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信息的集成与交流
——信息的集成的一般过程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针对高一学生的一节课,这个学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会从他们的现有的基础出发,让他们体会信息集成的过程。从全局的角度规划信息集成的作品。这阶段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任务设置方面,会适当让他们自主学习,力求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完成相关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渗透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明白信息集成的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技术的运用,还涉及语言、艺术、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本节内容在整个信息集成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在这部分内容中,要求动脑思考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本节课内容只在于让学生了解信息集成的完整过程及总体设计和素材选择的重要性,不能急于求成,暂时只要他们能够完成信息集成的前两个阶段的任务,为接下来的设计作品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以宣传美丽家乡为主线,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集成的整体构思。
②能够完成信息集成在全局上的规划,适当的选取素材。
③了解信息集成的基本流程。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了解设计规划和素材选择在整个信息集成中的重要性。
②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努力发挥题板优势,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和条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个性化创作精神
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重点:
1、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2、信息集成的内容和结构的设计。
四、教学难点:
1、对信息集成的理解。
2、信息集成的规划。
五、教学准备
?? 1、准备教学所用素材。
?? 2、制作教学所需的教学课件和学件。
六、教学方法
???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理论和技术并重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节课,本人采用了讲解法、演示法、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等方法,希望通过这些方法的有机融合,使学生从全局上了解信息集成的过程,把握每个阶段的重点。
1、讲解法:
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学生往往对教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不太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适当采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不仅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2、演示法:
???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通过演示辅助教学课件,而且实时讲解,使学生在这种计算机数字化了的“集体讲授模式”下更容易接受本节课的知识点。
3、任务驱动法:
多数同学对任务都会产生一种急切完成的动机,而完成任务又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通过布置任务,驱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4、自主学习法:
利用我们多媒体题板的优势,适当的给学生点拨,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独立思考,努力探究,解决问题。
七、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环节一【情景导入】
1、展示信息集成的作品,问在这个作品中集成了哪些媒体信息?
2、打开教师课前收集来的文本、图像、声音等素材问学生我们能否将这些信息集成起来展示盐城的风采呢?
环节二【理清概念 理解过程】
为了更好的展示盐城,我们可以把收集来的素材进行有机的集成。这个过程就是信息集成的过程。
定义:信息集成过程是指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组织起来,表达一定主题的过程。
信息集成是综合表达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经常为人们所采用,比如电视台的专题片、电子报刊、教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站制作等,这些都涉及到信息的集成。
教师展示:电子报刊、多媒体课件、网页等增加教学感染力。
思考:假如要做一个电子报刊,你怎样做呢?
其实制作这个电子报刊就是信息集成的过程,尽管信息集成的目的和内容不尽相同,但信息集成一般都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如下
1、选题立意阶段
2、设计规划阶段
3、开发制作阶段
4、评估测试阶段
环节三【详解过程 任务驱动】
(一)选题立意阶段
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确定你的想要表达的主题和设计的目标,并用一个贴切有特色的名字来表达。
信息集成前应要对需求进行分析:
用于商业的应确定需要的功能、规模、投入费用,进行必要的市场分析。
对于个人信息集成要明确集成的目的、确定信息集成后面向的对象。
需求分析对信息集成的主题选择、风格的确立、栏目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都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准备宣传我们美丽家乡,请同学们想想你对家乡的哪些方面最感兴趣,对你将要进行的信息集成进行需求分析并选择和提炼出一个恰当的主题,给这个主题一个贴切而有特色的名字!
请同学们填写以下三张表格:
表1 需求分析
信息集成需求分析表
需求
分析
信息集成的目的
信息集成面向的对象
表2 选择主题
信息集成主题
主要内容
选择理由
选择主题的应做到小而精,而且要是自己擅长或喜爱的内容。
表3 确定名称
你确定的主题名称
理由
名称要与主题紧密相关要有意义要上口、悦耳、易记,要合法、合情、合理。
教师转播几位同学的分析表格,进行适当的点评。
(二)设计规划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根据选题立意阶段确定的主题设计作品的内容和结构,并收集、整理和选择作品中需要使用的素材。
总体设计指从整体出发,设计出作品的总体框架,从而把握住所表达的主体内容。
任务一:宣传我们美丽的家乡,主题和名称我们已经选定了,为了宣传这个主题,你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怎样的规划呢?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05页,根据你确定的主题画出相应的结构图,为后面的设计作品做好准备。
教师观察学生的规划结构图设计过程,给予适当的指导。
转播学生的设计规划图,并让学生简要说明理由。
教师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可以多元化。
展示教师设计好的规划图,进行讲解,说明理由。
任务二:现在,同学们已经确定了你要表达的主题,名称也想好了,集成作品的总体框架也设计好了,接下来还需要内容来填充呢,这就涉及到了素材的选择。
素材的获取有很多途径,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光盘等途径获取已有资源,然后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另外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原创的素材。
请同学们在素材库中选出你所需要的素材,用文件夹的形式进行整理。
提示:选择素材应做到取舍有度,选择有方
环节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以思考制作电子报刊的过程,引出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以集成“美丽家乡”相关信息为实践,介绍了信息集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让学生从全局上了解的信息集成的规划和组织。了解获取素材的相关途径以及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堂中渗透对学生情感、道德方面的教育。由于这是信息集成的第一节课,理论知识偏重,只有让学生带着对家乡的感情,积极做好准备,为接下来的开发制作阶段打下基础。
学生思考:
1、是否见过其他将文字、图片、声音等媒体结合在一起表达信息的形式?
2、怎样把这些素材集成起来展示我们美丽的家乡盐城呢?
学生思考:
你觉得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涉及到信息的集成呢?
给出制作电子报刊打乱的步骤,学生进行排序 。
学生根据题板的提示填写任务报告中这三张表格,同学之间可以进行必要的讨论。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结合之前所学知识,根据题板的提示,画出相应的作品规划结构图。
学生思考:素材的获取途径有哪些呢?
学生从教师已建立的素材数据库中,找出他所需要的素材,进行必要的整理。
想一想:在获取和使用素材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些什么呢?
(从知识产权、主观的“为我所用”、杜撰、虚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有感染力的文字和优美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引起他们的共鸣,唤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难度较低的任务,目的在于让学生建立完成任务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方面能力。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根据题板提示结合课本知识,自主学习,画出简单的结构图即可。提升他们表达信息的能力。
素材的选择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知道获取素材方法的同时,也要理解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过程中,对道德的要求。
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遵纪守法教育刻不容缓,向学生说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是教师时刻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