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什么是信息 教学设计 (6)

文档属性

名称 1.1.1什么是信息 教学设计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07-12 22:4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什么是信息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cnjy.com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学情分析
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含义。21教育网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3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信息的基本特征。
难点:信息的含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什么是信息
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21·cn·jy·com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讲授】信息的定义
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对信息理解的三种观点
课件演示
香农的观点: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的观点: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钟义信的观点: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活动3【导入】信息的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课件演示
活动4【讲授】信息的主要特征
1、普遍性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
2、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3、共享性
萧伯纳名言
(1)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4、价值性
通过课件说明信息价值性方面特征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信息可以增值;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5、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