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科学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6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壤中 B.实行稻草还田
C.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大量施用化肥
2.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作物,成熟后可就地翻压,也可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水分 B.增加土壤中的空气
C.增加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 D.给植物提供食物
3.古人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们发现将植物的枯枝落叶焚烧后的灰烬留在土壤中,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 )
A.有机物 B.空气 C.无机盐 D.合适温度
4.割裂橡胶树的树皮,可获得橡胶制品的原料——乳胶。橡胶树流出乳胶的结构是(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5.多肉植物适宜在比较干燥、透气性又好的土壤中生长,水分比例过大的土壤将会导致多肉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已知瓦盆透气性好,瓷盆透气性不好。则下列土壤和花盆中最不适合种植多肉植物的是( )
A.壤土类土壤、瓦盆 B.黏土类土壤、瓷盆
C.砂土类土壤、瓦盆 D.壤土类土壤、瓷盆
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肺泡数最多,与其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
B.根尖根毛区根毛数量多,与其吸收水分的功能相适应
C.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壁薄,与其吸收水分的功能相适应
D.仙人掌叶片退化成针刺状,与其适宜生活在干旱环境的功能相适应
7.如图,在插有白玫瑰的花瓶中加入蓝色染液,最终花朵会慢慢变成蓝色,人称“蓝色妖姬”。为了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放在通风处
B.放入冷藏室
C.剪去部分叶片
D.放在阴暗处
8.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参与了番茄幼苗的移栽和田间管理。他们的做法与所依据的科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移栽时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和幼根
B.给番茄松土——提高土壤空气含量,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及时锄去杂草——以减少杂草与番茄竞争营养物质
D.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主要目的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9.小明在研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的实验中(如图),下列措施不能使实验效果更明显的是( )
A.选择带叶子的植物枝条 B.将装置用透明塑料袋罩住
C.将枝条的下端削成斜面 D.将装置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
10.由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于2019 年 10 月首次公开测产,亩产达 1026.3公斤,下列有关水稻主长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稻的根从土壤中获取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B.水稻开花期合理施磷肥促进籽粒饱满
C.水稻的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D.水稻的茎是直立茎,负责输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1.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常会将事物的组成结构和所具备的功能看做一个整体,深入理解事物,这就是“结构与功能”观念。下列叙述与“结构与功能”观念不符的是()
A.植物根毛细胞向外凸起,主要为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叶绿体,有利于光合作用高效进行
C.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D.仙人掌茎肥大,不利于干旱环境中水分的存储
12.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的肺泡周围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B.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可以对叶起保护作用
C.植物的根尖有很多根毛,能很好地固定植物
D.植物的茎中有大量筛管,有利于运输有机物
13.据图关于被子植物的根以及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②是根尖伸长区,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B.①是根尖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主要部位
C.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
D.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14.给种植在不同土壤上的植物浇水,渗出的水量可能不同。如图是深究不同种类土壤渗水能力的实验,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相同的是( )
A.锥形瓶的大小
B.浇水量
C.土壤的多少
D.脱脂棉花的多少
15.如图表示在有风和无风两种条件下,蒸腾速率与气孔大小之间的关系。在图中哪一点蒸腾作用与是否有风无关(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正常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的 的溶质质量分数总是 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于是根毛细胞就会从土壤中吸收 。
17.下表是对长期使用两种肥料的农田中4类土壤动物的物种数量的调查数据。
样地 跳虫类(种/m2) 蜱螨类(种/m2) 线蚓类(种/m2) 线虫类(种/m2)
有机肥田 10 38 40 19
化肥田 4 16 18 7
化肥田与有机肥田相比较,土壤动物物种的 减少,但施加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会对土壤造成 污染。
18.植物体的部分器官结构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 区。
(2)②是 ,它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叶茎、根的 往下输送。
19.据图回答:
(1)图中标注的A、D、C称为植物的 器官。
(2)图中的B是贯穿植物全身的维管束,内含导管和筛管,它具有 功能。
(3)图中的C能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中吸收 。
20.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实验装置,对植物进行浇水后,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2个小时,观察塑料袋内出现的现象。
(1)A、B、C三个塑料袋中水珠由多到少依次为 。
(2)由此实验可知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3)移栽树木时往往要剪掉部分枝叶,其主要目的是 。
21.按照下图,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B萝卜洞内分别装上等量的盐水和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水的变化。试分析:(1)A萝卜洞里的水变 ,B萝卜洞里的水变 ;(2)这个实验说明当细胞溶液的浓度 周围水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2.为获得优质枇杷果实,须用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1)种植枇杷理想的土壤是通气、透水,同时能保水、保肥,水和空气的体积比接近。按体积分数构建的土壤组成模型中,符合要求的是 (填写字母)。
(2)枇杷的果实膨大期应多施钾肥、磷肥,下列复合肥中 肥效最佳(填序号)。
①硝酸钾[KNO3]
②磷酸二氢钾[KH2PO4]
③磷酸一铵[NH4H2PO4]
给枇杷树修剪枝条,使枝条布局清晰,分布均匀,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2024世界环境日主题将聚焦“土地修复、荒漠化和干旱韧性”。小金想测量校园农田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操作,回答相关的问题。
(1)取样:体积相同的土块与铁块。
小金有以下两种想法:①从较大土块中切下一块棱长为4cm的正方体土块,再找一块规格与之完全相同的铁块。②找一块现成的棱长约4cm的正方体铁块,量出棱长。再从较大的土块中切取与铁块相同的土块。以上两种做法中,更合理的是 (选填“①”或“②”)。
(2)操作:测量土块中空气体积
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 ,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3)分析: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若土块体积为V,则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
(4)拓展:保护土壤任重道远,下列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____。
A.实行稻草还田 B.避免过度耕作
C.优先使用有机肥料 D.用生活污水灌溉
24.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探究(如图1)。取一段透明软管,一侧连接注射器空筒,另一侧的处理分别为:甲组——插入带叶枝条;乙组——插入去叶枝条;丙组——不插入枝条。向空筒中注入稀释的红墨水至2毫升刻度处,将三组装置放在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等其余条件一致的环境中,观察并记录液面变化。
组别 处理方式 液体刻度(mL)
实验前 15min后 液体减少量
甲 带叶枝条 2 1.8 0.2
乙 去除叶片的枝条 2 1.98 0.02
丙 无材料 2 1.99 0.01
(1)静置15min,观察注射器中液面下降情况并记录数据(如上表)。比较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为进一步探究空气流通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同学们对装置进行了新的改造,在固定板上加装一个微型风扇(模拟空气流通),如图2所示,标记为丁组。
①为确保实验准确,应选择上述实验中的 组与植物枝条丁组进行对照。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注射筒中的液面刻度,丁组的液面 (选填“低于”或“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空气流通利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3)有小组想根据蒸腾作用的原理制作仿生加湿器。同学们已筛选几种材料,并完成初代产品,接下来要对该产品进行全方面的评估,请你从性能角度提出一条评价指标 。
25.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小科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镁参与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形成,植物缺镁会出现叶片失绿变黄、植物生长不良等症状。
【实验器材】完全营养液(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元素)、缺镁的完全培养液、长势相同的青菜幼苗、普通蒸馏水、含镁蒸馏水、玻璃器皿若干。
【实验步骤】
①选20株长势旺盛、大小相似的青菜幼苗,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备用;
②取2只玻璃器皿,编号甲、乙。甲组加入适量完全营养液,乙组加入等量的另一种液体、将幼苗随机均分栽入其中;
③将装置放在温暖有光通风的环境,并适时给根部通入空气;
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幼苗的高度、叶片颜色等生长指标;
⑤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请回答:
(1)步骤①中,“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的目的是 ;
(2)步骤②中,乙瓶中应该加入的液体是
(3)小红认为,实验所用的营养液浓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其理由是: ;
(4)小明认为,步骤②中,如果在甲、乙两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含镁蒸馏水和普通蒸馏水,其它步骤和条件与小科相同,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请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
26.小金根据植物叶片气孔越多,蒸腾作用速率越快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了某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的关系。
实验步骤:
①取4支长势良好且叶片数量和表面积相同的某种植物相同部位的枝条,分别编号甲、乙、丙、丁。
②甲枝条不作处理,乙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丙枝条每片叶子的上表皮涂上凡林,丁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
③将4支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4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四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四个装置置于相同的阳光照射下,相同时间后称得硅胶干燥胶片质量增加分别为△m甲、△m乙、△m丙、△m丁。请回答问题:
(1)步骤③中加入油形成油层的目的是 。
(2)在该实验中使用了转换法,将蒸腾作用的速率快慢转换为 。
(3)实验测得△m甲>△m丙>△m乙>△m丁,请判断该植物叶片上表皮气孔数 (选填“多于”或“少于”)下表皮气孔数。
(4)小金还利用该实验装置研究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占据植物总吸水量的比例,你认为小金还要测量的是 。
27.小越发现家里种的仙人球晚上开花了(如图所示),感到非常好奇。向经验丰富的花农咨询后,她了解到多数仙人掌科植物在夜间开花,而且花期很短。多数仙人掌科植物不在白天开花而在夜间开花,有什么意义呢?查阅资料后发现,植物花瓣也会进行蒸腾作用,植物夜间开花能减少水分散失。为了验证花瓣也能进行蒸腾作用,她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选取一片仙人球花瓣,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将A、B两张相同的氯化钴试纸相对应地贴在花瓣的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固定。另取一张氯化钴试纸C置于仙人球所处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三张氯化钴试纸的变色情况。
实验二:分别撕取花瓣的上、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寻找某一种结构。
(1)实验一中氯化钴试纸C的作用是为了排除 。
(2)实验二中小越在低倍显微镜下想要寻找的结构是 。
(3)多数仙人掌科植物夜间开花的意义:
①植物花瓣在夜间开花比白天开花能有效减少水分散失。
②沙漠中的大多数动物昼伏夜出,在取食花蜜的同时帮助仙人掌 ,从而使仙人掌生命代代相传。
(4)小科同学还想探究Mg2+对仙人掌生长的影响,请说明对照组的设置方法: 。
四、解答题(共5小题,共35分)
28.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的①是 ,它的内侧部分是 ,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 。
(2)②是 ,它能够使木本植物的茎逐年 。
(3)③的名称是 ,其中分布着有输导功能的 。
(4)④的名称是 ,具有 的功能。
(5)在“茎的输导功能”实验中,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 。
29.下图是某中学开展黄瓜栽培实践活动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播种移苗。带土坨移植的主要目的是 ;
(2)c观察生长。茎叶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 ;
(3)d探究实验。滴加碘液后蓝色变化最明显的是 时的叶片;
(4)e观花测果。用白糖制成凉拌黄瓜时,盘中会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 。
30.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自己种植的大白菜进行了一系列观察与实践活动。
(1)为了让白菜苗健康成长,要适时浇一些水,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图中的 (填序号),用显微镜观察该区域的细胞结构时,用低倍镜, (选填“加”或“不加”)盖玻片。
(2)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说明应该适当增加含 丰富的肥料。但过度施肥也可能导致水体 污染,出现水华、赤潮等现象。
(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 (填结构名称)运输到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31.花生(原名“落花生”),其果实营养价值丰富。如图所示为花生植株及其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箭头表示物质运输的方向。①②③④表示物质,ABC 表示结构)。回答问题:
(1)花生播种时进行泡种和浅播处理,是为了保障萌发过程中 供应。
(2)花生植株通过根尖的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其中95%的水分通过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3)花生植株在[ ] (填字母和结构名称)内进行光合作用,将[①]和[②] 转化成③和④。部分有机物通过叶脉、茎和果针中的结构[ ] (填写字母和结构名称)运输到果实,贮存在花生种子内。
32.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夏季经常发生干旱,导致农户欠收或绝收(图甲)。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1]和[3]合称表皮,属于 组织,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中由[4] 形成的[6] ,当[4]因 (填“吸水”或“失水”)过多会自动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2)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图丙中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选填编号)。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x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3)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含 元素为主的无机盐来提高大白菜产量。移栽胡柚到农场时为了提高胡柚的产量,可采取在胡柚的侧枝上环割,环割时割去树枝的 (填“木质部”“形成层”或“韧皮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科学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单元测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壤中 B.实行稻草还田
C.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大量施用化肥
【答案】B
【解析】A.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壤中,地膜几十年都不能分解,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故A不合题意;
B.实行稻草还田,稻草腐烂后可以作为植物生长的肥料,对土壤没有污染,故B符合题意;
C.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废水中的重金属等化学污染物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破坏,故C不合题意;
D.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酸化,严重板结,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作物,成熟后可就地翻压,也可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水分 B.增加土壤中的空气
C.增加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 D.给植物提供食物
【答案】C
【解析】绿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埋入地里可以增加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随后被微生物分解,从而被其他的植物利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古人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们发现将植物的枯枝落叶焚烧后的灰烬留在土壤中,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 )
A.有机物 B.空气 C.无机盐 D.合适温度
【答案】C
【解析】将植物的枯枝落叶焚烧后的灰烬中存在大量的无机物,因此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4.割裂橡胶树的树皮,可获得橡胶制品的原料——乳胶。橡胶树流出乳胶的结构是(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答案】A
【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因此流出乳白色液体的部位是木质茎的韧皮部。
故选A。
5.多肉植物适宜在比较干燥、透气性又好的土壤中生长,水分比例过大的土壤将会导致多肉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已知瓦盆透气性好,瓷盆透气性不好。则下列土壤和花盆中最不适合种植多肉植物的是( )
A.壤土类土壤、瓦盆 B.黏土类土壤、瓷盆
C.砂土类土壤、瓦盆 D.壤土类土壤、瓷盆
【答案】B
【解析】黏土类土壤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水多气少,养分转化慢,
多肉植物喜爱的土壤具有疏松的特点,因为多肉植物的肉质根需要很多的氧气,在板结闷热的泥土容易腐烂,而且氧气不足会滋生大量厌氧细菌。所选择的土壤排水性也要好,同时又有一定的持水性。因此黏土类土壤和瓷盆并不适合多肉植物生长,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肺泡数最多,与其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
B.根尖根毛区根毛数量多,与其吸收水分的功能相适应
C.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壁薄,与其吸收水分的功能相适应
D.仙人掌叶片退化成针刺状,与其适宜生活在干旱环境的功能相适应
【答案】C
【解析】A. 人体内肺泡数最多,与其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 ,A正确;
B 根尖根毛区根毛数量多,与其吸收水分的功能相适应 ,B正确;
C. 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壁薄,与其吸收水分的功能无关,分生区的细胞主要是分裂产生新细胞,C错误;
D. 仙人掌叶片退化成针刺状,与其适宜生活在干旱环境的功能相适应 ,D正确;
故答案为:C
7.如图,在插有白玫瑰的花瓶中加入蓝色染液,最终花朵会慢慢变成蓝色,人称“蓝色妖姬”。为了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放在通风处 B.放入冷藏室
C.剪去部分叶片 D.放在阴暗处
【答案】A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解答】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温度越高,空气湿度越小,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反之,则蒸腾作用越弱。“摘去几片叶子”、“放入冷藏室”、“放在阴暗处”都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不能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而放在通风处时,可使空气流动加快,因此能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
故选A。
8.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参与了番茄幼苗的移栽和田间管理。他们的做法与所依据的科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移栽时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和幼根
B.给番茄松土——提高土壤空气含量,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及时锄去杂草——以减少杂草与番茄竞争营养物质
D.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主要目的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答案】D
【解析】A.移栽植物时根部带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故正确不合题意;
B.给番茄松土是为了提高土壤中的空气含量,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及时除去杂草,是为了减少杂草与番茄竞争水肥,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成活,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小明在研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的实验中(如图),下列措施不能使实验效果更明显的是( )
A.选择带叶子的植物枝条
B.将装置用透明塑料袋罩住
C.将枝条的下端削成斜面
D.将装置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
【答案】B
【解析】A、选择带叶子的植物枝条,叶子进行蒸腾作用,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故A不符合题意;
B、用透明塑料袋将装置盖住,不利于蒸腾作用,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受到抑制,故B符合题意;
C、将枝条的下端削成斜面,可以增大吸水面积,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故C不符合题意;
D、将装置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以利于增强蒸腾作用,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由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于2019 年 10 月首次公开测产,亩产达 1026.3公斤,下列有关水稻主长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稻的根从土壤中获取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B.水稻开花期合理施磷肥促进籽粒饱满
C.水稻的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D.水稻的茎是直立茎,负责输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答案】A
【解析】A、植物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水和无机盐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A错误。
B、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钾肥有利于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故水稻开花期可合理施磷肥促进籽粒饱满,B正确。
C、水稻的叶片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C正确。
D、水稻的茎中含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D正确。
故答案为:A。
11.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常会将事物的组成结构和所具备的功能看做一个整体,深入理解事物,这就是“结构与功能”观念。下列叙述与“结构与功能”观念不符的是()
A.植物根毛细胞向外凸起,主要为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叶绿体,有利于光合作用高效进行
C.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D.仙人掌茎肥大,不利于干旱环境中水分的存储
【答案】D
【解析】 A.植物根毛细胞向外凸起,主要为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叶绿体,有利于光合作用高效进行,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仙人掌茎肥大,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大幅减小叶片的蒸腾作用,有利于干旱环境中水分的存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2.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的肺泡周围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B.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可以对叶起保护作用
C.植物的根尖有很多根毛,能很好地固定植物
D.植物的茎中有大量筛管,有利于运输有机物
【答案】C
【解析】A.人体的肺泡周围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可以对叶起保护作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植物的根尖有很多根毛,能很好地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植物的茎中有大量筛管,有利于运输有机物,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3.据图关于被子植物的根以及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②是根尖伸长区,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B.①是根尖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主要部位
C.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
D.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答案】B
【解析】A、②是伸长区,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分,A正确。
B、①成熟区,也称根毛区,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不能吸收有机物,B错误。
C、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的作用是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使叶色浓绿,C正确。
D、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钾肥的作用是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D正确。
故答案为:B。
14.给种植在不同土壤上的植物浇水,渗出的水量可能不同。如图是深究不同种类土壤渗水能力的实验,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相同的是( )
A.锥形瓶的大小 B.浇水量
C.土壤的多少 D.脱脂棉花的多少
【答案】A
【解析】此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土壤,对照实验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需相同且适宜。因此,除了浇水量相同外,其它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如脱脂棉花的多少、土壤的质量、多少、干湿度等都要控制相同。锥形瓶的大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所以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5.如图表示在有风和无风两种条件下,蒸腾速率与气孔大小之间的关系。在图中哪一点蒸腾作用与是否有风无关(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D
【解析】由有风和无风的两种条件下的曲线坐标图可知,在D点时,有风和无风的两种条件下蒸腾速率相同,因此在D点时蒸腾作用与是否有风无关。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正常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的 的溶质质量分数总是 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于是根毛细胞就会从土壤中吸收 。
【答案】细胞液;大于;水分
【解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所以,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高于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超过根毛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失水。
故答案为:细胞液;大于;水分。
17.下表是对长期使用两种肥料的农田中4类土壤动物的物种数量的调查数据。
样地 跳虫类(种/m2) 蜱螨类(种/m2) 线蚓类(种/m2) 线虫类(种/m2)
有机肥田 10 38 40 19
化肥田 4 16 18 7
化肥田与有机肥田相比较,土壤动物物种的 减少,但施加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会对土壤造成 污染。
【答案】数量;生物
【解析】有机肥含有大量植物所需的养分,对植物的养分供应相对温和有很长的后效。由于有机肥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有机肥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为生产高产、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提供了条件。有机肥增加了土壤中各种糖类含量有了糖类,有了有机物在降解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有能量。有机肥田从物种数上来看,跳虫类、蜱螨类、线蚓类、线虫类都比化肥田高,所以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从数量(即从密度上)上看,有机肥田比化肥田也大大增加,有机质应该增加。
18.植物体的部分器官结构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 区。
(2)②是 ,它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叶茎、根的 往下输送。
【答案】(1)根毛
(2)气孔
(3)筛管
【解析】(1)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根毛区。
(2) ②是气孔,它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3)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叶茎、根的筛管往下输送。
故答案为:(1)根毛(2)气孔(3)筛管
19.据图回答:
(1)图中标注的A、D、C称为植物的 器官。
(2)图中的B是贯穿植物全身的维管束,内含导管和筛管,它具有 功能。
(3)图中的C能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中吸收 。
【答案】(1)营养
(2)运输物质
(3)水和无机盐
【解析】(1)图中标注的A叶子、D茎、C根称为植物的营养器官。
(2)图中的B茎是贯穿植物全身的维管束,内含导管和筛管,它具有运输物资功能。
(3)图中的C根能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1)营养(2)运输物质(3)水和无机盐
20.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实验装置,对植物进行浇水后,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2个小时,观察塑料袋内出现的现象。
(1)A、B、C三个塑料袋中水珠由多到少依次为 。
(2)由此实验可知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3)移栽树木时往往要剪掉部分枝叶,其主要目的是 。
【答案】(1)ABC
(2)叶
(3)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解析】(1) 叶子越多,蒸腾作用越强,A、B、C三个塑料袋中水珠由多到少依次为 ABC;
(2)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可以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3)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 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21.按照下图,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B萝卜洞内分别装上等量的盐水和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水的变化。试分析:(1)A萝卜洞里的水变 ,B萝卜洞里的水变 ;(2)这个实验说明当细胞溶液的浓度 周围水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答案】多;少;大于
【解析】(1)在A萝卜洞中灌入浓盐水,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浓盐水的浓度,萝卜细胞会失水,导致A萝卜洞里的水变多;在B萝卜洞内灌入等量的清水,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部清水,所以萝卜细胞会吸水,B萝卜洞里的水变少 。
(2)这个实验说明当细胞溶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故答案为:(1)多;硬(2)大于
22.为获得优质枇杷果实,须用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1)种植枇杷理想的土壤是通气、透水,同时能保水、保肥,水和空气的体积比接近。按体积分数构建的土壤组成模型中,符合要求的是 (填写字母)。
(2)枇杷的果实膨大期应多施钾肥、磷肥,下列复合肥中 肥效最佳(填序号)。
①硝酸钾[KNO3]
②磷酸二氢钾[KH2PO4]
③磷酸一铵[NH4H2PO4]
(3)给枇杷树修剪枝条,使枝条布局清晰,分布均匀,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原因是 。
【答案】(1)C
(2)②
(3)因为可以增加植物叶片接受光照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解析】(1) 种植枇杷理想的土壤是通气、透水,同时能保水、保肥,水和空气的体积比接近。按体积分数构建的土壤组成模型中,符合要求的是 C壤土类土壤;
(2)复合肥是指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复合肥, 枇杷的果实膨大期应多施钾肥(K)、磷肥(P),下列复合肥中②;
(3) 给枇杷树修剪枝条,使枝条布局清晰,分布均匀,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原因是因为可以增加植物叶片接受光照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制造更多的有机物;
故答案为:(1)C(2)②(3)因为可以增加植物叶片接受光照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2024世界环境日主题将聚焦“土地修复、荒漠化和干旱韧性”。小金想测量校园农田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操作,回答相关的问题。
(1)取样:体积相同的土块与铁块。
小金有以下两种想法:①从较大土块中切下一块棱长为4cm的正方体土块,再找一块规格与之完全相同的铁块。②找一块现成的棱长约4cm的正方体铁块,量出棱长。再从较大的土块中切取与铁块相同的土块。以上两种做法中,更合理的是 (选填“①”或“②”)。
(2)操作:测量土块中空气体积
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 ,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3)分析: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若土块体积为V,则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
(4)拓展:保护土壤任重道远,下列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____。
A.实行稻草还田 B.避免过度耕作
C.优先使用有机肥料 D.用生活污水灌溉
【答案】(1)②
(2)停止用量筒倒水,改为胶头滴管滴水
(3)
(4)A;B;C
【解析】(1)土块容易切割改变体积,铁块不易改变体积,找一块现成的棱长约4cm的正方体铁块,量出棱长,再从较大的土块中切取与铁块相同的正方体,可操作性强,故选②;
(2)测量土块中空气体积。用滴管添加水更精确缓慢,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停止用量筒倒水,改为胶头滴管滴水,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3)土块中比铁块多添加的水的体积等于空气的体积,即空气体积为V1-V2;空气体积占到的比例为;
(4)A.实行稻草还田,有利于保护土壤,故A正确;
B.避免过度耕作,有利于保护土壤,故B正确;
C.优先使用有机肥料,有利于保护土壤,故C正确;
D.用生活污水灌溉,会污染土壤,故D错误。
故选:ABC。
故答案为:(1)②;(2)停止用量筒倒水,改为胶头滴管滴水;(3);(4)ABC。
24.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探究(如图1)。取一段透明软管,一侧连接注射器空筒,另一侧的处理分别为:甲组——插入带叶枝条;乙组——插入去叶枝条;丙组——不插入枝条。向空筒中注入稀释的红墨水至2毫升刻度处,将三组装置放在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等其余条件一致的环境中,观察并记录液面变化。
组别 处理方式 液体刻度(mL)
实验前 15min后 液体减少量
甲 带叶枝条 2 1.8 0.2
乙 去除叶片的枝条 2 1.98 0.02
丙 无材料 2 1.99 0.01
(1)静置15min,观察注射器中液面下降情况并记录数据(如上表)。比较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为进一步探究空气流通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同学们对装置进行了新的改造,在固定板上加装一个微型风扇(模拟空气流通),如图2所示,标记为丁组。
①为确保实验准确,应选择上述实验中的 组与植物枝条丁组进行对照。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注射筒中的液面刻度,丁组的液面 (选填“低于”或“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空气流通利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3)有小组想根据蒸腾作用的原理制作仿生加湿器。同学们已筛选几种材料,并完成初代产品,接下来要对该产品进行全方面的评估,请你从性能角度提出一条评价指标 。
【答案】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甲;低于;能增加空气湿度或方便移动(合理即可)
【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甲组液体减少量是0.2mL,乙组液体减少量是0.02mL,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①为确保实验准确,保证单一变量原则,变量为是否有微型风扇,所以应选择上一实验中的甲组与丁组进行对照。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注射筒中的液面刻度,若丁组的液面低于对照组,这说明空气流通利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3)评价仿生加湿器可以从性能方面:是否能增加空气湿度等;外观:美观、方便移动等加以评价。
25.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小科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镁参与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形成,植物缺镁会出现叶片失绿变黄、植物生长不良等症状。
【实验器材】完全营养液(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元素)、缺镁的完全培养液、长势相同的青菜幼苗、普通蒸馏水、含镁蒸馏水、玻璃器皿若干。
【实验步骤】
①选20株长势旺盛、大小相似的青菜幼苗,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备用;
②取2只玻璃器皿,编号甲、乙。甲组加入适量完全营养液,乙组加入等量的另一种液体、将幼苗随机均分栽入其中;
③将装置放在温暖有光通风的环境,并适时给根部通入空气;
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幼苗的高度、叶片颜色等生长指标;
⑤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请回答:
(1)步骤①中,“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的目的是 ;
(2)步骤②中,乙瓶中应该加入的液体是
(3)小红认为,实验所用的营养液浓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其理由是: ;
(4)小明认为,步骤②中,如果在甲、乙两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含镁蒸馏水和普通蒸馏水,其它步骤和条件与小科相同,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请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
【答案】防止根上泥土原有元素干扰实验;等量不含镁元素的完全营养液;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根部细胞脱水死亡;小明观点不正确,控制变量法除了控制需要探究的因素为变量外,其他因素要保证适合其生长,本实验中就不能用虽然相同而不适合其生长的蒸馏水,而要用完全营养液
【解析】(1)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为了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所以步骤①中,“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的目的是防止根上泥土原有元素干扰实验。
(2)本次实验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所以步骤②中,乙瓶中应该加入的液体是等量不含镁元素的完全营养液。
(3)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所以小红认为,实验所用的营养液浓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理由是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根部细胞脱水死亡。
(4)小明认为,步骤②中,如果在甲、乙两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含镁蒸馏水和普通蒸馏水,其它步骤和条件与小科相同,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小明观点不正确,控制变量法除了控制需要探究的因素为变量外,其他因素要保证适合其生长,本实验中就不能用虽然相同而不适合其生长的蒸馏水,而要用完全营养液。
故答案为:(1)防止根上泥土原有元素干扰实验(2)等量不含镁元素的完全营养液(3)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根部细胞脱水死亡(4)小明观点不正确,控制变量法除了控制需要探究的因素为变量外,其他因素要保证适合其生长,本实验中就不能用虽然相同而不适合其生长的蒸馏水,而要用完全营养液
26.小金根据植物叶片气孔越多,蒸腾作用速率越快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了某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的关系。
实验步骤:
①取4支长势良好且叶片数量和表面积相同的某种植物相同部位的枝条,分别编号甲、乙、丙、丁。
②甲枝条不作处理,乙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丙枝条每片叶子的上表皮涂上凡林,丁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
③将4支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4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四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四个装置置于相同的阳光照射下,相同时间后称得硅胶干燥胶片质量增加分别为△m甲、△m乙、△m丙、△m丁。
请回答问题:
(1)步骤③中加入油形成油层的目的是 。
(2)在该实验中使用了转换法,将蒸腾作用的速率快慢转换为 。
(3)实验测得△m甲>△m丙>△m乙>△m丁,请判断该植物叶片上表皮气孔数 (选填“多于”或“少于”)下表皮气孔数。
(4)小金还利用该实验装置研究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占据植物总吸水量的比例,你认为小金还要测量的是 。
【答案】防止水分蒸发干扰实验;相同时间后硅胶干燥胶片质量的增加值;少于;实验前锥形瓶中的水量和实验后锥形瓶中的水量
【解析】(1)锥形瓶液面有油团,防止水分蒸发干扰实验。
(2)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所以该实验将蒸腾作用的速率快慢转换为相同时间后硅胶干燥胶片质量的增加值。
(3)蒸腾散失的水分被硅胶片吸收,因此硅胶片增加的重量就是蒸腾散失的水量,实验测得△m甲>△m丙>△m乙>△m丁,由此说明上表皮的气孔比下表皮的气孔少。
(4)利用该实验装置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占据植物总吸水量的比例,则需要知道植物吸收水量的多少,则需要测量装置中实验前锥形瓶中的水量和实验后锥形瓶中的水量。
27.小越发现家里种的仙人球晚上开花了(如图所示),感到非常好奇。向经验丰富的花农咨询后,她了解到多数仙人掌科植物在夜间开花,而且花期很短。多数仙人掌科植物不在白天开花而在夜间开花,有什么意义呢?查阅资料后发现,植物花瓣也会进行蒸腾作用,植物夜间开花能减少水分散失。为了验证花瓣也能进行蒸腾作用,她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选取一片仙人球花瓣,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将A、B两张相同的氯化钴试纸相对应地贴在花瓣的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固定。另取一张氯化钴试纸C置于仙人球所处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三张氯化钴试纸的变色情况。
实验二:分别撕取花瓣的上、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寻找某一种结构。
(1)实验一中氯化钴试纸C的作用是为了排除 。
(2)实验二中小越在低倍显微镜下想要寻找的结构是 。
(3)多数仙人掌科植物夜间开花的意义:
①植物花瓣在夜间开花比白天开花能有效减少水分散失。
②沙漠中的大多数动物昼伏夜出,在取食花蜜的同时帮助仙人掌 ,从而使仙人掌生命代代相传。
(4)小科同学还想探究Mg2+对仙人掌生长的影响,请说明对照组的设置方法: 。
【答案】(1)空气中的水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气孔
(3)传粉
(4)用完全营养液培养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实验一中氯化钴试纸C的作用是排除空气中的水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本实验是要验证花瓣也能进行蒸腾作用,而蒸腾失水的门户是气孔,故实验二中小越在低倍显微镜下想要寻找的结构是气孔或保卫细胞。
(3)沙漠中的大多数动物昼伏夜出,多数仙人掌科植物夜间开花,昆虫等小动物在取食花蜜的同时帮助仙人掌传粉,从而使仙人掌生命代代相传。
(4)要探究Mg2+对仙人掌生长的影响,就要以Mg2+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组用缺乏Mg2+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进行培养。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花瓣也能进行蒸腾作用,实验一中氯化钴试纸C的作用是排除空气中的水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本实验是要验证花瓣也能进行蒸腾作用,而蒸腾失水的门户是气孔,故实验二中小越在低倍显微镜下想要寻找的结构是气孔或保卫细胞。
(3)仙人掌是虫媒花,即靠昆虫进行传粉。沙漠中的大多数动物昼伏夜出,多数仙人掌科植物夜间开花,昆虫等小动物在取食花蜜的同时帮助仙人掌传粉,从而使仙人掌生命代代相传。
(4)要探究Mg2+对仙人掌生长的影响,就要以Mg2+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组用缺乏Mg2+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进行培养。
四、解答题(共5小题,共35分)
28.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的①是 ,它的内侧部分是 ,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 。
(2)②是 ,它能够使木本植物的茎逐年 。
(3)③的名称是 ,其中分布着有输导功能的 。
(4)④的名称是 ,具有 的功能。
(5)在“茎的输导功能”实验中,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 。
【答案】(1)树皮;韧皮部;筛管
(2)形成层;加粗
(3)木质部;导管
(4)髓;储藏营养
(5)木质部
【解析】(1)题图中的①是树皮,它的内侧部分是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2)②是形成层,其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能够使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3)③是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4)④的名称是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具有储藏营养的作用。(5)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各处的管状结构,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各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中运输有机养料的管道,将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各处。在“茎的输导功能”实验中,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木质部。
29.下图是某中学开展黄瓜栽培实践活动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播种移苗。带土坨移植的主要目的是 ;
(2)c观察生长。茎叶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 ;
(3)d探究实验。滴加碘液后蓝色变化最明显的是 时的叶片;
(4)e观花测果。用白糖制成凉拌黄瓜时,盘中会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 。
【答案】(1)保护幼根和根毛
(2)筛管
(3)18
(4)黄瓜细胞失水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移栽植物时,要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
(2)根据题意可知,茎叶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筛管。
(3)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即植物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傍晚18 时摘取的叶片由于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最多,早晨6 时摘取的叶片由于进行了一晚的呼吸作用,由此可知,滴加碘液后,蓝色最明显的是18时的叶片。
(4)用白糖制成凉拌黄瓜,糖溶液的浓度大于黄瓜细胞液的浓度,黄瓜细胞失水;因此,盘中会渗出很多汁液。
(1)移栽植物时,要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2)植物体内具有运输作用的结构有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因此,茎叶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筛管。
(3)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即植物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傍晚18 时摘取的叶片由于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最多,早晨6 时摘取的叶片由于进行了一晚的呼吸作用,叶片内的淀粉被大量消耗,叶片内淀粉的含量最低,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叶片内淀粉的含量越多,滴加碘液后蓝色越深,反之,蓝色越浅;由此可知,滴加碘液后,蓝色最明显的是18时的叶片。
(4)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用白糖制成凉拌黄瓜,糖溶液的浓度大于黄瓜细胞液的浓度,黄瓜细胞失水;因此,盘中会渗出很多汁液。
30.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自己种植的大白菜进行了一系列观察与实践活动。
(1)为了让白菜苗健康成长,要适时浇一些水,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图中的 (填序号),用显微镜观察该区域的细胞结构时,用低倍镜, (选填“加”或“不加”)盖玻片。
(2)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说明应该适当增加含 丰富的肥料。但过度施肥也可能导致水体 污染,出现水华、赤潮等现象。
(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 (填结构名称)运输到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答案】(1)④;不加
(2)氮;富营养化
(3)导管;蒸腾作用
【解析】(1)为了让白菜苗健康成长,要适时浇一些水,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图中的④成熟区。
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加盖盖玻片,可能会因为盖玻片的重量和压力导致根毛被压扁或变形,这样就难以观察到根毛细胞的真实结构和状态。不加盖玻片可以保持根毛的自然形态,使得观察更加准确。所以不加盖玻片。
(2)氮肥的作用是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说明缺乏含氮的无机盐,应该适当增加含氮丰富的肥料。
过度施肥也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使水草和藻类大量繁殖,生物耗氧量大大增加,水体氧气减少,出现水华、赤潮等现象。
(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到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1)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水的面积;故④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对于观察根尖这样的较大结构,低倍镜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到根尖区域,并且能够观察到根尖的整体布局和各部分结构的关系;观察根毛细胞时,由于根毛是非常细小的结构,它们从根尖表皮细胞突出,形成细长的管状结构。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加盖盖玻片,可能会因为盖玻片的重量和压力导致根毛被压扁或变形,这样就难以观察到根毛细胞的真实结构和状态。不加盖玻片可以保持根毛的自然形态,使得观察更加准确。所以不加盖玻片。
(2)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的作用是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说明缺乏含氮的无机盐,应该适当增加含氮丰富的肥料。
过度施肥也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使水草和藻类大量繁殖,生物耗氧量大大增加,水体氧气减少,出现水华、赤潮等现象。
(3)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
31.花生(原名“落花生”),其果实营养价值丰富。如图所示为花生植株及其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箭头表示物质运输的方向。①②③④表示物质,ABC 表示结构)。回答问题:
(1)花生播种时进行泡种和浅播处理,是为了保障萌发过程中 供应。
(2)花生植株通过根尖的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其中95%的水分通过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3)花生植株在[ ] (填字母和结构名称)内进行光合作用,将[①]和[②] 转化成③和④。部分有机物通过叶脉、茎和果针中的结构[ ] (填写字母和结构名称)运输到果实,贮存在花生种子内。
【答案】(1)水分、空气
(2)成熟区;蒸腾
(3)C;叶绿体;二氧化碳;B;筛管
【解析】(1)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花生播种时进行泡种和浅播处理,是为了保障萌发过程中水分和空气的供应。
(2)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成熟区,也称根毛区,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5%。
(3)花生植株在C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将①水和②二氧化碳转化成③有机物和④氧气。部分有机物通过叶脉、茎和果针中的结构B筛管运输到果实,贮存在花生种子内。
(1)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花生播种时进行泡种和浅播处理,是为了保障萌发过程中水分和空气的供应。
(2)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成熟区,也称根毛区,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5%。
(3)花生植株在C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将①水和②二氧化碳转化成③有机物和④氧气。部分有机物通过叶脉、茎和果针中的结构B筛管运输到果实,贮存在花生种子内。
32.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夏季经常发生干旱,导致农户欠收或绝收(图甲)。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1]和[3]合称表皮,属于 组织,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中由[4] 形成的[6] ,当[4]因 (填“吸水”或“失水”)过多会自动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2)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图丙中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选填编号)。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x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3)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含 元素为主的无机盐来提高大白菜产量。移栽胡柚到农场时为了提高胡柚的产量,可采取在胡柚的侧枝上环割,环割时割去树枝的 (填“木质部”“形成层”或“韧皮部”)。
【答案】保护;保卫细胞;气孔;失水;B;氮;韧皮部
【解析】(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1上表皮和3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4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6气孔来完成的。
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中由4保卫细胞形成的6气孔,当4保卫细胞因失水过多会自动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2)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中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表中四种植物叶片中,B的叶表面积最小,表皮最厚,这些特点利于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最适应干旱环境。
(3)含氮的无机盐能够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含氮元素为主的无机盐来提高大白菜产量。
将树皮割破后,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而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因此环割时割去的是树枝的韧皮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