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智能信息处理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智能、人工智能等基本概念。
⑵知道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
⑶列举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展望人工智能的未来。
⑷体验用智能工具(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处理信息的方式。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景、阅读教材中智能工具的应用范围
(2)通过活动,理解智能处理的方式,明白人工智能的原理
(3)通过几种智能工具的操作展示,了解基本特征,体会其实际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激发起学习探索人工智能知识的热情和愿望,为学生今后选修“人工智能”打下基础。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高一年级用),第三章第三部分智能信息处理,通过本节课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解信息技术中的前沿技术——人工智能,要求学生在使用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进行初步体验,并初步了解其工作原理,形成感性认识。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通过应用和体验感受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起学习探索人工智能知识的热情和愿望。21·cn·jy·com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初步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视频展示
(1):智能家居生活
(2):iPhone手机定位,涉及用户隐私
活动2【讲授】(二)先学后教,自主探究
1、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1)什么是人工智能?智能行为包括哪些?
(2)人工智能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是什么?
(3)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
2、分阶段解决不同问题
第一个问题,用随机点名系统,提问学生回答问题,视学生回答情况,找学生补充。
第二个问题
联想类比理解原理
1、游戏类比:
在背后写字:后排同学在前排同学后背上写字,请他猜写得是什么?
在同桌手心里写字,让他猜写的是什么?
总结两种方法,哪一种的正确率高?
提示思考一:活动经过了哪几个环节?
提示思考二:人脑是怎么处理信息?
(二)一个特写的背景混乱的字,验证码的作用?
(提示思考关键动作?)
2、学生思考总结:在游戏中人脑是如何处理信息的?
3、教师引领,学生回答复述原理
引申问题,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智能吗?
第三个问题
组织学生通过小组竞赛了解智能工具其应用范围。
活动3【练习】(三)实践应用
常见的智能信息处理
人工智能的两大领域
操作演示:
语音输入
电子白板的手写输入
双向翻译软件
模式识别和机器翻译是两种常见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模式识别又包括OCR、语音输入、手写输入。
光学字符识别,是通过扫描仪等检测设备检测纸上的字符。
语音输入,让我们体验一下。刚才获胜的小组,可以出两名同学,到前面来体验一下。
学生输入内容不准确,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
手写输入和机器翻译,我们一起体验。打开搜素网站,把搜索设置为手写模式,输入金山词霸,打开金山在线翻译网站,复制需要翻译的文字。翻译成英语,在把英语翻译成汉语,比较翻译后的汉语和原始汉语是否一致,分析原因,鼓励学生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活动4【测试】(四)总结反馈
本节主要内容: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通过体验几种智能工具的实际应用,体会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领悟人工智能的本质特征;通过交流探讨,列举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5【作业】(五)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以“我眼中智能工具的未来”为题写一篇小文章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