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四单元整本书阅读《红岩》3-5章概括理解及填空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四单元整本书阅读《红岩》3-5章概括理解及填空阅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6 16:4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整本书阅读《红岩》3-5章
概括理解及填空阅读
第三章:纸老虎凶残,人心如磐石
1.主要情节:第三章展现了国民党反动派穷途末路时的疯狂与残忍,以及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特务们为了得到情报,阻止共产党的胜利,不择手段,使用各种酷刑折磨狱中的共产党人。他们将地下党重庆市委书记“老大哥”秘密押解进白公馆,妄图通过逼供,摧毁地下党组织。
为了掩护同志,年幼的“小萝卜头”冒着生命危险,在狱中偷偷地传递情报。机智的他在敌人眼皮底下,将情报藏匿在食物中,传到难友手中。在地下党的指挥下,狱中同志们团结一致,巧妙地周旋于敌人之间,用各种方法进行斗争,挫败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阴谋。
2.人物形象:
徐远举:国民党反动派的代表人物,狡诈、阴险、残暴,本章通过对他一举一动的刻画,深刻揭露了反动派的黑暗和残忍本质。他妄图通过酷刑折磨逼供,来获取情报,但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使他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失败。
刘德章:作为渣滓洞看守长,他贪婪、狡猾、凶残,在敌人的威逼和诱惑面前,他丧失了人性,为了获得利益,不惜残害同胞,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机器中最腐败无能的体现。
3.情节意义:
深化人物性格:本章以地下党员和特务之间的较量为主线,将共产党人的机智勇敢、坚贞不屈与反动派的凶残狡诈、疯狂反扑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人物性格特征。
加强戏剧冲突:通过对国民党特务种种暴行以及“小萝卜头”传递情报情节的描写,突显出革命斗争的残酷和危险,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戏剧性。
推动情节发展:国民党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使得特务们更加疯狂地进行抓捕和迫害,狱中和狱外的斗争形势也随之更加紧张。
第四章:密使暗中行,情报藏险处
1.主要情节:第四章的故事主要围绕地下党员华子良的行动展开,他担负着联络狱中同志、传递情报,以及筹备营救行动的重要使命。
华子良凭借着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在危机四伏的山城中穿梭,他巧妙地利用各种身份和手段,掩护自己,躲避敌人追捕。为了将情报安全地传递到狱中,他不惜铤而走险,将信息隐藏在日常用品,甚至香烟中,并通过"小萝卜头"送入监狱,他的每一次行动,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他却毫无畏惧,义无反顾。
本章也刻画了其他人物为了掩护华子良,协助他完成任务所作出的努力,例如老练的双枪老太婆,以及普通的裁缝铺老板等等。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共同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贡献。
2.人物形象:
华子良:老练、沉稳、机智,对敌斗争经验丰富,能够随机应变,巧妙地周旋于敌人之间。本章中,他沉着地应对着各种突发事件,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将情报送入狱中,是地下工作者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3.情节意义:
突出地下工作者的贡献:以华子良的行动为主线,展现了情报工作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突显地下工作者所承担的巨大风险和无私奉献。
增强情节的悬念性:在华子良的行动中,充满了未知的风险和挑战,他每一次与敌人周旋都让读者为他捏一把汗,增强了情节的紧张感和可读性。
为后续情节铺垫:华子良的行动不仅为狱中同志传递了信息,也为后续情节中党组织对狱中同志的救援,以及越狱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第五章:风雨满山城,义旗指方向
1.主要情节:第五章的故事时间线回到了第一章中许云峰潜入城市的时间节点,但故事的视角转移到了青年学生"小萝卜头”宋振中身上,他接替父亲,继续在监狱内外传递情报,在狱友的帮助下,“小萝卜头”凭借机智和勇敢,成功地将地下党市委书记“老大哥”的信送到了华子良手中,他还帮助许云峰与妻子取得联系,温暖了身处困境的革命者。
本章还穿插了另一条线索,描述了地下党组织如何积极动员群众,为配合解放军的行动做好准备。老共产党员龙光华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工人们筹集物资,支援解放军。
章节的最后,国民党特务头子徐远举下令枪决"老大哥",以此打击共产党人的士气。但"老大哥"慷慨激昂的演说,震撼了狱中所有同志,他坚信革命必将取得最终胜利,他的英勇无畏,为革命者们树立了榜样。
2.人物形象:
“小萝卜头”宋振中:虽然年幼,但他善良勇敢,富有正义感。他继承父亲的遗志,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体现了革命力量的传承,即使是孩子也能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
3.情节意义:
表现少年英雄:"小萝卜头"的事迹令人感动,他年纪虽小,却拥有着强大的内心和不畏强权的勇气,他的形象也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即使是在狱中也能够影响和激励身边的人。
展现革命形势的转变:通过对地下党组织动员群众和国民党疯狂反扑情节的描写,反映了人民战争的威力以及国民党反动派行将覆灭的命运。
强化主题:国民党特务的凶残与"小萝卜头"的勇敢形成强烈对比,进一步强化了革命精神的主题。
第三章填空
成瑶过江回到家,迫不及待地从口袋里掏出《_____》:“二哥,你看这上面写的!” 成岗正在灯下校对文件,看到报纸瞬间脸色一变:“谁给你的?你知不知道有多!” 兄妹俩争执起来,成岗看着妹妹倔强的脸,思绪飘回多年前 —— 抗日战争初期,他考入________兵工总厂当办事员,在红岩村工作的________介绍他入党后,他到修配厂做管理员。那时工厂濒临倒闭,他带着工人________,白天和工人们一起扛零件,晚上偷偷组织学习,________、________都是那时被他发展入党的。后来他成了________的交通员,再后来,________找到他:“《挺进报》需要更安全的印刷点,你这里最合适。”
回忆被成瑶的哭声打断,她哭着说:“你肯定是________!不然为什么总半夜锁门?为什么家里有这么多________?” 成岗看着妹妹红肿的眼睛,终于叹了口气:“瑶瑶,以后别再问了,也别碰这些东西。” 就在这时,来了,她穿着素色旗袍,神情从容:“成岗同志,我要去乡下开展工作,以后你的直接领导是________同志。” 她将一个用油布包好的________递给成岗,“这是刻写《挺进报》的,以后由你负责。” 成岗接过钢板,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________。江姐离开后,成瑶站在门口,看着二哥在灯下专注刻写的背影,突然明白,那些深夜的灯光、紧锁的房门,都是二哥用生命守护的________。而此刻的江姐,正收拾着简单的行李,准备踏上前往________的路,她不知道,前方等待她的,除了革命工作,还有锥心的噩耗。
第四章填空
江姐在浓雾弥漫的朝天门码头与甫志高交接任务,移交了200 份《挺进报》特刊、修械所设备及一箱急需________,随后登上前往川北的轮船。途中,码头传来枪声 —— 壮丁为逃避被押上船而________,江姐目睹此景,更感反动派的残暴与民众的苦难。登船后遭遇水上警察检查,江姐凭借________的伪装与合法证件顺利过关,体现了地下工作者的机敏。
抵达川北后,江姐与华为(以姐弟相称)换乘长途汽车,在车站又遇严格盘查,幸得________协助藏匿药品箱才免于暴露。两人在进城前的小饭店暂歇,华为兴奋地讲述家乡与母亲(华蓥山游击队司令员 “”)的革命故事,江姐则心系丈夫,期待重逢。
然而,城门口的景象击碎了江姐的期待:城楼悬挂着装有人头的________,布告上用红笔勾画的姓名中,“彭松涛” 三字赫然在列 —— 她的丈夫、华蓥山纵队________已牺牲。江姐强忍撕心裂肺的悲痛,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任务,毅然决定不进城,改用第________套联络方式。
最终,江姐与华为在秘密联络点见到了华为的母亲“老太婆”。起初,老太婆试图隐瞒彭松涛牺牲的消息,但江姐坦然道出真相,表明 “要继承老彭留下的________”。老太婆讲述了彭松涛为掩护抗丁抗粮群众撤退而牺牲的经过,江姐擦干眼泪,坚定地请求到丈夫工作过的地方继续战斗,以 “________” 的精神践行革命誓言。
第五章填空
重庆大学宿舍内,黎纪纲(特务伪装)拿着《中央日报》散布“全军覆没” 的谣言,陈松林(地下工作者)严正驳斥,指出反动派的报道恰恰证明了纵队的壮大。郑克昌(特务伪装)则假意附和,提议为进步文艺刊物筹款,并卖掉、________“支持” 陈松林,赢得初步信任。
沙坪书店里,郑克昌被甫志高批准加入,参与邮寄________的工作。甫志高对郑克昌的 “表现” 颇为满意,而陈松林虽有顾虑,却被郑克昌的 “真诚” 打动。与此同时,成岗正专注于刻写《挺进报》,并构思设计新型________以提高效率。他对革命工作充满热情,甚至向李敬原(市委领导)请求更多任务,如承担《________》刊物的印刷或收听广播的工作,但被李敬原以 “严守组织原则” 为由拒绝。
李敬原深夜到访成岗处,带来胜利消息的广播记录稿,并亲自刻写蜡纸,其精湛的技术(如转弯处断笔、交叉处控力)让成岗深受启发。两人在合作中回忆起革命往事:李敬原提及1935 年在________刻写油印文件的经历,以及周恩来副主席 “________后必回重庆” 的嘱托,坚定了必胜信念。成岗则发现自己珍藏的一份油印文件(毛主席《咏雪》及 “粉碎蒋介石进攻” 的标语)正是李敬原所刻,却严守组织原则未加询问。
李敬原通知成岗:《挺进报》将改为________以扩大影响,成岗需尽快完成最后一期油印工作,准备接受新任务(参与工厂斗争)。而郑克昌的渗透仍在继续,为后续危机埋下伏笔。
参考答案
第三章参考答案
1.挺进报2.危险 3.长江 4.大哥 5.复工 6.余新江 7.陈松林 8.许云峰 9.江姐 10.共产党 11.禁书 12.江姐 13.李敬原 14.钢板15.钢板 16.责任 17.信仰 18.川北
第四章参考答案
1.药品2.跳水3.从容4.司机5.老太婆6.彭松涛7.木笼8.政委9.二10.担子11.前仆后继
第五章参考答案
1.华蓥山纵队2.大衣3.铺盖4.《挺进报》5.油印机6.进攻7.南京8.三、五年9.铅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