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通过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理解神经纤维、神经等结构在信息传导中的作用,构建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2.通过描述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区别神经、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提升逻辑思维和模型构建能力。
3.通过描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认同神经系统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神经系统重要性的意识。
重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脊髓和脑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
难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脊髓和脑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花样滑冰图片,滑冰场上正在进行双人花样滑冰比赛。随着音乐的旋律,运动员们时而平稳地滑行,时而快速地旋转,他们默契的配合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这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表现了运动员极好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我们不是运动员,但同样具有一定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这些功能需要什么系统参与完成呢 神经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 神经系统为什么有这样的功能呢 观察图片,学生思考身体的什么功能支配这样的高难度动作,而且他们的协调性和平衡性那么好! 运动员的优美舞姿以及高难度的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1.出示神经系统组成示意图,让学生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 师生交流总结: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与它们相连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它们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97的资料和神经元结构图片,解决以下问题: ①与普通细胞相比,神经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②树突和轴突的形态有何不同 教师点拨: ①神经元除了胞体外,还有很多突起,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它们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是神经末梢。 ②树突:数量多且呈树枝状,能收集信息并将信息传至胞体。轴突:往往只有一条而且比较长,将胞体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到肌肉、腺体或其他神经元。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98 ,解决问题:怎样区分一条神经纤维和一条神经 课件展示:模拟示意图。 出示问题:请同学们对照手中的“神经模型”(一根网线),尝试指出其所代表的“一条神经”的各结构名称。 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和脑神经。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总结出问题的答案:①形状极其不规则,有很多突起,细长有分支。②树突:呈树枝状,数量较多。轴突:比较长,往往只有一条。 学生思考后回答: 网线的塑料外皮代表“结缔组织膜”;里面的每一根导线代表“神经纤维”;每一根导线的塑料皮代表“髓鞘”;每一根导线里面的铜线代表神经元的“树突或长的轴突”;整根网线代表“一条神经”。 通过观察课本插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通过模型的演练,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性认识。
(二)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1.出示脑模型和问题:脑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呢 教师总结: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2.出示大脑结构模型和问题: (1)大脑由哪几部分组成 (2)大脑有哪些结构特点呢 ①表面具有什么样的结构 ②表面是什么颜色的 是什么成分 ③里面是什么颜色的 是什么成分 教师点拨:左半球控制右半身,反之亦然。大脑表面的灰质又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以内的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这些神经纤维将大脑皮层的各功能区、大脑半球以及小脑、脑干、脊髓巧妙联系起来。 3.指导学生观察课本P99图6.1-7并出示资料: ①某人出过车祸后,眼球结构完好,但眼睛看不见东西。 ②某人患阻塞后,一侧肢体偏瘫了。 4.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100,思考以下问题: ①如果有人喝醉了,走路还会平衡吗 为什么现在要严格查酒驾呢 ②有些人的神经系统由于受到严重的损伤,致使其中的一部分处于死亡或抑制状态,他们有心跳、有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或者意识蒙眬,被称为植物人。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什么 学生分享,教师点评,总结: ①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②脑干中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 (三)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01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脊髓位于哪里 ②脊髓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的结构有什么特征 (温馨提示:可以从位置、形态和组成上说明)有什么功能 2.师生交流总结: ①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 ②脊髓的灰质色泽灰暗,呈蝴蝶形。位于脊髓横切面的中央,由神经元胞体组成,内含低级的神经中枢,决定脊髓的反射功能;脊髓的白质色泽亮白,位于外周,由神经纤维组成,决定脊髓具有传导功能。 3.教师演示膝跳反射,引导学生思考脊髓的反射功能。 观察模型并回答:大脑、小脑和脑干。 观察模型并回答:(1)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2)①大脑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②大脑表面是灰色的灰质。灰质是神经元的胞体集中的地方。③大脑的里面是色泽亮白的白质,白质是由神经纤维组成的。 学生观看图片后思考回答:①视觉中枢受到了损伤。②一侧的躯体运动中枢受到了损伤。 学生自主学习后分组讨论:①喝醉了,走路不平衡,酒精会麻痹人的小脑,使人的动作不协调。②脑干。 按照要求进行自学,学生边看书边把要填空的内容在课本中圈出来。 学生进行组内交流:①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②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色泽灰暗,呈蝴蝶形,白质色泽亮白,位于外周。 学生都对模型比较感兴趣,可以多留几分钟,让学生专看模型。 联系生活实际,突破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问并尝试解答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01倒数三个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周围神经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 (2)周围神经系统有什么功能 师生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1)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2)周围神经系统担负着脑和脊髓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络工作,起传入和传出信息的作用。 问题导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主动构建知识,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正是神经系统各部分分工合作,保证了人体系统间的联系与协调,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学生小组内总结、归纳,全班交流补充。 归纳记忆课堂知识点。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根据人体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躯体出现半身不遂,则很可能是大脑皮层的 受到损伤。 (2)打字员的熟练指法是由 的支配和 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精巧随意的运动。 学生积极而又热烈地分析讨论,有序抢答问题: (1)躯体运动中枢 (2)大脑 小脑 小结本节知识,使学生通过练习活动,完成知识技能的巩固。
第二节 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一、神经元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三、周围神经系统
本节按照和谐课堂教学法的基本规则和理念,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敏锐,讨论热烈,气氛活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本节的基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思想上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加深理解了生物体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