长歪了,有的躺平了,不能整齐地朝一个方向生长。下列对水稻特殊株型的形成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基因表达的调控
B.植物激素的调控
C.光信号刺激下光敏色素结构的变化
D.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解析:选D。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水稻在太空生长受重力信号的影响较小,D符合题意。
5.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以及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作为一种信号,可以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B.春化作用说明光可以促进植物种子萌发
C.红光和远红光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原因是植物体内含有光敏色素
D.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解析:选B。经历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春化作用说明温度可以促进植物开花,B错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
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课标要求]
1.认同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建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2.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考点一
考点一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1.光的作用:光作为一种__________,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2.调控机理
(1)信号:________。
(2)信号受体:接收光信号的分子,如____________。
①本质:________(色素—蛋白复合体)。
②分布: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________的细胞内比较丰富。
③吸收光谱: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信号
光
光敏色素
蛋白质
分生组织
红光
远红光
(3)调节过程: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________________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核内特定____________,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信息传递系统
基因的表达
(1)对于植物而言,光不仅提供能量,还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
(2)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 )
(3)光敏色素只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的膜结构上。( )
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
(4)植物体内有感受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光敏色素,还有感受蓝光的受体。( )
√
×
√
√
[探究1] 科学家用红光和远红光依次照射的方法对一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统计发芽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光照射处理方式 发芽情况
对照组 无光照 不发芽
组1 红光 发芽
组2 红光→远红光 不发芽
组3 红光→远红光→红光 发芽
组4 红光→远红光→红光→远红光 不发芽
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红光促进莴苣种子萌发,远红光照射下莴苣种子不
发芽
[探究2] 长日照植物要求每天的光照时长要超过某个时间(一般大于12 h),植株才能进行花芽分化,正常开花。短日照植物要求每天的光照时长要短于某个时间(一般小于12 h),植株才能进行花芽分化,正常开花。研究人员对光照调节植物开花的具体机制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果。
(1)光照调节植物开花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请根据以上结论,判断植物开花情况。(开花,请填“√”;不开花,请填“×”)
一个光周期中连续黑暗时间的长短决定是否
开花
提示:
1.辨析光合色素和光敏色素
2.光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1.(2025·江苏泰州高二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植物来说,光既是能量来源,也是一种信号
B.植物激素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
C.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都与植物激素的类似
D.光敏色素和光合色素都是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
解析:对于植物来说,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光能,植物体内有光敏色素,光可作为一种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A正确;植物激素不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B错误;从分子结构来看,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的类似,另一类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的差别较大,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C错误;光敏色素是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错误。
2.(2025·福建三明高二期中)科研人员研究了日照长短对菊花开花的影响,实验分组处理与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菊花感受光照时间长短的部位是叶片
B.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超过临界日长,菊花不能开花
C.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小于临界日长,菊花一定能开花
D.该研究表明,可通过人工花期调控技术实现夏季赏菊
解析:植株下部的叶片接受短日照开花,植株的顶端接受短日照不开花,说明菊花感受光照时间长短的部位是植株下部的叶片,A正确;植株接受长日照不开花,接受短日照开花,说明菊花是短日照植物,若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超过临界日长,则菊花不能开花,B正确;在短日照的情况下,光照打断暗期植株不开花,说明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小于临界日长,菊花不一定能开花,C错误;该研究表明,菊花的开花和不开花与光照时间长短有关,可通过调控菊花的光照时间,人工调控花期实现夏季赏菊,D正确。
考点二
02
考点二 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因素
1.温度
(1)通过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叶的衰老、__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从而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2)植物分布的____________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温度决定的。
开花结果
脱落
地域性
2.重力
(1)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__________的重要环境因素。
(2)植物的根、茎中具有感受重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__________________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的________,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形态建成
物质
细胞
运输生长素
不均衡
(3)“淀粉—平衡石假说”
①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即__________细胞来实现的。
②当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沿着________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
平衡石
重力
3.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1)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的。
(2)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3)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____________的影响。
表达调控
激素调节
环境因素调节
基因表达
环境因素
(1)温度只影响细胞代谢,不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
温度不仅影响细胞代谢,也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2)春化作用是指植物开花需经一定光照时长的诱导。( )
春化作用是指植物开花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诱导。
(3)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是“淀粉—平衡石假说”。( )
(4)激素的产生和分布只受基因表达调控,不受环境影响。 ( )
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
√
×
×
[探究] 阅读教材P107~108,回答下列问题:
(1)树木的年轮与季节的温度变化有直接关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植物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这对于它们适应所生存的环境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轮的形成是树木生长对一年中不同时期环境温度反应的结果
可以避免出现在冬季来临之前开花从而无法正常结果的情况
(3)利用“淀粉—平衡石假说”解释根的向地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文字和箭头的方式恰当地表示环境因素、植物激素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
当根的放置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沿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导致生长素沿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对称分布,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到抑制,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从而表现出向地生长
“淀粉—平衡石假说”的机理
1.下列关于温度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年轮是由不同季节的温度不同引起植物细胞分裂快慢和细胞体积大小不同而产生的
B.一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低温诱导之后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
C.温度可以通过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生命活动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植物分布的地域性由光照决定
√
解析: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温度决定的,D错误。
2.(2025·贵州铜仁高二统考)根尖处于垂直状态时,茎、芽中合成的生长素(IAA)通过中柱运输到根尖后,均等地分布在根冠的各个方向;根尖处于水平状态时,幼根会弯向下方生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A.平衡石细胞是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
B.向伸长区运输的生长素由平衡石细胞合成
C.平衡石细胞能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D.幼根弯曲生长过程中,远地侧的伸长区细胞比近地侧的生长得更快
解析:由题图可知,平衡石细胞是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A正确;向伸长区运输的生长素在茎、芽中合成,B错误;植物体内的平衡石细胞感受重力信号的刺激,并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C正确;根在弯曲生长过程中,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根尖远地侧的伸长区细胞比近地侧的伸长区细胞生长得更快,D正确。
【知识框架】
随堂 效果检测
03
1.植物具有接收光信号的物质,光敏色素是其中的一种。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吸收的红光和远红光能使光敏色素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红光和远红光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B.光敏色素能催化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
C.对植物来讲,光只是起提供能量的作用
D.光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唯一因素
√
解析:光敏色素不是酶,不具有催化作用,B错误;对植物来讲,光既能提供能量,也能作为信息分子调控植物生长发育,C错误;光、温度和重力等都能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D错误。
2.(2025·广东佛山高二期末)冬小麦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这种经历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被称为春化作用。研究发现,每天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连续处理冬小麦20天后,冬小麦生长加快,不经过春化作用也能开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春化过程中,低温诱导GA相关基因直接合成GA,促进开花
B.春化作用可避免小麦在寒冷开花后无法正常结果的情况
C.春化作用后,冬小麦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可能升高
D.开花对洋葱的品质不利,消除春化作用有利于得到较大的鳞茎
√
解析:题述实例说明赤霉素(GA)能产生与春化作用相同的效果,说明春化作用可能诱导了GA的产生,不能说明其诱导GA相关基因直接合成GA,A错误。
3.“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富含“淀粉体”的平衡石细胞感受重力的刺激。当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如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导致生长素沿着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对称分布,从而造成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体”可感知重力的方向
B.“淀粉体”在植物体内起转换信号的作用
C.茎的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细胞生长快,使茎背地生长
D.根的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细胞生长快,使根向地生长
√
解析:由题意可知,“淀粉体”能感知重力的方向,并可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A、B正确;在重力信号的刺激下,茎和根的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但茎对生长素敏感程度较低、根对生长素较敏感,导致茎的近地侧细胞生长快、根的近地侧细胞生长慢(受抑制),C正确,D错误。
4.(教材P105“问题探讨”改编)“天宫课堂”第三课上,宇航员介绍了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种植研究情况,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水稻的株型不是很整齐,有的长歪了,有的躺平了,不能整齐地朝一个方向生长。下列对水稻特殊株型的形成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基因表达的调控
B.植物激素的调控
C.光信号刺激下光敏色素结构的变化
D.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解析: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水稻在太空生长受重力信号的影响较小,D符合题意。
√
5.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以及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作为一种信号,可以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B.春化作用说明光可以促进植物种子萌发
C.红光和远红光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原因是植物体内含有光敏色素
D.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解析:经历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春化作用说明温度可以促进植物开花,B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