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青少年》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信息技术与青少年》教学设计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07-08 22:4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与青少年》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五章第二节
5、学时数:
45分钟(多媒体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
1)提高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使用习惯,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2、内容分析:本课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后,能正确判辨和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信息技术学科有浓厚兴趣,但对游戏、污染信息等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没有自我控制的和自我约束能力,通过各种主题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课程,从而达到养成良好信息使用习惯的目的。
4、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偏重理论,如果只由教师讲解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案例入手,根据当今部分中学生对游戏、污染信息等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的现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正确判辨和认识事物,最后达到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
回顾引入:上节课我们谈到:任何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你能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吗?教师总结:信息技术也一样,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问题。下面就以大家举出来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学生举例如:锋利的菜刀、汽车技术、QQ聊天网友见面而遇害、迷恋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等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小小打击下学生,增加些忧患意识
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及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二、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讨论主题1:我们上机操作课,只要开通了网络,每个同学都是迫不急待地挂上QQ,
你们用QQ主要做些什么事?教师参与讨论并总结QQ的功能:其实QQ这是一款十分优秀的软件,教师补充QQ的其他功能,如网络硬盘、文件传送、远程协助等等,进而推广到整个信息技术的充分合理利用。教师举例:播放“2009年6月22日,南京女学生遭网友劫持
三十余刀致命”的视频教师提问:看了这个视频后你有何感受?教师牵引过渡:中国有句古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学生个别回答 学生谈感受
让学生自我觉得没有充分合理的利用好QQ,甚至还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事物正确断辨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实例让学生领会“充分、合理”的真正含义,自然生成自我保护意识
三、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讨论主题2:网络安全问题假如你在网上购物,你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怎样保护自己?教师补充:3)保护自己的生理与心理健康4)保护自己的作品(同时也应该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5)警惕信息污染
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病毒防范网络陷阱让学生举例说明。
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经验和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四、加强自我约束能力
讨论主题3:你是如何看待网络游戏?教师提问:你玩网络游戏吗?以是否玩网络游戏为标准分组讨论。根据学生讨论情况,相机选择辩论主题。教师点评:网络游戏是用来“玩”的,是虚拟的,一定得自我节制,自我约束。教师举例:(再此通过视频将本堂课推向高潮)播放湖南卫视真情栏目里的“90后的青少年何去何从”视频片段,(90后的农村独生子,娇生惯养,不学无术,职高毕业后,打工四年回乡,手不能提,肩不能挑,
菜不会栽,田不会种,连杀只鸡都不会,他的命运将何去何从……)教师点评:90后的年轻人生存环境、压力和挑战更大,我们应该树立人生远大理想,人生道路上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诱惑,岂能因网络游戏的诱惑而玩物丧志呢
分组讨论学生辩论个别学生点头认可,但行动上仍控制不住学生认真观看视频
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约束,一切以学业和前途为重 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人生、价值观教育,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努力学习
五、小结: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提高信息素养
教师请学生小结教师点出“终身学习”,提出寄托和希望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四、教学反思
在本校授过此课,将指导学生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作为重点,学生反应强烈,深刻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