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主要特征
1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信息,并能列举出一些信息的例子;
2、能分清什么是信息什么是载体;
3、掌握信息的五个主要特征
2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需要多举一些生动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
3重点难点
1、区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2、信息的五个主要特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常常在各类报刊杂志书籍中看到,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呢?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教师举例:电视上的各种广告传递的就是各种商品的信息
学生举例:
教师总结:信息和物质、能量构成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离不开各种信息。
活动2【活动】交流讨论
分小组讨论问题,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载体
1、有这样一句古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请问这里面的“烽火”、“家书”是信息吗?
烽火、家书是载体,烽火传达的敌情、家书的内容才是信息
2、马路上的红绿灯是信息吗?
红灯、绿灯时信息的载体,红灯传递的信息是要停止过马路了,绿灯传递的信息是可以过马路了
教师总结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载体本身并不是信息,同学们要学会区分信息和载体
活动3【活动】小组探究
1、各小组做一个小游戏:“一名同学写一张纸条,将纸条里边的信息准确地告诉下面的同学,可以用任何方式,但是不能重复前面同学用过的方式”。
从这游戏中让学生体会出信息的共享性、传递性和依附性。
2、讲一个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七个字,要价50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以很低的价格买到了那份过时的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那七个字是:中国将出兵朝鲜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信息的哪些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总结出信息的价值性、时效性和价值的相对性。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单选题
1、以下对信息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同时,载体本身也可以是信息
B、当文字被发明后信息就出现了
C、信息不但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D、同一信息能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2、下面关于信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诸葛亮的空城计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
B、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C、小明告诉小张下午要开班会,这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D、不真实的、错误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
3、小李在某连锁商场办理了购物卡,他在这个商场的其他分店同样可以使用这个购物卡购物,这体现了数据库系统具有( )的优越性。
A、数据共享 B、价值 C、时效 D、普遍
4、信息的价值大小取决于( )。
A、信息接收者的信息需求
B、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认识
C、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应用能力
D、全部都对 活动
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
1、信息和物质、能量构成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
2、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载体本身并不是信息
3、信息有五个主要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并能从事例中分析出其符合了信息的哪个特征
课件15张PPT。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一、什么是信息常常在各类报刊杂志书籍中看到,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呢?
比如说“早晨5:30的铃声” “该起床了”
我们平时看的新闻、听的广播、学习的课本等等都在想我们传递着信息。
传达的信息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举几个信息的例子。
根据信息的实例,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 什么是信息(信息的定义)?
2、? 信息是不是“无依无靠”的?
3、? 有没有什么信息是大家都知道的?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4、? 面对相同的信息,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信息论之父——香农(1916):信息是一个事件发生概率的对数的负值。
控制论奠基人——维纳(1894-1964):信息是人类在适应外部世界时以及在感知外部世界而作出调整时与外部环境交换的内容的总称。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的定义感觉剥夺实验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实验要求被测试的人安静地躺在实验室的一张舒适的床上。实验室内一片漆黑,非常安静,被试者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听不到一点声音。被试者两只手戴上手套,并用纸卡住,吃的喝的都事先安排好了,用不着被试者移动手脚。总之,尽量剥夺被试的所有感觉信息。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长时间在那种环境下会怎样? 实验结果实验开始时,被试还能安静的睡着,但稍后,被试者开始失眠,焦躁不安,急切地寻找刺激,想唱歌,打口哨,自言自语,用两只手套相互敲打,或者用它去探索这间小屋。虽然被试者每天都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但是这也难以让他们在实验中坚持3天以上。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据说,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可见,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一样,是我们生存的保障,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离不开信息的。
信息和物质、能量构成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信息发出方载体信息接收方信息的传播过程载体包括文字、图像、图形、声音、符号、动画、视频等。信息通过载体来进行传播信息的主要特征信息的普遍性 一三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信息,上课的铃声,交通的红绿灯,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无不是信息
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他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信息的存在可以被人们感知、获取、传递和利用。依附性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载体依附的特性。同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 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烽火”层层传递说明了信息
的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结论:物品交换后,每个人都有失有得,而思想交换后,每个人都有了更多的思想,说明信息是可共享的。
我们在学习中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心得体会,可以多多交流学习,那么对大家提高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价值性 有两家鞋厂分别派了一位推销员到一个岛上推销鞋,他们上岛后发现岛上居民一年四季都光着脚。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失望的给公司拍电报:“岛上无人穿鞋,没有市场。”然后他就回去了。而另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则心中大喜,他也给公司拍了一份电报:“岛上无人穿鞋,市场潜力很大,请速寄100双鞋来。”他把凉鞋送给了岛上的居民,岛上的居民穿上之后都觉得很舒服,不愿再脱下来,他为公司赢得了市场。
① 信息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信息是有价值的,但是要以积极开拓的心态去使用信息,才能发挥信息的价值。信息可以增值;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对于我们人生也是一样的,你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必须以积极上进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时效性某人看到一个海报,说是百货大楼服装八折销售,于是兴高采烈的去大楼购物,可是到了那里却很失望,原来大楼是为庆祝建店二十周年而搞的三天打折销售活动,现在活动已经结束了。这说明信息具有时效性。
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新闻,通知,天气预报、情报、红绿灯等思考与练习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信息有了一定的认识,请思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中的“烽火”、“家书“是信息吗?
2、单选题
(1)、(必修)以下对信息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同时,载体本身也可以是信息
B、当文字被发明后信息就出现了
C、信息不但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D、同一信息能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2)、(必修)下面关于信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诸葛亮的空城计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
B、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C、小明告诉小张下午要开班会,这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D、不真实的、错误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
(3)、(必修)小李在某连锁商场办理了购物卡,他在这个商场的其他分店同样可以使用这个购物卡购物,这体现了数据库系统具有( )的优越性。
A、数据共享 B、价值 C、时效 D、普遍
(4)、(必修)小叶准备去丽江游玩,朋友给她介绍了一家以前去玩的时候住过的宾馆,但是当小叶到达之后发现那家宾馆已经拆迁了,这体现了信息具有( )
A、普通性 B、依附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
(5)、(必修)下列是关于信息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信息在人类产生语言以后才出现 B、信息是虚无缥缈的事物,看不见、摸不着
C、信息的价值是永久不变的 D、信息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6)、(必修)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柱是( )。
A、微电子技术 B、通信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信息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