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信息的加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表格中的基本概念及生活中表格的应用;
(2)掌握在Word文档中创建表格、编辑表格、美化表格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自我探索,培养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2)使学生具备设计表格的能力,感知生活中运用表格的知识。
3、情感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在不断摸索中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充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学情分析
WORD表格的使用学生以前在初中已经学过,所以本节课注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完成一个个小任务,学生演示和讲解操作过程,老师对个别点进行强调、讲解,活动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3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表格创建的方法,能根据制作表格的要求灵活编辑表格,会美化表格。
难点:表格编辑中的相关操作。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为学生展示两份列车时刻表,一份用的是文字描述,一份使用了表格,哪种表达方式好,为什么呢
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回答:表格更加清晰明了。
老师:表格是表达数据、事物类别的一种有效表达方式,具有清晰、准确的特点。正因为表格的这些优点,它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大家说说你们平时见到的表格都有哪些
学生思考:成绩表、课程表、值日生表、通讯录、座次表……
活动2【讲授】师生互动,获取新知
(1)、认识表格
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列出的表格,说说表格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同学们看书,思考。
老师找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并补充完整。表格的组成:标题、行、列、单元格、边框。
(2)、确定任务,进行分析
我校第15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即将开始报名,好多同学都跃跃欲试,想在全校师生面前一展自己的别样风采。下面是设计的宣传海报,但还少一张报名表。
总任务:请同学们试着运用word软件制作一张“校园文化艺术节”报名表。制作前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报名表里要包含哪些项目 (四人一组讨论)
找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项目:班级、姓名、性别、节目名称、联系方式、参赛要求等
②、接下来大家需要根据内容制作报名表,但是制作表格的第一步是确定行列数。大家考虑你的表格需要几行几列呢
老师出示自己做的报名表,让学生分析行列数。
学生看到这是个不规则表格,无法确定准确的行列数,老师接着去除内容,变成规则的表格,学生能够迅速的说出行列数。
任务1:同学们确定你的表格行列数,参照书本或导学案,试着创建一个表格。
学生实践完成,老师找同学上讲台演示他的操作过程。同时询问有无使用其他方法来做的 同样上讲台操作。
老师总结创建表格的三种方法。
①
“表格”—“插入表格”,输入行列数;
特点:快捷、准确的创建所需的表格
②
“表格”—“绘制表格”,鼠标变铅笔状进行绘制;
特点:创建不规则表格用的比较多
③
常用工具栏的“插入表格”图标,鼠标拖动所需的行列数。
任务2:输入文字,在输入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发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1:当初创建的表格少了一行,或多了一行,该怎么做呢
例如老师制作的这个表格,考虑有团体参加的,我想加入一行“组成员”,该怎么做
同学们试着在你的表格中操作一下,找个同学上讲台给大家演示。
教师补充,总结。强调先选中后操作。
插入行:菜单栏“表格”—“插入”—“行(在下方)”
删除行:“表格”—“删除”—“行”
问题2:“参赛项目”,“参赛须知”要输入的文字很多,小单元格不够用,如何把这些小单元格变成一个大的单元格
任务3:同学们试着合并单元格,同时调整行高和列宽。
学生操作,找完成的上讲台给大家演示。
教师总结:先选中后操作。
合并单元格:“表格”—“合并单元格”,或右键“合并单元格”
行高和列宽调整:可用鼠标拖动边缘,或“表格”—“表格属性”,调节准确数值。
拆分单元格:“表格”—“拆分单元格”,输入要拆成的行列数。
任务4:同学们的表格做好了,接下来欣赏下面的表格,思考和你们做的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下面的表格进行了装饰和美化。
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左侧的表格,发现单元格填充了颜色,边框颜色也有变化,那怎么做的呢
先一起回忆一下上节课讲的word电子板报的制作,对整段文字添加背景颜色是怎么做的 边框和底纹
对表格的装饰我们也需要用到边框和底纹,同学们可以参照书本和导学案进行操作。
右侧的表格我们看到加入了图片。
活动3【练习】美丽大比拼
我们来个美丽表格大比拼,试着给自己的表格设置边框、底纹,或加上图片,比一比谁的报名表最漂亮
活动4【作业】通讯录的制作
利用Word的表格功能,创建自己的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