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1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07-12 22:4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对个人、社会的影响,掌握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技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前沿信息技术及未来的新科技,了解信息技术给我们及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和问卷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矛盾与问题,并掌握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息社会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2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理论课,知识点多、范围大,内容较为枯燥,一味照本宣科必将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了积极的效果。立足教材中几个重要知识点的基础上,注入新鲜的教学素材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渴望,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3重点难点
(1)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2)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3)信息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1、温故知新。回顾第一章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1、温故知新。回顾第一章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师:在第一章中,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能力发展的实际需求而产生并发展的,它的功能自始至终都是辅助人类扩展自身的能力。如下:
(1)感测技术。它是对人类感觉器官功能的延伸,包括传感技术、测量技术及遥感遥测技术等。日常生活中:饭卡、公交卡、电子温度计、电子称、数码照相机、自动门、超市防盗系统EAS
、楼道感应灯、VCD遥控器等。(大屏幕展示案例1)
(2)通信技术。它是对人类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伸。其作用是传递、交换和分配信息,消除或克服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例如:电话、网络、卫星等。(大屏幕展示案例2)
(3)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它是对人类思维器官功能的延伸,使人们更好地加工、存储和再生信息。例如:计算机、机器人等。(大屏幕展示案例3)
(4)控制技术。它是对人类效应器官功能的延伸。其作用是根据输入的指令(决策信息)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实施干预,即信息施效。例如:自动洗衣机、电脑洗车、自动控制车床等。(大屏幕展示案例4)
教师总结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①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和实惠;②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③对个人就业产生影响;④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①促进科技进步;②加速产业的变革;③创造新的人类文明。
2、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师:假如有一天你的QQ密码被黑客盗取了从此无法登录使用,你有什么感受?
生:气愤!……
师:假如你的电脑每隔一分钟莫名奇妙地自动重启一次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生:中电脑病毒了。
教师通过极域电子教室给每个学生下发常见病毒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身边发生过的因计算机病毒引发故障的例子,并由组长汇集总结填表提交。
常见病毒表
病毒名称
造成危害
所用杀毒工具
如何预防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病毒的危害,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处理办法和防范策略。
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灰鸽子”?大家对“灰鸽子”了解多少?
师:有同学说那是一种很厉害的病毒。还有同学说那是木马。那么“灰鸽子”到底是不是病毒,是不是木马呢?请同学们借助互联网了解相关知识,通过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给出结论。
学生到网上查找资料,小组讨论,而后发言。
师(总结):“灰鸽子”是国内一款著名的后门程序。它丰富而强大的功能、灵活多变的操作、良好的隐藏性使其他后门程序都相形见绌。客户端简易便捷的操作使刚入门的初学者都能充当黑客。当我们在合法情况下使用时,“灰鸽子”是一款优秀的远程控制软件,但如果拿它做一些非法的事,“灰鸽子”就成为了强大的黑客工具。这就好比火药,用在不同的场合,给人类带来不同的影响。这款软件到底该如何定义,要取决于它的应用场合,以及使用它的人。
师:当利用计算机进行违法活动以达到某种非法目的时,被应用的软件就变成了“病毒”,使用的人就是所谓的“黑客”,他们这种行为被称之为计算机犯罪。那么在我们周围是否发生过计算机犯罪?又该如何避免?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
讨论活动:以《我们是否应该使用正版杀毒软件?》为主题,分小组讨论,而后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表观点。
师(总结):正版杀毒软件通过正式授权能长时间提供免费升级业务,还能与软件开发者或研发机构保持联系,且拥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最重要的是能够提供完整的安全保护功能。破解版或盗版本身就存在安全漏洞,容易被黑客或病毒入侵。从安全性和网络道德方面考虑,我们还是提倡使用正版杀毒软件。
设计意图:讨论不一定要有个结果,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
调查问卷:教师下发一个QQ问卷题给每个学生,学生进行自我防范意识的测试。共10题,每题10分,提交后80分以上显示“你的防范意识很强!”;60分到80分之间显示“要小心上当哦!”;60分以下“你上当受骗的可能性非常大,要时刻保持警惕!”
设计意图:学生都很喜欢QQ聊天,对问卷题都是跃跃欲试,通过答题获得有趣的评测结果,使学生们在答题的过程中认识到网络存在陷阱,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
师(总结):通过这个调查表,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引发的一些矛盾与问题。作为信息时代的我们,为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我倡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遵守法律法规,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技术防范方法;
②尊重他人信息成果,在网络中诚信交流、文明用语,不做损人利己之事;
③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时刻恪守道德准则,“慎独以待”;
④分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不依赖、不迷恋网络,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
七、作业布置
写一篇题目为《IT改变了我的生活》的小作文。
八、教学反思
举一些新奇的科技实例作为素材,了解它包含哪些信息技术?它的发展如何?它帮助人类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探讨信息技术的前沿应用,展望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学习信息技术引发的矛盾与问题内容时,重点放在活动上,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本节课内容,让学生在讨论、答题中积极思考,发表看法和见解,培养信息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