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教案 (4)

文档属性

名称 1.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教案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7-11 23:3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二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所学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解释合成氨中的相关问题;
2.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设备、流程和意义。
教学重点
利用所学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解释合成氨中的相关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固氮反应:
叫“固氮反应”.21教育网
主要的固氮反应有: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化学固氮和人工模拟生物固氮。
1、生物固氮:是一种主要的自然固氮反应,如植物在根瘤菌作用下直接吸收空气中的N2转化为氨等,进一步合成氮白质。21cnjy.com
2、自然固氮:如闪电产生的巨大电压,其电火花足可以击破氮分子的叁键,促使其与氧气反应生成NO.进而生成NO2和HNO3等。21·cn·jy·com
3、化学固氮:合成氨反应;在放电条件下使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等;氮气与镁反应生成氮化镁。
4、人工模拟生物固氮:通过化学方法,制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类似生物“固氮菌”的物质,使空气中的氮气在常温常压下与水及二氧化碳等反应,转化为氨态氮或铵态氮,进而实现人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等,最终实现工厂化生产蛋白质食品。www.21-cn-jy.com
对比思考:“固硫”反应的概念是:将废气中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气造成污染的SO2转化为固态含硫化合物。如实验室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生成Na2SO3,硫酸工业中用氨水吸收SO2生成亚硫酸铵,燃烧煤等产生的SO2用Na2SO3溶液吸收生成NaHSO3,在煤中加入一定比例的CaCO3或CaO使SO2转化为CaSO3。
一、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合成氨工业的适宜条件的选择理由
工业生产中既要考虑尽量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分利用原料,又要选择较快的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产率。以上两点是选择反应条件的出发点。当二者发生矛盾时,要结合具体情况辩证分析,找出最佳反应条件。2·1·c·n·j·y
合成氨反应条件的选择原理:
选择根据
:N2(g)

( http: / / www.21cnjy.com )
3H2(g)
2NH3(g)
△H=-92.4KJ·mol-1
1、
反应特点:
①N2极不活泼,通常条件下反应难以进行
②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
③是一个放热反应
2、可供选择的条件:
反应条件
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
增大反应程度的措施
①压强
高压
高压
②温度
高温
降温
③催化剂
铁触媒
____
④浓度
______
及时分离出氨
3、选择条件时综合考虑的因素:
(1)合成氨反应的特点:
体积缩小、放热、可逆。依据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讨论合成氨的条件:
反应条件
从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讨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
影响
从化学平衡理论讨论对平衡混合物中NH3
含量的影响
综合两方面理论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增大压强,有利于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越好
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
的含量,越大越好
压强增大,有利于氨的合成,但需要的动力大、对材料、设备等要求高因此,工业上一般采用10~30Mpa的压强


升高温度,有利于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越高越好
升高温度,不利于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
的含量,越低越好
选择适宜的温度,工业上一般采用400~500℃左右的温度,这个温度催化剂的活性最大
催化剂
使用催化剂有利于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没有影响
工业上一般采用铁触媒,使反应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较快地进行。
N2(g)

3H2(g)
2NH3(g)

△H

-92.4KJ·mol-1
课外思考
为什么2SO2+O22SO3,△H<0
反应中,工业上使用过量的空气 而合成氨工业生产中又不采用一种反应物过量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00℃左右
20~
50Mpa 
铁触媒
500℃左右
20~
50Mpa 
铁触媒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