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主要特征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能够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信息无处不在,信息对每个人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引起学生对信息的关注和重视,能够真正的理解信息,正确的分析和使用信息,主动有意识的培养个人的信息素养。
二、教材分析
我们所选用教材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本节是第一章《绪言》的第一节,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篇,也是本教材学习的基础,着重分析了什么是信息,归纳出了信息的几个主要特征,拓宽了学生对信息的形态和内涵的认识,是后面信息获取、加工和表达的知识准备。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的主要特征,能够说明信息和载体的关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事例的分析,使学生体验正确分析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体验认识事物从具体到一般,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发学生对信息的关注,认识信息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
四、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跨入高中,相互还不是很熟悉,而且现在的学生有个性,喜欢表现自己,这又是他们在高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且这个阶段的学生通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多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更多发言和参与表现的机会,通过对事例的分析,使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新内容很好的迁移和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个人的信息知识体系。
五、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在我校“互动·体验·感悟·创新”的教学模式下,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激趣法,在导课部分我利用引人深思的鲍勃和托德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引入本课的学习。
在游戏和互动中,使学生了解信息媒体及媒体的多样性。在介绍香农的定义时,我设计了猜迷游戏,使学生通过猜迷理解香农的观点,加深学生对信息的认识。
事例分析法,在信息特征部分的教学环节中,我准备了一些小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在你争我辩和老师的引导下,掌握信息的几个主要特征。在介绍维纳的信息定义时,我引入了感觉剥夺实验,通过对这个实验的感受,达到了对维纳观点的认同和理解。
2、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计算机、网络教室
(2)软件资源:Powerpoint、多媒体教学课件
收集相关教学资料(鲍勃和托德的故事、海军陆战队生存实验过程、迷语等)
校园网论坛,(供师生在课外继续进行交流)
教参
课程标准
六、教学过程
(一)呈现故事,引发思考,导入新课(3分钟)
PPT展示
????鲍勃和托德同一天到公司上班,托德一再被提拔,鲍勃却一直在基层。鲍勃实在忍无可忍,他大胆地指出总经理偏爱吹牛拍马的人,而辛勤工作的人却得不到提拔。总经理听他讲完后说:“好吧,也许你说的对,不过我很想证实一下,你现在到集市去,看看有什么卖的。”
?????鲍勃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刚才集市上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
?????“一车大约多少斤?”总经理问。
?????鲍勃立即赶回去,过了一会儿回来说,车上有40多袋土豆,每袋约20斤。
?? ??“多少钱一斤?”总经理问。鲍勃又要跑回去,但总经理把他拉住了:“鲍勃先生,请休息一会吧。”他派人把托德叫来,对他说:“托德先生,你马上去集市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 ???不一会儿,托德回来了,他向总经理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多袋,共800多斤,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已经带回几个土豆请总经理过目。他还了解到这位农民今天下午还要拉一车西红柿上集市,据说价格还可以,他准备再和这个农民联系一下。
????鲍勃一直在一旁看着,现在他终于知道自己和托德之间的差距了。
师:鲍勃和托德之间的差距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由于托德总是能够主动对总经理的指示进行分析,获取相关的信息,为总经理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得到了总经理的赏识,获得了事业的成功。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越发重要,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许就把握了商机,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许就成就了事业。那到底什么是信息,信息对我们有多重要呢?
教学意图:通过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意识对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信息的关注,并自然的引入本节教学内容。
(二)互动体验,学习新知
1、感受什么是信息 (16分钟)
(1)通过感觉剥夺实验,理解维纳的观点,感受信息的重要性
维纳的观点: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师:物质和能量是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障,难道信息也是我们生存的保证吗?
生思考
出示资料:海军陆战队生存实验过程
????PPT展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提供参考物品有:笔记本电脑、钢枪、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钢刀、火石。
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经过讨论分析后,学生初步得出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要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
评价:让学生分组讨论,任务具体、难度适中、具有挑战、体验过程、富有创造,引起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教师引导点评,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容易理解维纳的观点——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感受信息的重要性。
师:可见,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一样,是我们生存的保障,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离不开信息的。
(2)感受身边的信息
同学们,其实,每时每刻, 随时随地,我们都在通过我们 的感观从外界获取各种信息, 比如 ……
感受身边美妙的信息
1、读书看报上网看电视,知道天下事。
2、看3D电影《终结者3》、听音乐、听老师讲课等。
3、2012神九飞天(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我们感受 到了祖国载人航天史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春花秋实,让我们知道一年有四季。
5、结绳记事 ?? 飞鸽传书。
同学们,由此可见:信息与 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就 生活在美妙的信息世界里。那 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呢?
老师提问并引导学生说出一些身边常接触的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出自己对信息的认识。
师:以上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对信息的认识,都说的很好,由于信息这一概念被广泛用到各个领域,不同科学领域的专家对信息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例如:“信息对消息接收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消息”,“信息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等等,下面我们再来看两个中外学者对信息的认识,再共同感受一下什么是信息。
(3)通过猜猜看,理解香农的观点,感受什么是信息
香农的观点: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PPT展示猜猜看。
1、它通常在学校中大显身手
它可以有各种颜色
它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它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
它通常可以在其它物体上留下痕迹。
2、小小绒毛轻又轻,
随风飞舞象伞兵。
飞到东来飞到西,
到处安家把根生。
师:同学们是怎样猜到答案的?
生思考回答
师:同学们根据粉笔和蒲公英的特征信息猜出了答案,也就是说我们根据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信息达到达到了对这个事物的认识,从而消除了对事物的不确定性。
(4)通过小例子,理解钟义信的观点,进一步感受什么是信息
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提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也就是说凡是表述了事物运动状态或变化方式的现象都是信息,信息包含了自然界或社会中的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或变化方式。
例如:冰河解冻,百花开放是信息,传达着气候的变化,冬春的更替;
??????小孩换牙是信息,传达着孩子身体已经开始发育;
??????四人帮的审判,传达着中国政治由动乱向平稳的转变
(5)巩固练习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信息有了一定的认识,请同学们思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中的“家书”是信息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中的“已、彼”是信息吗?
读书以明理,其中的“书、理”是信息吗?
古长城将士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
教学意图:通过感觉剥夺实验、自己身边熟悉的信息、猜猜看和老师的引导,感受信息,加深对信息的认识,接着进行练习,以加深巩固。
2、分析信息的特征(10分钟)
(1)依附性
信息是依附于载体来传递的。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3)常见的信息载体:文本、图、声音、视频
课件出示信息的特征:依附性
??????师: 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载体来传递,虽然载体不同,但是他们传递的信息是相同的。
生思考回答
信息与载体的区别?
信息指事物的具体内容,是无形的。
载体是有形的实际事物。
(2)共享性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结论:物品交换后,每个人都有失有得,而思想交换后,每个人都有了更多的思想,说明信息是可共享的。
课件出示信息的特征:共享性
(3)价值性
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等等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
课件出示信息的特征:价值性
(4)时效性
李小姐看到一个海报,说是百货大楼服装八折销售,于是兴高采烈的去大楼购物,可是到了大楼,李小姐却很失望,原来大楼是为庆祝建店二十周年而搞的三天打折销售活动,现在活动已经结束了。
课件出示信息的特征:时效性
时效性比较强的信息:新闻,海报,通知等等,
(5)普遍性
信息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信息,上课的铃声,交通的红绿灯,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无不是信息。
课件出示信息的特征:普遍性
教学意图:通过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出信息的特征,使用事例,更容易使学生理解信息的特征。
(三)小结(1分钟)
师: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理解了什么是信息,掌握了信息的特征,也明确了信息对我们的重要性。托德由于善于分析信息,主动获取信息,获得了事业的成功,我们也要主动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多听多看,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和分析的习惯,使我们能够更有效的利用信息,为未来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成为信息社会的强者。
(四) 课堂练习(8分钟)
一、单选题
1.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的是( )。
(A)普遍性(B)科学性(C)依附性(D)共享性
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三类资源。( )
(A)物质、知识、信息(B)能量、知识、信息
(C)物质、能量、知识(D)物质、能量、信息
3.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是( )提出的。
(A)香农(B)维纳(C)钟义信(D)比尔·盖茨
4.以下对信息特征的描述, ( )是不正确的。
(A)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他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
(B)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本身并不是信息
(C)同一信息能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D)信息不但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5.关于信息的说法, 以下( )是正确
A.收音机是一种信息 B.文字是一种信息
C.数据是一种信息 D.报上登载足球赛是一种信息
6.下列( )不是信息的载体
A.烽火 B.天气预报
C.广播 D.电视节目
二、脑筋急转弯:李先生看到报纸上一则信息:”今明两天到金鹰家电市场购买空调一台可获得350元优惠券“。于是,李先生便前往购买,却被告知不能享受优惠,为什么?
(五)布置课后作业(2分钟)
思考题:
???????文字和图片是表达信息的两种常见的途径,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载体也越来越多了。那么,信息还可以从哪些载体中获取呢?观察身边的事物,举一个例子说明信息载体和信息之间的关系。
教学意图:利用网上论坛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疑惑、意见和见解,延伸了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采用体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综合应用言语讲解和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通过听案例、说想法、看课件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信息特征。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身边的例子谈起,让学生从自己的感性认识中去了解信息这个概念,效果比较?好。在讨论活动中,学生反应热烈,发表了很多意见。课后大部分同学在完成作业时都比较认真,虽然讲得不全面,但培养了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初步建立了信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