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加工——文本信息的加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文本信息的加工》是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部分。这本书主要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交流与发布——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这一线索呈现学习内容,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们将学会文本和图表处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编程、信息资源管理和安全网络道德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对日常的文本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作品的制作学习来掌握word 对文字的编排、流程图的设计、表格的插入、结构图的设计的方法。
3、会使用文本框、艺术字、图片等对文本进行美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根据任务要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2、初步掌握几种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利用计算机对文本信息加工的价值;
2、学会选择合适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主题;
3、培养审美观和创造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何利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以恰当的呈现效果(如流程图、表格等形式)表达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本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选择恰当的效果形式充分表达主题内容。
四、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兴趣,任务驱动、探究、协作讨论、展示评述相结合的方法。
五、说学法
自己多动手操作的方法不但符合中学生的特点,而且习得的直接经验比获得的间接经验印象更为深刻,所以,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协作,总结经验,完成实践任务,以达到概念内化的效果。这样的学习既可以掌握操作技能和学习的方法,又能培养和提高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3分钟)
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一篇《走近北京奥运会》文本文档的内容,然后再展示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的与《走近北京奥运会》题材相近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适合读者阅读?更容易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后一种方法更适合读者阅读,与前一种方法相比,只是在文本材料中加入了图片、艺术字、表格等素材,制作出来的效果更容易激发读者兴趣。然后再通过一个问题,“你知道哪些日常文本信息加工的方法”引入本节课的课题:《文本信息的加工》
2、组织文本结构,突出主题信息
1)提出任务和注意点
首先让学生对一篇日常的文本信息进行页面、字体和段落的加工,并要求文本标题用艺术字,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也对自己所要加工的文本有明确的目标。
在这里,任务分为两种,一种是必做,一种是选做,而且老师对学生的文本加工结果没有固定的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以及兴趣,来进行加工与表达。这样既保证了所有学生能够完成基本任务,又能让有能力的学生进行更精致的加工。
2)动手实践,老师指导
学生明确问题以后,开始对所选择的文本进行加工和美化。老师进行巡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集体性的问题,可进行全班性的讲解,如果仅是个别问题,可进行个别的指导。这样既能兼顾到全班,又能兼顾到个别同学。
3)归纳交流
随机抽取一位同学的作品,该同学讲述自己加工的意图,全班同学一起进行评价。(稿后附评价表)这样既让学生对自己的加工意图有更明确的整理和表述,又让其他同学能进行客观的评价,同时也促进学生们对该知识点的整理、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观和判断力。
3、利用流程图,描述事件进程的方法
先讲授利用流程图加工信息的步骤,让学生对制作流程图过程有明确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观摩做好的作品,总结制作时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制作“珍惜时间,把握青春”主题班会开展过程流程图。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可在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学生作品完成后,按照要求上传至教师机上,再有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述制作的技巧和表达的意图。最后,针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进行讲解。
4、利用表格工具,表达文本分类
首先讲解在word中插入表格、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制作本班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表。要求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注意行、列的组成。
在这一步骤后,因为上课的时间有限,我没有再安排归纳交流这一步骤,而是让学生上传作品,作为一次作业由老师进行评价。
5、归纳总结本节课内容
根据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是文字格式的设置、艺术字的插入和表格的插入。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制作作品为主线,串联起了以前学习的信息获取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复习以前内容的同时感受到利用WORD软件制作作品的成功。通过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的设置这些内容的练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品评价表
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得分
思想性
科学性
(28分)
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向上(7分)
能科学,完整地表达主题思想(7分)
内容切合学习和生活实际(7分)
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和繁体字(7分)
创造性
(27分)
素材获取及其加工属原创(10分)
具有想像力和个性表现力(7分)
内容、结构设计独到(5分)
主题表达形式新颖,构思独特、巧妙(5分)
艺术性
(25分)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风格协调(7分)
版面设计合理,色彩运用得当(7分)
图文并茂,文字清晰易读(7分)
反映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4分)
技术性
(20分)
选用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恰当(7分)
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7分)
包含教学内容的各要素(6分)
总分
评价等级
优秀:100—90,良好:89—80,一般:79—60,差:59—00
作品点评
(特色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