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红细胞
人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黄瓜果肉细胞
神经细胞
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依据各自的特征有序地组织起来构成细胞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新浙科版必修1
第一节 细胞是生命的单位
1.概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内容。
2.学会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生命观念:通过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认识,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科学探究:体验和学习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素养要求
学习目标
请仔细观察你们的手臂,找出单个细胞?
看不到单个皮肤细胞
主
要
原
因
肉眼分辨力低
(0.2mm)
细胞非常微小
(每平方厘米皮肤含有超过10万个细胞)
想一想
显微镜观察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
手臂上单个细胞呢
一、生物体由细胞构成
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有许多蜂窝状小空室并称之为细胞(cell)。
胡克看到的是已死亡细胞的纤维质细胞壁
一、生物体由细胞构成
阅读P21小资料:才华横溢的科学家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 胡克用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细胞
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较先进的显微镜观察了许多动植物的活细胞
1838-1839年施莱登、施旺共同建立了细胞学说
魏尔肖总结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建立者: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3)所有的细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
(1)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2)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
(4)推进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
(1)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基础;
(2)将人们对生物的研究从宏观领域带入微观领域;
(3)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
2、细胞学说的意义
【判断】
1.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 )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
3.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
4.虎克首次观察到了真正的活细胞( )
5.细胞学说认为,除病毒外,其他生物均是由细胞构成的( )
6.施莱登和施旺认为,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
7.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共同论证了生物的多样性( )
√
√
×
×
×
×
×
体现在:形态、体积、功能和生活环境
二、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多样性
卵细胞
棉花细胞
神经细胞
直径0.2mm,肉眼可见
就是一条纤维,长达3~4cm
直径不足1mm,但长度可超1m
1.细胞的大小
支原体(0.1μm)
支原体模式图
最小的细胞--支原体
最大的细胞--鸵鸟蛋(卵黄)
支原体是已知的可以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也是最小的原核细胞。它是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原核微生物,它们的突出特点是没有细胞壁。
是否有核膜的包被。
①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②真核细胞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小,结构也比较简单。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是由单个细胞构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判断根据:
2.细胞的类型
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真菌:酵母菌、霉菌和大型食用菌
细菌:乳酸菌
蓝藻
放线菌
病毒
非细胞生物
支原体、衣原体
酵母菌
青霉菌
乳酸菌
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发菜
色球蓝细菌
念珠蓝细菌
颤蓝细菌
淡水水域污染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活。
水华
放线菌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HIV病毒
新冠病毒
T2噬菌体病毒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痢疾杆菌和衣藻 B.酵母菌和疟原虫
C.链球菌和乳酸菌 D.病毒和蓝藻
常见原核生物“一支蓝细线”(衣原体、支原体、蓝细菌、细菌、放线菌)
蓝藻是一类生物,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等
一般菌字前面有描述形状的都是细菌,如痢疾杆菌、链球菌、乳酸杆菌
带有“虫”字是真核生物。
C
练一练
①所有细胞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真核细胞还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所细胞都具有C、H、O、N等基本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和有物,构成细胞结构,参与细胞生命活动;
统一性
目镜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通光孔
反光镜
镜臂
镜柱
镜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活动: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1、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2、低:粗准焦螺旋
高:细准焦螺旋
3、反光镜:平面镜和凹面镜
4、放大倍数与视野明亮,细胞数
认识目镜
目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小
认识物镜
40x
10x
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
有螺纹
观察下图回答:视野中的亮度和细胞大小数目有何区别
40 x
400 x
细胞数目变少,看到的细胞变大,视野变暗
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4倍
40倍
倍数越大,可通过的光线越少,因此视野亮度变暗
蓝藻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显微镜下的细胞
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及应用
(1)图示的左边是要观察的目标,右边是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请总结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欲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怎样移动装片?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颠倒,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180度。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2)某同学在观察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在围绕装片中的一个气泡逆时针方向运动,草履虫实际上以 方向围绕气泡运动。
逆时针
2.放大倍数及相关计算
(1)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时,某同学使用的是放大倍数为10倍的目镜和放大倍数为40倍的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多少?含义是什么?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面积放大了多少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即400倍。含义是将观察对象的长和宽分别放大400倍。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面积放大了400×400倍。
(2)某同学使用低倍镜(10×,10×)观察了两个装片,视野中的物像情况如图1、2所示。当该同学换用高倍镜(10×,40×)后,分别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4个、4个
若视野中细胞呈单行直线排列,计算只考虑“长度”或“宽度”的变化;若视野充满细胞,计算时考虑“面积”的变化。
低倍镜下放大倍数a 高倍镜下放大倍数为na
视野中单行细胞数目 b b×(1/n)
视野中铺满细胞数目 b b×(1/n2)
3.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以及使用方法
如图Ⅰ~Ⅳ分别是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和物镜,Ⅴ~Ⅵ分别是在高倍镜和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项目 目镜长度 物镜长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细胞数目 细胞大小 视野范围 视野亮度
放大倍数低 长 ____ ____ ____ ____ 大 亮
放大倍数高 短 ____ ____ ____ ____ 小 暗
短
远
多
小
长
近
少
大
高倍镜下,为使物像清晰,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而不是粗准焦螺旋,为什么?
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 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若图④是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检测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个
D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 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只需向右移动装片即可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3、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却依赖活的的宿主细胞 。
1、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四、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