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价值的判断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熟悉到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会并把握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的基本方法;
加强对生活的感知和参与意识;
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学情分析
“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却面临着信息饥渴的问题。”“有用的信息找不到,没用的信息一大堆”在信息时代,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只有会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才能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好,才能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因此,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不仅对学生,对于信息社会的每个成员来讲都是必须把握的一项必要技能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情境引入: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消费者也应自我反思
文字内容:
在信息时代,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特殊是信息产业、电子产业的迅速崛起,它使信息传播途径、速度、范围、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信息目不暇接,朴素迷离。
图片展示:“郭德纲代言的‘藏秘排油’,广告内容失真”“徐帆代言的天使丽人美容胶囊,在四川遭到有关部门的查处”“刘嘉玲代言的‘SK-Ⅱ’,被国家质检总局查出含有违禁物质”
解说:这个人大家都熟悉吧,对,他就是相声演员郭德纲。近日来,电视里有关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报道是此起彼伏。我想说的是,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在声讨明星或媒体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对待广告的态度呢?
图片展示:电视机、手机、计算机网络
解说:不止是电视,还有手机、计算机网络等等各种媒体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向我们提供着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么,面对无所不在的信息诱惑,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
活动2【讲授】案例分析与问题探讨
案例分析与问题探讨
文字内容: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对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呢?
1.“这条信息是真实的吗?”
案例一:天上会掉馅饼吗
思考:收到此信息后你会按提示去做吗?为什么?
案例二:假大学通知书屡屡得逞
图片:假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文字:(相关记者和部分受骗家长的对话)
思考:5名大学生打着江西财大工商治理学院的招牌行骗为什么能够屡屡得逞?
案例分析结论:
对信息进行鉴别和分析可以从对信息的来源进行判定:
信息的来源是否权威
信息要素是否齐全,是否真实
运用逻辑推理和查阅等方法调查取证
和同类信息做相互比较
实践演练:你能帮老师判定这条信息的真伪吗?试一试,并说明理由。
文字展示:
新《教师法》出台,信息技术教师权益得到空前加强!!
真实的信息对我们来说都是有用的吗?什么样的信息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呢?下面我们来探讨第二个问题。
2.“这条信息对我有用吗”
案例三:
问题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不同的反应?
结论:信息对于每个人的价值是各有不同的。
一个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它只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对于他来说才是有价值的。
同时,人们为判别信息是否真实可用,还可通过参考他人观点,结合观察的事实和推理过程,归纳结果,做出判定。
知道了一条信息是真实的,而且是有用的,那么你是否及时的捕捉到了呢?下面我们探讨第三个问题。
3.“我及时地捕捉到需要的真实信息了吗?”
案例分析:天气预告
结论:某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天气预告、活动通知等,我们在获取这类信息时,通过判定其时效来确定信息的价值。
判定信息的时效性的方法可以归结为:
对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实,在第一时间里做的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比如天气预告、活动通知等;
渐进式的事实,应在事实变动中找到一个最新、最近的时间点来判定时效性,比如足球联赛等;
过去发生的事实,新近才发现或披露出来的,它可以通过说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时间和来源的办法加以补救。
小结:
信息网络既是信息的万花筒,也是信息的垃圾场。假如人们不具备相应的审阅和判定能力,就会被一大堆信息垃圾所湮没。因此对获取的信息需要进行辨证分析,通过价值判定,剔除糟粕,然后对有用信息进行深层挖掘,寻找其中隐含的价值和意义来满足需求。
分析和判定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参照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2)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
(3)信息是否可用。
(4)信息是否具有时效性。
(5)信息包涵哪种情感成分。
(6)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
综合分析
现在很多企业、商家、个人通过群发电子邮件来达到宣传的目的,这给网民带来了很多垃圾邮件。
结合你自己接收、发送电子邮件的真实情况,同学间交流分析对所接收到的垃圾邮件的处理方式及其危害性的熟悉。
活动3【练习】拓展练习
练习一:
文字内容:干细胞研究论文数据造假,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再次向韩国国民道歉
图片:黄禹锡向韩国国民道歉
解说:这个人大家可能不熟悉,我先介绍一下:他就是被成为韩国当代克隆之父的科学家黄禹锡。他是世界上首例克隆羊出现后,成功研制出克隆牛和克隆狗的第一位科学家。韩国人民对他寄予了厚望。他也很有可能凭借此项成果为韩国人民赢得诺贝尔奖。然而,却有消息报道了他就干细胞研究论文数据造假的事情向韩国国民道歉的消息。
问题:
1.为什么韩国在科学届上会出现黄禹锡事件呢?
2.为什么连《自然》这一国际学术专刊都被骗呢?
3.原因是对信息有鉴别吗?
练习二:张衡地动仪被疑真实性
专家复原神器揭秘
你知道张衡的混天地动仪的外观是怎样的吗?
已经有中科院的专家开始着手研究此事。我们经常在报纸刊物上看到的那个物体外形不一定就是地动仪的样子。
解说:到底张衡有没有制作出地动仪呢?地动仪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张衡的科学贡献有多大?
希望同学们就以上两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形成小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4【活动】回顾总结
面对无所不在的信息诱惑,我们应该这样做
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要学会甄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在信息的海洋中及时地捕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时提高对负面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
作为信息社会的公民,我们应该努力培养高尚的信息道德,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制造、不散布无用、有害、虚假的信息,不剽窃他人作品,不使用盗版软件,自觉抵制损害信息安全的行为,为实现一个安全的信息社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