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什么是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促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五大内容;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的五个过程中的关键标志;
让学生了解当前的一些高新信息技术内容。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提炼和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合作学习合作探讨的方法。
通过观看、观察信息技术的最新技术,总结和展望信息技术的未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言行举止大方得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个人自豪感;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感受现代信息技术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坚定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2学情分析
学生为高一年级学生,在前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信息及其特征,结合之前的基础,学生对信息技术这一概念应有初步的了解,但未能深入了解其内涵,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及未来展望缺乏认识。
学生总体上好动活泼,但由于年龄渐长,部分学生产生羞于在众人面前表现的心理障碍。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3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难点: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信息”了,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吗?
本节课将采取活动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同学们应该努力为小组争分,分数高的小组在后面的活动中有优先权。
学生活动:学生听讲,猜想并回答“信息技术”的含义。
设计意图:与学生一起,简单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唤起学生对“信息”的回忆,告诉学生本节课的要求,为本节课的开展打下基础,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大家听说过“IT”或“IT精英”吗?
活动1:
下面大家按照之前分好的五个小组进行一个课堂活动,看看哪一组最快最好地完成下列任务:
请大家打开“百度(www.baidu.com)”、“百度词典(dict.baidu.com)”等搜索引擎,查找一下“IT”的意义。
同学们将找到的结果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经小组讨论确认为正确答案后,由代表向全部同学推广学习。
描述不好的,其他小组紧接着补充,为自己的小组加分。
明确“信息技术”的定义:
指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P3p3)
现代信息技术是生产、存储、转换、和加工图像、文字、声音、数据、等信息的一切现代高技术的总称。(P3p5)
IT还有搞笑版的:
Ignore and Try忽略并重试
I think我认为
Is terrible恐怕的
I'm tired我好累
Impossible Task不可能的任务
讲述: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微电子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的目的:信息技术应用
大家从信息技术的定义中思考一下:信息技术具有哪些内容呢?
教师讲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1信息获取技术、2信息处理技术、3信息传递技术、4信息控制技术、5信息存储技术。(P3p5)
活动3【活动】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提出问题: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技术经历了怎样的变革?
。
语言的产生:
活动2:事前教师在五张纸卡片上分别写下五种事物,分别是猴子、蛇、酒杯、老鼠、台灯等。五个小组分别推荐一名代表上来(上轮活动胜出者先上),挑选其中一张卡片。然后用动作模仿卡片上的事物,让其他同学们猜测。只能打手势,不能用语言、文字、图片、物体作表达,但可以发声。看看哪组的表演能更快地让更多人猜到,组员可以帮忙表演。对于实在模仿不清的,允许该小组用语言描述。
教师讲述:语言使人类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发生了革命性飞跃,最终与动物彻底区别和分离开来,语言的诞生揭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
文字的发明:
活动3:教师随机连续读出10个不相关的名词(电灯、手电、猪肉、电脑、钢笔、鞋子、手表、凳子、象棋、饭盒),请同学们听后尽量复述,过程中不能用笔作记录,看看哪个小组复述的词的数量最多。(注:听完后不要马上复述,能记住七个的同学请举手示意)。
教师讲述:文字是语言的物化形式,文字的使用增加了交流信息的手段,突破了时空方面的限制,延长了信息的寿命。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活动4:讲台上有几种文字表达工具(大石板、刻刀;木块、毛笔;纸张、未削铅笔;纸张、圆珠笔;纸张、印章),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来挑选一种工具(先前胜出的小组先得),带回小组中,每个小组成员均在该工具上书写“信息技术科组”几字,看哪组写得最多最快最好。第一个小组交上来即结束游戏。
教师讲述:造纸术和印刷术把信息的记录、存储、传递和使用扩大到更广阔的空间,使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有了可靠的保证。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应用:
教师讲述:
大家小时候都爱看《孙悟空大闹天宫》,我们留意到有2个人经常负责给玉皇大帝打小报告。他们是谁?
人们自古就希望看得远、听得远,19世纪中页的电磁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的第四次革命,将千里眼和顺风耳搬入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
实现了信息远距离实时传送,再次打破了信息交流的时空界限,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开创了开放式的通信手段。
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教师讲述:
20世纪中页的电子技术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的第五次革命,使远程即时通信步入了智能化时代。
大大扩展和延伸了人的信息功能,加快了信息的交流。
设问:信息技术还可能发生第六次、第七次革命吗?如果可能,它们将以什么事件作为标志?
播放:
汉字演变过程图片
蔡伦纸的制作过程图片
金刚经雕版印刷图片
毕昇与他的活字印刷术图片
电报机、电话机、电视机图片
移动通信演变相关图片
电脑的发明和演变图片
数码相机与摄像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