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需求的确定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让学生体验信息获取的共同特征、一般规律,使学生能够总结、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再进一步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思考,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将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自主地充满热情地获得知识,从边缘人的地带回到中心地位;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的主角转向引路人。所以拟定的方法是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研讨,以达到彰显个性,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情化信息”向“情化思维”转化,最终实现情思俱得的教学境界。
3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难点:信息价值的判断。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多样复杂。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甚至是虚拟世界里的很多事物,都难以逃出人们获取信息的“如来”之手,但是,我们想知道的是,这个获取信息的“如来之手”是否有规律可循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屏幕显示一张关于牧场的图片)假设你置身其中,牧场的主人要你去打猪草,但是你不认识猪草,你可以通过哪几种方法打到猪草?有什么启示?
(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创设形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意)
(实录:学生独立思考后,自觉分组讨论,思维活跃,总结出了四种方法:问别人;雇佣别人;查阅相关书籍;牵猪出去,猪吃啥,打啥。并得出了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思考,懂得利用身边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利用信息的重要性。)
活动2【活动】积极探索,精心研究
假设本周六,我们全班要去爬山。由于近几天的天气不好,事先我们必须获取明天的天气信息,有哪几种方法可以获取明天的天气信息?那种最好,为什么?
(屏幕显示获取天气预报的过程)
诱导:根据获取天气信息的四个环节能否推导出信息获取的四个环节?
活动3【导入】深入剖析,知识探究
1、确定信息需求,包括时间范围(When)、地点范围(Where)、地域范围(What)。
2、(屏幕显示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啦啦队为中国奥运健儿呐喊助威的图片),让我们畅想一下08年北京奥运会,获取中国获得的金牌信息的来源有哪些?
(实录:学生列举的来源有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到现场观看,询问别人,包括老师、同学、朋友、亲人。)
诱导:同学们列举的例子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的信息来源(屏幕显示口头型,文献型,电子型,现场型),但是不同的信息来源也是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的,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下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由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现场观察法
●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检索法(卡片式、计算机)
●阅读法
●视听法
4、评价信息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直接涉及到信息获取的效益。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人们总在评价和选择,其实评价贯穿于信息获取的整个过程。
1、以先前所确定的信息需求为依据,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价。
2、如不符合我们的需求就要重新做调整。
活动4【活动】迁移深化,拓展延伸
从商业间谍中学习信息的获取
实例:日本人最先判断出了大庆油田的情况
背景:据报载,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庆油田还处于保密时期。日本人认为了解大庆的情况十分重要。因为中国到底有没有油田?在哪里?有多大规模?这一切关系到日本的出口贸易。于是他们确定了目标信息,大庆油田及其产油量和规模。日本人当年最先判断出大庆油田的情况,以至于在后来与中国谈判购买设备时占了先机。
资料:当时有关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的报道、图片
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大庆油田大庆人》。
周总理接见王进喜时,王进喜身穿大皮袄的画报。
《人民日报》一则新闻报道:“王进喜到马家窑,说了一声‘好大的油田呀!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
1966年7月的《中国画报》刊登的表彰大庆油田炼油厂的照片。
《人民日报》上一幅有钻台手柄的照片。
日本人从这些文字及图片中得出的信息
(1)通过画报封面铁人王进喜身穿的大皮袄样式,以及下着鹅毛大雪的照片,推断出大庆可能位于东三省的结论;
(2)通过《人民日报》一条新闻报道中“王进喜到马家窑,说了一声‘好大的油田呀!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推断出马家窑就是大庆的中心;
(3)从报刊报道的大庆的设备全是肩扛人抬,又得到一个推断:马家窑离火车站不远,远了就抬不动了;
(4)通过王进喜参加中央委员会的报道,推论大庆已经大量出油;
(5)根据《人民日报》一幅照片上钻台手柄的架势,计算出了油井的直径;
(6)根据中国国务院的工作报告推算,把全国石油产量减去原来的石油产量,剩下的就是大庆的产量。
再次验证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以”日本人最先判断出了大庆油田”为例)
(1)定位信息需求(需获取怎样的信息):大庆油田及其产油量和规模(2)选择信息来源(通过哪些信息途径来获取):
报纸、期刊——文献型信息源;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最终用何种方法获取了信息):
观察法;
(4)评价信息(如何评价日本人获取大庆油田信息的这一过程):
高效率。
各学习小组确定一主题,填写下表:
主题:1、“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
2、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资费标准
3、全班同学的生日
4、李白和杜甫各十首诗。
你的信息需求
可能的信息来源
最终采用的方法
对信息评价等级(A
很好B好
C一般D不合格
)
活动5【活动】结束语
现代社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关于人才的概念:新型人才。而评价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信息获取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树立成为新型人才的观念。我想起了清朝诗人龚自珍的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我要给它修改一下“我看天公已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