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探索勾股定理(1)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7 探索勾股定理(1)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1 21:0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2.6 探索勾股定理(1)
P
R
Q
(1)正方形P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Q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2) 如何求正方形R的面积是?
请说出你的想法。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9
16
温故知新:
P
Q
C
R
(1)
用了“补”的方法
P
Q
C
R
用了“割”的方法
Q
SR=7×7-4× ×3×4=25
SR=1×1+4× ×3×4=25
(1)正方形P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Q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P
R
Q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9
16
25
(2) 正方形R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观察所得到的各组数据,说出一个等式。
9+16=25
32+42=52
A
B
C
(1)换一个图形试试:
正方形A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B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C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4
9
13
观察所得到的各组数据,说出一个等式。
4+9=13
P
Q
R
a
c
b
SP+SQ=SR
a2+b2=c2
即:两条直角边上的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 斜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
猜想一个等式:
赵爽
东汉至三国时代吴国人
为《周髀算经》作注,并著有《勾股圆方图说》
证明: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a,b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c为斜边长,则
a
b
c
猜想证明:
(1)
C
C
a
b
c
a
b
c
面积算两次:
一方面,大正方形边长为(a+b),
面积为(a+b)2
另一方面,S4个直角三角形+S小正方形
=4× ab+c2
综合起来可得:
展开,得:a2+2ab+b2=c2+2ab
化简,得:
a2+b2=c2
a
c
b
a
b
c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为了得到一个方程,
我们必须把同一个量以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
出来, 即将一个量“算两次”,从而建立相等关系,
这就是算两次原理。
《奥数教程》主编单(shan)壿(cun):算两次
从二个方面考虑一个适当量,“一方面……,
另一方面……,综合起来可得……
猜想证明:
b
a
c
b
a
c
面积算两次:
综合起来可得:
(a+b)2=2ab+c2
一方面,直角梯形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a+b),
面积为 (a+b)(a+b)=
另一方面,2S小直角三角形+S等腰直角三角形=2× ab+ c2
=
2× ab+ c2
a2+2ab+b2=c2+2ab
a2+b2=c2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弯曲成直角的手臂的上半部分称为"勾",下半部分称为"股"。我国古代学者把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因此这一性质也称为勾股定理.


1.自编一道求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的计算题
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
4
5
x
x= =3
.
x= =13
.
x= =
.
.
1
x
2
12
5
x

已知在△ABC中, ∠C=Rt∠,BC=a,AC=b,AB=c
(1)若 a=1, b=2, 求c;
(2)若 a=15, c=17, 求b.
c2=a2+b2=12 +22 =5
∵c>0,
(1)
∴c=
(2)
∵b>0 , ∴b=8.
=172 -152
=64.
=(17+15)(17-15)
b2 = c2 -a2
A
C
B

a
b
c
例2 如图,是一个长方形零件图,根据所给的尺寸(单位:mm),求两孔中心A,B之间的距离.
A
B
C
40
90
160
40
解:过A作铅垂线,过B作水平线,两线交于点C,则∠C =90。
AC=90-40=50(mm),
BC=160-40=120(mm).
由勾股定理,得
AB2=AC2+BC2
=502+1202=16900(mm2)
∵AB>0
∴AB=130(mm).
答:两孔中心A,B之间的距离为130mm.
1.求下列图中表示边的未知数x、y、z的值.

81
144
x
y
z


625
576
144
169
x= =15
.
y= =5
.
z= =7
.
当堂检测:
2.借助圆规和刻度尺, 在数轴上准确表示
-1
0
1
2
2
1
0
2
构造直角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解决
.
.
3. 在《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
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这道题的意思是说:有一个边长为一丈的正方形水池,在池的正中央长着一根芦苇,
芦苇露出水面一尺,若将芦苇拉到池边中点处,芦苇的顶端恰好与水面齐平,
问水有多深?芦苇有多长(1丈=10尺)?请你解决这个问题.
解;设水深为x尺,则芦苇长为(x+1)尺,1丈=10尺
x2+52=(x+1)2 , x=12
芦苇的长度=x+1=12+1=13(尺),
答:水池深12尺,芦苇长13尺.
连续递推,豁然开朗
7cm
4.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
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
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2。
49
A
B
C
D
即:两条直角边上的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 斜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
50
40
30
5.有一根长为70cm的木棒,要放在长、宽、高分别是
50cm、40cm、30cm的木箱中,能放进去吗?
70cm
=
思维拓展,更上一层
=
A
B
C
D

70=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