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5课《滕王阁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5课《滕王阁序》(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3 09:1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五课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帝阍(hūn)
翼轸(chěn)
台隍(huánɡ)
瓯越(ōu)
B.睢园(suī)
棨戟(qǐ)
龙舳(yōu)
簪笏(zān)
C.涸辙(hé)
捧袂(mèi)
凫渚(zhǔ)
多舛(chuǎn)
D.睇眄(miǎn)
孤鹜(wù)
遄飞(chuán)
叨陪(dāo)
【答案】 C(A.轸:zhěn;B.舳:zhú;D.叨:tāo)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都当“命运”讲。A.极:①极远,②竭尽;B.临:①到,②面对;C.引:①连接,②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雄州雾列
B.宾主尽东南之美
C.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D.俊采星驰
【答案】 B(形容词用作名词,其余为名词作状语)
4.典故中与诗文所涉及的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气凌彭泽之樽——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
B.奉宣室以何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C.光照临川之笔——此一生得意,唯在临川四梦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答案】 C(临川之笔:指谢灵运。临川四梦:是明代汤显祖的作品,涉及的人物是汤显祖)
5.对下列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写自己闯入聚会,委婉含蓄、谦逊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两句是虚写,表面上是“看”“望”,实际上是在想,此处用的是双关手法,十分巧妙。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两句含蓄地写出了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情意绵绵。
D.“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微讥孟尝,非议阮籍,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典故随手拈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答案】 C(这两句是直抒胸臆,坦言心怀,不是“含蓄地”写出。)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才华横溢,能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B.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修建的一所楼阁,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畔。李元婴后封为滕王,所以此楼命名“滕王阁”。唐高宗时阎某任洪州都督又重新修缮,王勃在赴交趾探父途中,正遇当地在此大宴宾客,于是被邀参加宴会,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序文。
C.这篇序文,实际是一篇每句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D.文中用典贴切,声色并陈,许多佳句都成了千百年来流传的成语。
【答案】 C(抒发了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感和不甘于现状的奋发心理。)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7.本段中用典较多,且多为暗用,请说明所用典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了终军请缨,班超投笔从戎,
( http: / / www.21cnjy.com )宗悫长风破浪,谢安称赞谢玄,孟母三迁,孔鲤学诗礼,杨意荐司马相如,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曲折含蓄地表达了欲建功立业而无人引荐的苦衷。
8.解释下列词语。
(1)请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弱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簪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晨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捧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指投军报国 (2)指二十岁 (3)指投笔从军 (4)代指官职 (5)早晨和黄昏,代一天 (6)举起双袖作揖
9.下面各句中的“介”与“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中的“介”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B.(看介)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却也娇养的紧。
C.介居二大国之间。
D.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上。
【答案】 A(例句与A.“介”都为“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思。B.“介”是元杂剧术语,指“做一动作”;C.“介”为“居中,在中间”;D.“介”为“铠甲”。)
10.下列对语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路请缨”与“有怀投笔”句,表达了只能羡慕他人的遗憾和空有报国之志的感慨。
B.“他日趋庭”与“今兹捧袂”句,写省父和拜见阎公都是值得高兴的事。
C.“杨意不逢”句,借司马相如的典故感叹自己怀才不遇;“钟期既遇”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说明自己今日得遇知音,今后得志有望。
D.本段述说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和期望得遇知音的心情。
【答案】 C(对“钟期既遇”的理解不对。)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平原乔生有女黑丑,壑一鼻,跛一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二十五六,无问名者。邑有穆生四十余,妻死,贫不能续,因聘焉。三年生一子。未几穆生卒,家益索,大困,则乞怜其母。母颇不耐之。女亦愤不复返,惟以纺织自给。
有孟生丧偶,遗一子乌头,裁周岁,以乳哺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急于求配;然媒数言,辄不当意。忽见女,大悦之,阴使人风示女。女辞焉,曰:“饥冻若此,从官人得温饱,夫宁不愿?然残丑不如人,所可自信者,德耳。又事二夫,官人何取焉!”孟益贤之,使媒者函金加币而悦其母。母悦,自诣女所固要之,女志终不夺。母惭,愿以少女字孟,家人皆喜,而孟殊不愿。
居无何,孟暴疾卒,女往临哭尽哀。孟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戚党,死后,村中无赖悉凭陵之,家具携取一空。方谋瓜分其田产,家人又各草窃以去,惟一妪抱儿哭帷中。女问得故,大不平。闻林生与孟善,乃踵门而告曰:“夫妇、朋友,人之大伦也。妾以奇丑为世不齿,独孟生能知我。前虽固拒之,然固已心许之矣;今身死子幼,自当有以报知己。然存孤易,御侮难,若无兄弟父母,遂坐视其子死家灭,而不一救,则五伦可以无朋友矣。妾无所多须于君,但以片纸告邑宰;抚孤,则妾不敢辞。”林曰:“诺。”女别而归。林将如其所教;无赖辈怒,咸欲以白刃相仇。林大惧,闭户不敢复行。女见数日寂无音,问之,则孟氏田产已尽矣。
女忿甚,挺身自诣官。官诘女属孟何人,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公宰一邑,所凭者理耳。如其言妄,即至戚无所逃罪;如非妄,则道路之人可听也。”官怒其言戆,呵逐而出。女冤愤无伸,哭诉于搢绅之门。某先生闻而义之,代剖于宰。宰按之果真,穷治诸无赖,尽返所取。
或议留女居孟第,抚其孤;女不肯
( http: / / www.21cnjy.com )。扃其户,使媪抱乌头从与俱归,另舍之。凡乌头日用所需,辄同妪启户出粟,为之营辨;己锱铢无所沾染,抱子食贫,一如曩昔。
积数年乌头渐长,为延师教读;己子则使学操作。妪劝使并读,女曰:“乌头之费,其所自有;我耗人之财以教己子,此心何以自明?”
又数年,为乌头积粟数百石,乃聘于名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其第宅,析令归。乌头泣要同居,女从之;然纺绩如故。乌头夫妇夺其具,女曰:“我母子坐食,心甚不安。”遂早暮为之纪理,使其子巡行阡陌,若为佣然。乌头夫妻有小过,辄斥谴不少贷;稍不悛,则怫然欲去。夫妻跪道悔词始止。未几乌头入泮,又辞欲归。乌头不可,捐聘币,为穆子完婚。女乃析子令归。乌头留之不得,阴使人于近村为市恒产百亩而后遗之。后女疾求归。乌头不听。病益笃,嘱曰:“必以我归葬!”乌头诺。
既卒,阴以金啖穆子,俾合葬于孟。及期,棺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十人不能举。穆子忽仆,七孔血出,自言曰:“不肖儿,何得遂卖汝母!”乌头惧,拜祝之,始愈。乃复停数日,修治穆墓已,始合厝之。
异史氏曰:“知己之感,许之以身,此烈男子之所为也。彼女子何知,而奇伟如是?若遇九方皋,直牡视之矣。”
《聊斋志异卷九》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志终不夺
夺:改变
B.
村中无赖悉凭陵之
陵:欺凌
C.
公宰一邑
宰:宰相
D.
辄斥谴不少贷
贷:宽恕
【答案】 C(宰:动词,主宰,管理。)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孟益贤之      何厌之有
B.
官怒其言戆   
失其所与,不知
C.
我耗人之财以教己子
阙秦以利晋
D.
彼女子何知   
开国何茫然
【答案】 C(A.代词,代女主;提宾的标志;B.代词,代女主;代词,代自己的;C.连词,来;D.代词,什么;副词,多么。)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女主长相丑陋,嫁人后丈夫死了,生活贫困,带着儿子求靠母家,母亲拒绝对她帮助,她愤愤回家,自力更生。
B.
孟生死了妻子,对女主一见钟情,想要娶她为妻,但女主因为自卑而不愿意再嫁。
C.孟生死后,他的家产被村中无赖瓜分,女主为其据理力争,不惜得罪县宰,最后得回田产。
D.
女主死后,乌头和穆子想把她和孟生合葬,她显灵而使穆子瞬间死亡,最终乌头把她单独下葬。
【答案】 C(A.母亲不耐烦,而非拒绝帮助她;B.是怕损害道德,而不是自卑;D.乌头最终将她与穆子合葬。)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妾以奇丑为世不齿,独孟生能知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乌头留之不得,阴使人于近村为市恒产百亩而后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因为长相奇丑,被世人看不起,唯独孟生能了解我。(得分点:被动句,“以”,知。)
(2)乌头挽留穆子,留不住,私下派人在临近村子为他买下一百亩固定产业,然后送给他。(得分点:“阴”“市”“遗”。)
【参考译文】 
平原乔生有个女儿生得又黑又丑,还豁了一边鼻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瘸了一条腿,二十五六岁了,还没人来说亲。县里有个穆生四十多岁,妻子死了,穷得无力再娶,便娶了乔女。乔女过门三年,生了一个儿子,不久穆生便过世了。穆家家境更加萧索,非常困难,只得乞求母亲同情帮忙,母亲却很不耐烦。乔女也发愤,不再回娘家,靠纺纱织布维持生活。
有个孟生,死了妻子,留下一个周岁的孩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叫乌头。因没人带小孩,急于要续弦,但是媒人向他介绍了几个,他都不中意。忽见乔女,非常满意。他暗地里透了口风给乔女,乔女却拒绝了。她说:“我现在穷困到这地步,跟着官人能吃得饱,穿得暖,哪有不愿意的呢?只是我身有残疾,相貌丑陋,这些我比不上别人,可以自信的只有品德。如果又嫁了两个男人,官人还能看得上我哪一点?”孟生听后更加敬佩她了,派媒人用木匣装着金子另外加上礼品去取悦她的母亲。乔母很高兴,亲自到女儿那里,坚持要她答应这门婚事,但乔女始终没有改变守节的意志。乔母很不好意思,表示愿意把小女儿嫁过来,孟家的人很乐意,但孟生不愿意。
过了不久,孟生得了急病死了,乔女前往孟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很伤心地给孟生吊丧。孟生没有亲族,死后,村里的无赖都来欺负他家,把他家的用具掠取一空。他们正打算瓜分孟家田产呢,孟家仆人又偷了东西逃了。只剩下一个老太婆抱着孩子,躲在帷幕里面啼哭。乔女问明原委后,感到十分不平。她听说林生和孟生交好,就登门对林生说:“夫妇、朋友,是人伦中很重要的部分。我因为长得非常丑陋,而为世人所瞧不起,只有孟生能理解我。在他生前,虽然我坚决拒绝了他,但我心底早已把他视为知己。现在他身死子幼,我理当用行动报答知己。然而,保住孤儿容易,抵御外侮却很难。如果因为孟生没有父母兄弟,就坐看他家破子亡而不伸手去救,那么五伦之中就可以不要朋友了。我没有太多的事麻烦您,只是想请你写一张状纸告到县令那里。抚养孤儿的事,我是不会推卸责任的。”林生说:“好!”乔女告别林生回到家里。林生正打算按照乔女的主意去做,无赖们得知暴怒,都说要用刀子来对付他。林生害怕得很,关起门来不敢露面。乔女见数日没有音讯,再一打听,孟家的田产已经被瓜分光了。
乔女十分气愤,挺身而出主动去找县太爷。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爷问乔女是孟家的什么人,乔女说:“大老爷主管一县,所依据的应该是公理。如果说的话不合事理,即使是至亲也逃不了罪责;如果并非无理,哪怕是过路人说的话也是可以听信的。”县太爷认为乔女的话顶撞了他,就把她呵斥了出去。乔女怨愤满怀无处申辩,就到官绅家去哭诉。有个乡绅听了她的哭诉,为她的义气所感动,代她到县令那里说明原委。县令经过审查,果然真是这样,就把那些无赖整治得走投无路,追回了被他们侵占的所有田产。
有人主张留下乔女住在孟家,由她来抚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孟家遗孤。乔女没有答应,把孟家的门锁上,叫老太婆抱着乌头跟着她回家,另外安排他们住下。凡是乌头日用所需物品,都和老太婆一道开门去取。孟家的东西都由乔女管理,自己一丝一毫都不沾,还像往日一样和自己的儿子过着贫困生活。
过了几年,乌头渐渐长大了,乔女给他聘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老师教他读书,却教穆子学农耕。老太婆劝她,让她儿子一起去读书,她说:“乌头的花费,都是他自己的。如果我耗费别人的钱来教自己的儿子,我的心怎么能表白清楚呢?”
又过了几年,她为乌头储存了几百石粮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帮他取了名门望族的女儿。她收拾了孟家的宅子,让乌头回自己家去。乌头哭着要乔女和他们住在一起,乔女答应了,但还是像以前一样整天纺纱绩麻。乌头夫妇夺了她的纺织工具,她说:“我母子坐享其成,我心里很不安。”乔女便早晚为他们管家,叫他儿子在田间巡回查看,就好像雇工似的。乌头夫妇如有小小的过失,她便毫不通融地加以责骂,如不悔改,就会不高兴要离开,直到乌头夫妇跪着说不重犯为止。不久乌头考入县学,她又想告辞回家,乌头不肯,拿出礼金给穆生的儿子娶亲。乔女让儿子回家去住,乌头想留也留不住,暗中派人在附近买了百亩土地,送给他们。后来乔女病了,要求回家,乌头不听。病得很重了,乔女嘱咐乌头:“一定把我葬回穆家。”乌头答应了。
乔女死后,乌头暗中送些钱给乔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的儿子,要将乔女与孟生合葬。出殡那天,乔女的棺材重得连三十多个人都抬不起来。穆生的儿子突然倒在地上,七孔流血,自己骂自己道:“不肖的儿子,怎么能出卖自己的母亲!”乌头很害怕,连忙拜倒在地,并进行祷告,穆生的儿子才恢复正常。于是又推迟了几天出殡,直到把穆生的墓修好,才将乔女和穆生合葬。
异史氏说:为了报答知己而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恩,答应付出毕生的精力,这是刚烈男子汉所应该做的。她一个弱小女子怎么明白这些道理,为什么她的行为会如此雄奇伟大?如果她遇到九方皋,一定会被看做男子汉喽!
四、高考热点
15.请根据下面语段的内容,在结尾处的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文字,使句意完整。不超过40个字。
吐槽相当于“抬杠”“揭老底”“拆台”等,现在社会上对吐槽一词的理解不尽一致,还存在着滥用误用的情况。下面是“吐槽”的一些特点:
(1)绝大部分吐槽都是针对被吐槽者离谱的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而产生的,没有离谱就没有槽点,而吐槽的内容也必须公正客观。比如有人说:“果然还是宅在家里一辈子舒服啊”,某网友就会吐槽,“会那样想的只有你吧”。这类吐槽体现了普遍的价值观。
(2)吐槽是对他人的言论或行为的回应,对话中第一个发言的不叫吐槽,称不上对话的更不是。
(3)吐槽的语言不能艰深晦涩,应该浅显易懂,否则别人就会接着吐槽,“你这谁能听得懂啊?”吐槽一般也就一句话,不会太长。
(4)吐槽的目的,是指出对方话语或行为的离谱之处加以揶揄或发表感慨,任何包含指责与愤怒的攻击性言论都不算是吐槽,吐槽不存在恶意。
总之,真正意义上的吐槽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客观公正地回应被吐槽人离谱的言行,以达到揶揄或感慨的目的的言论
16.临近高考,有人冒用教育考试中心的名义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织所谓“高考报告会”,推销高考辅导资料,并称报告者为“高考命题组专家”。下面是教育考试中心所作的声明,略去标题和落款,请你补写空缺部分,要求恰当、得体。(不超过100字)
近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此声明。
【答案】 教育考试中心发现有人冒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本单位名义进行虚假宣传。本单位禁止高考相关命题人员或专家参加任何形式的高考报告会,也未出版或发行过任何高考辅导材料。请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此类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17.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扫帚破损了自己,却除去了垃圾灰尘,你是渐渐流走的日子里不可或缺的警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鞋子磨损了自己,却远行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里万里,你是漂泊的岁月里始终紧紧相随的忠诚。铁锁束缚了自己,却守住了所有的秘密,你是动荡不安的流年里刻骨铭心的牵绊。
五、读写创新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天气炎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请以“我心有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指向】
“我心有主”话题宽泛,但要从材料中提炼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其蕴藏的寓意——要让心来做主,听从心的安排。“心”可以是思想,可以是原则,可以是高尚的品德,也可以是持之以恒的行动……“我心有主”,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我心有主”,也表现着人生境遇中不随波逐流、坚守原则的修养和境界。考生可以写自己或别人的体现“我心有主”的事例,也可以对此话题发表评论,只要不超出话题,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都可以写。
【佳作赏读】
何处来,何处去
为生活而忙碌,为梦想而找路;为真情而付出,为挫折而恍惚。
我们的生命就如同一段需要被不停地证明的旅途,为了得到更多,实现更多,一路上不断地改变着,有人说这是一种成长,也有人说这是一种背叛。
这是一个充满美好的世界。然而更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候,我们不得不改变自己原来的轨迹。因为忙着改变,火车提速了还要提速;因为忙着改变,多少家庭灯黑灶冷;因为忙着改变,人们来不及看完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便匆匆离场;因为忙着改变,不少人没有时间来自我省视、自我梳理……脚步越走越急,路越走越远,却忘了欲速则不达,忘了自己要去哪里,于是像一只失去了目标的小船,独自飘荡在茫茫大海之中,随时会被不远处的一个浪花击倒,被旋涡吞没……
滚滚红尘,汩汩物欲,为改变而身心疲惫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后,人们终于懂得原来有比左右逢源、察言观色以求前进更好的选择,“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听听自己的心声,试着重新找出曾经的理想与自我,走出去,会有另一片从容而广阔的天空。
传奇女画家潘玉良在法国的各大宫殿、各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园写生作画,但她从不为金钱而出售自己的作品,这是她始终坚持的原则。无论别人出多高的价钱,她从来不动心,因为她一直记得守候自己心中的那份真实。有人问她:那你究竟收获了什么?她指着墙角的那幅自画像笑而不语。从草色无涯的江南水乡到艺术之都巴黎,一路上弥漫着她画笔的味道,又有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收获,自我内心最至上的收获?
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个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改变,谁都不是昨天的自己,在找寻梦想、成功的路上,只要坚持自我本性的纯真,坚守自己内心的尺度,那么在通往梦想的路上,我们必定是快乐的。若你是个孩子,就请尽情地享受童年的乐趣,在成长中认识自己、把握自己;若你是个平凡的男子,不必为自己不是富豪而苦恼,请珍惜自己的天伦之乐和平常生活;若你是个清贫的女子,不必羡慕女强人的风度与气势,请坚守自己的那份清静与安宁……天地之间,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何必为改变而迷失自我呢?
何处来,何处去,请用心聆听自己的心声!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流畅的文字中充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哲理,在对生活的梳理、反思中引出“我心有主”的主旨。我们可以从文章中听到作者的心声:听从自己的心,坚持自我的纯真,把握内心的尺度,不为物欲以及外界环境的改变而迷失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