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 第2课时耳是听觉器官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生物学济南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5 第2课时耳是听觉器官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生物学济南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15 11: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耳是听觉器官
1.通过描述耳的结构,分析各结构的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概述听觉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说明视、听、嗅、味觉及皮肤触觉的形成,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难点:理解并描述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和问题:假如人失去听觉,图中这四个情境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思考问题并尝试回答。 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耳的结构 1.过渡:耳是人的听觉器官,有了它,我们才能领略美妙动听的有声世界。那么耳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9耳结构示意图,说出图中的结构名称。 2.出示问题,请观察思考: ①耳的结构可以分为几部分 ②各部分又由哪些结构组成 3.活动一:请同学们用手掌托在耳郭后边听声音,有什么感觉 进一步提出问题:这说明耳郭有什么作用 活动二:请同学们用手指堵住外耳道半分钟有什么感觉 进一步提出问题:这说明外耳道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外耳的作用是收集和引导声波。 4.比比看谁连得快: 5.拓展创新: ①为什么人们认为晕车、晕船与内耳的结构有关 ②有一个小笑话:一位男士第一次乘坐飞机,飞机要降落时,空姐给每人发了一块口香糖,这位男士问“做什么用的 ”,空姐说“保护耳朵”。下飞机时,这位男士追着空姐说:“你发的口香糖塞耳朵容易弄不出来呀!”你觉得这位男士可笑在哪里 他应该怎样做呢 ③为什么要在遇到巨大的声响时闭嘴并堵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 观察思考后回答: ①耳的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②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鼓膜;中耳包括鼓室、听小骨、咽鼓管;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 学生活动一:用手掌托在耳郭后边听声音。 回答:声音变得更大了,说明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学生活动二:用手指堵住外耳道半分钟。 回答:听不清声音,说明外耳道有传送声波的作用。 学生活动: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连线,完成后展示结果。 讨论分析回答: ①晕车、晕船与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有关。 ②他应咀嚼口香糖,保证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③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注重学生的自学,初步了解耳的结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建立起来的知识能深刻、生动地印在脑海里。 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获取课本的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来巩固耳的各部分的功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二)听觉的形成 1.请学生根据耳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外界的声波是怎样到达内耳的 教师总结: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请你当医生: 有一位病人突然双耳失聪,前来就诊,作为医生的你准备从哪几方面来给他进行检查和诊断 3.提出问题:联系日常生活,我们应如何保护耳朵 4.过渡:我们学习了视觉和听觉,人体还有其他的感觉吗 这些感觉对人体有什么意义呢 5.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120。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总结出: ①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上部,叫作嗅黏膜,这里的一些“嗅细胞”受到某些挥发性物质的刺激就会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嗅神经传入大脑皮层而引起嗅觉。 ②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咸。分辨不同味道的味蕾分布不均匀。 ③与外界物体接触时,都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体的存在,这就是触觉。 据图分析回答: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 学生分组会诊。 讨论交流,分析: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耳聋。 收集保护耳的知识: a.减少和消除噪声。 b.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c.遇到巨大的声响,迅速张开口,或者堵耳、闭嘴,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d.鼻咽部有炎症,及时治疗,避免中耳炎。 e.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其感染。 学生自主学习。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听觉的形成过程,突破难点。 通过这项活动加深学生对耳的结构的认识和对听觉形成过程的理解。 学习关爱和帮助有听觉障碍的人群。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爱护耳的习惯。 学生小组内总结、归纳,全班交流补充。 归纳并记忆课堂知识点。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当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你会急忙寻找避雨地点,并迅速跑过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耳内,感受雷声、风声的感受器是   。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   中枢形成的。 (2)遇到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你会寻找避雨点,这种反射活动属于   反射。 学生积极而又热烈地分析讨论,有序抢答问题: (1)耳蜗 视觉 (2)条件 学以致用,巩固提升,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第五节 人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
第2课时 耳是听觉器官
一、耳的结构:外耳、中耳和内耳
二、听觉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三、其他感觉
利用模型和多媒体展示耳的结构,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学生能迅速掌握各部分名称与位置;小组探究听觉形成过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热情,有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实践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