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视频信息的加工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3.1.6视频信息的加工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07-12 22:2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视频信息的加工
教学设计
1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这个学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求知欲旺盛,他们已经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日趋严密。随着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具有强烈的自主性。我校的高一学生之前有过文本编辑制作、图片作品制作、动画作品制作的经历,所以对视听作品的制作学生有很高的热情和兴趣,都希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制作出优秀的视听作品。由于是新授课,他们对今天课堂用到的软件编辑功能还不大熟悉操作,估计在讲课时会花一定的时间来熟悉软件的使用。
2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课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中的第三单元第六节《视频信息的加工》的第二课时(共四课时)。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尝试利用简单的视频编辑系统对视频信息进行获取与加工。
学习《视频信息的加工》这一节的重点是如何把采集来的视频信息送到计算机里面,变成数字视频信息,又怎样根据需求去编辑、加工处理已有的视频信息。而本节课的内容则是后者。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视频、音乐的导入,标题文字字幕的加工方法。
难点:视频、音乐、标题文字的合成技术。
3、课时安排:1课时。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声音和视频素材的导入与加工方法,学会音视频的合成技术。
(2)视听作品的格式及其存储,呈现和传递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表达、交流或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体和工具完成视听作品,用以呈现信息、发表观点和交流思想。
(2)能对采集、加工的素材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
(3)能对视听作品及及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
(4)能制定视听作品创作的基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创作视听作品的全过程,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利用多媒体技术参与多媒体作品创作的态度。
(2)能理解并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认真负责地利用视听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树立健康的信息表达和交流意识。
4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讲解与演示,任务驱动法
5媒体运用
本节课我运用到的媒体有: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硬件与软件,学生制作视频用到的素材、学习资源包等。
6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把上课所需的音视频素材准备好,并下发到每一台学生机上,每台学生机要装好所需的软件。
接收文件
本节课能否上好,教师素材的准备是否充分是关键。
创设情境课程导入
让学生欣赏《羊城古韵》、《书香北京盛典》这两个影片,并提问:你们可以自己制作这样的作品吗?
欣赏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性,培养视听作品的审美情趣
讲授新课
布置今天的任务:《九寨沟风光》短片的制作,这两个视频影片应该有的媒体素材是什么?视频作品创作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学生根据前面欣赏的两部短片回答:背景音乐、电影视频、字幕(文字);片头、字幕标题文字、视频主体、背景音乐、旁白等。
确定本节课的任务,并要学生明白要完成任务先需要导入相关素材
教师讲述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视频、背景音乐、标题文字等的导入,视频、标题、音乐的时间调整方法,合成技术。教师巡堂辅导
学生边听边实操,逐步完成作品
影视的编辑和合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视听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教师进行演示讲解的时候要耐心,所讲事例要精炼,并及时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教师强调作品输出的格式
注意作品的保存格式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视频格式
指导学生提交作品
提交作品
提交作品
课堂小结
知识点梳理,小结点评今天的课堂作业
听教师点评,思考
发现学生作品的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对不足给予指出
拓展学习(选做内容)
学有余力和时间的同学可以把片尾的字幕也做出来。(此部分为选做内容)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行后期制作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绘声绘影制作软件功能的强大。
活动2【练习】教学评价---视频短片作业评价表
评价参考
评分(1-10)
素材导入
视频、音乐导入,文字字幕合理置放(7-10)
视频、音乐导入,文字字幕的位置不大合理(4-6)
视频、音乐导入没有文字字幕(1-3)视频、音乐、文字字幕的合成
各个素材的编辑剪辑合理(7-10)
各个素材的编辑剪辑合理一般(4-6)
各个素材的编辑剪辑合理不大和谐(1-3)整体效果
效果较好(7-10)
效果一般(4-6)
效果不大好(1-3)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合计
满分30分活动3【活动】教学反思
学生对这节课兴趣较大,学习态度普遍积极认真。上课基本上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的,一步一个脚印地模仿在做,但创作性不强,当然这跟新学课、对操作还没有熟悉有关。但是经过其他班的授课,感觉到这个内容用一堂课来讲述,时间有点紧,大部分班没有点评作品的时间。还有个别基础差的学生做得慢,导致不能及时完成作品的制作与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