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声音信息的加工 教学设计 (6)

文档属性

名称 3.1.5声音信息的加工 教学设计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07-12 22:2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5声音信息的加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Cool
Edit
Pro音频软件进行声音信息的加工。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及自主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组和其他组作品的评价,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培养积极、合作、进取的品质;
通过内容的设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多媒体制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设计和规划任务的能力。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录音机的基本操作,并学习了用Cool
Edit
Pro音频软件录制声音,学生对数字音频作品的创作展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
3重点难点
重点:插入声音和多轨合成声音
难点:降噪和美化声音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师:首先播放一个学习小组上节课的作品。
生:
学生欣赏作品,由于是同学们自己的作品,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
设计意图:由于上节课学习了录音机的操作,简单介绍了Cool
Edit
Pro这款音频处理软件,并会用其录制声音,教师已经布置了任务让每个小组录制一段朗诵作为送给雅安地震灾区或母亲节的礼物。
师:接着播放两个经过教师加工(加上背景音乐、进行声音美化)的学生作品。
生: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加上背景音乐和进行声音美化的作品效果更好。
设计意图:此时同学们也想要完善自己的声音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出这节课要学的内容,用Cool
Edit
Pro音频软件进行声音信息的加工。
活动2【讲授】布置任务
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对声音进行加工,制作成手机铃声或声音贺卡等作品。从学生生活中熟悉和感兴趣的形式入手,便于学生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整个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逐层递进的通过三个阶段来完成。
活动3【活动】制作作品、任务拓展
第一阶段:通过完成任务,从技术层面进行声音信息的加工。
(一)声音的插入和保存
师:首先布置任务:每个小组将上节课录制好的朗诵配上背景音乐,或插入伴奏、演唱歌曲现场录制。
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完成声音的插入和保存。操作中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操作步骤,选取背景音乐,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设计意图:
由于操作较为简单,学生根据我提供的操作流程完成。
根据学生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进行分层次教学。
师:教师引导完成快的小组进行探究学习。
当大部分小组都完成了上面的任务,教师进修任务拓展。
在操作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给予技术和方法的支持,帮助学生扫除障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还要收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生:有的小组很快就完成了操作。
任务拓展:学生对声音作品进行加工。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拓展,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为后续解决问题做铺垫。
师:教师巡视指导,选三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
生:学生评价三个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发现第一组声音噪音较大,第二组声音干巴巴,第三组声音很立体。
(二)声音降噪
师:降噪操作较复杂,用教师集中讲解的方法来突破难点。
让有疑问的学生演示他的降噪操作,掌握好的同学会发现是因为他没有进行“噪音采样”这个步骤。对于学生易忽视的地方,教师需重点强调,并提示学生操作时可参考共享资源中老师提供的降噪操作流程。
生:学生上机操作,进行声音降噪。
操作中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降噪后的声音没有任何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组展示发现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如何降噪”。
(三)声音的美化
师:教师课前了解,选择第三组一名同学演示并讲解。
生:第三组的一名同学演示并讲解是如何对声音进行美化的,由学生引出“常用效果器”的使用。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课前的了解,知道个别学生使用过这款软件,所以这个知识点可以由学生讲解,让学生成为一个小老师,既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又调动了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教师补充说明,它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声音效果。
生:有的学生会提出疑问:还可以设置其他声音效果吗?
之后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
第一阶段教学策略总结:
在第一阶段我没有进行知识点的集中讲解,其中知识点声音插入和保存由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自主学习完成;降噪由教师演示讲解完成;美化声音由学生演示讲解,教师补充说明完成。我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我还为学生提供了各知识点的操作流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阶段:从艺术层面对作品进行修改。
师:这个阶段教师再选择两个小组的作品让学生评价。
生:通过学生评价,发现声音的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可是一个作品的背景音乐与表达的内容不相符,另一个声音的效果设置过多。
设计意图:此处由学生感受并评价,从艺术层面对作品进行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三阶段:图片与声音相结合,完成作品。
师: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图片素材,指导学生可以将动态图片与声音相结合,制作成声音贺卡,手机铃声等。提示学生保存作品,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习惯。
生:学生合成声音,完成作品制作。
活动4【活动】作品展示与评价
师:教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
生:各小组将制作好的音频作品上传,展示作品时,首先由本小组的同学介绍作品的设计意图、创作方法等,并评价自己的作品,然后由其他小组评价该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自评和互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了多元的评价模式。
活动5【作业】学习总结
师:教师拓展,如果要制作出更优秀的作品,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并把它应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生:学生总结,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和作品的制作,学生都学到了哪些声音信息加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