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任务二 新闻采访
素养目标
熟悉现场新闻采访的常规流程,牢记各环节的注意事项以保障采访顺利进行。
学习如何科学规划采访流程、规范拟写采访提纲,并通过模拟采访强化实操能力。
明确新闻采访的核心概念与重要价值,熟练掌握采访过程中的实用技巧及需留意的关键事项。
借助实际采访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流畅度与临场应变能力,深入体会新闻传播的独特魅力。
了解新闻采访的常见形式,掌握 “前期准备” 与 “现场实施” 两个核心阶段的要点;学会通过分工合作制定完整的采访方案。
主动关注社会生活动态,培养发现新闻线索的敏锐度,学会精准筛选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全面提高新闻感知与判断能力。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访 向人询问、调查
采 选取、搜集
什么是新闻采访?
如何选题呢?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新闻采访的选题要有价值、有意义、高时效、有话题。
主要有以下两类
把握社会热点
贴近学生校园生活
巴黎奥运会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
哈尔滨文旅出圈
体育领域“饭圈”乱象
“国学进校园”活动
校运会
读书节活动
新闻
报道的题材要有意义,有价值,彰显正能量,最好与同学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学校的热点话题、家乡的最新变化、本地的重大事件等。可以结合“任务三”中的“自选任务”和“拓展任务”,在充分讨论后确定采访方案,明确组内分工,如了解事件的总体情况、采访事件亲历者、搜集相关资料、拍摄新闻照片、录制音视频等。既可以实地采访,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采访。
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准备会,确定报道题材,制订采访方案。
新闻采访相关知识
1
探究示例
2
概念
方式
过程
记者为获取适于传播的新闻事实而进行的观察、询问、思索、倾听、查阅、记录等工作。
现场访谈(最主要的方式)、观察、调查、材料收集、笔录、摄影、摄像、录音等。
访前准备、现场访谈、后期整理。
注意
事项
在确定选题、采访和报道新闻时,应考虑到可能涉及的新闻伦理问题,如价值冲突、隐私保护、最小伤害等。
选题
采访方案
报道学校食堂师傅的辛苦工作,呼吁同学们践行光盘行动。
①前期准备:了解相关资料,确定采访时间。②组内分工:把六个人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三人,分别负责采访、记录、拍摄工作。一组在食堂采访工作的师傅,了解他们的工作时间、流程,及他们对学生就餐情况的反映,并拍摄工作场景。另一组采访就餐的同学,了解他们对饭菜的评价,拍摄就餐场景。③后期工作:整理采访记录及音像资料等。
新闻
采访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包括采访的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式等。另外,还要注明采访需要的器材用具。采访提纲的主要内容是预先拟好的采访问题。所提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可以读一些访谈文章,看一些相关视频(如电视台对各行各业榜样人物的专访),学习怎样设计和组织采访问题。
草拟新闻采访提纲。
探究示例
探究示例
时间、地点
采访对象
9月20日上午,食堂
学校食堂师傅
采访目的
报道学校食堂师傅工作的辛苦,呼吁同学们珍惜食堂师傅的劳动成果,做到“‘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采访方式
实地采访,深度访谈
采访用具
纸、笔、相机(或手机)
采访问题
(示例)
叔叔阿姨好,请问你们每天几点上班,几点下班?
你们每天的工作程序是怎样的?
你们认为工作中最累、最苦的事情是什么?
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比如停水、停电,你们是怎么解决全校那么多人的用餐问题的?
如果看到有些学生不珍惜粮食,随手倒掉吃剩的饭菜,你们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新闻
例如:不要强求采访对象回答不愿或不能回答的问题;
拍摄人物照片或录制音视频时,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
新闻
其中的一些关键信息,要认真核实,确保不出现错误或偏差。
形成初稿后,可以将稿件交给采访对象过目,
以便对方确认事实、明确观点、修正措辞。
采访结束后,要及时整理所获得的素材,理清头绪,去粗存精,为新闻写作作好准备。
1
独特的冠军风采
2
运动会
3
呐喊助威的观众
4
绽放的赛场精神
生任务
请同学们发散思维,围绕本次“运动会”从不同角度尽可能多地立意。自由完成新闻采访组队,圆桌讨论确定小组的新闻选题。
团结友爱
持之以恒
战胜困难
勇气成长
……
运动会
一个新闻事件的采访对象,可以考虑
能够发表见解的权威人士或代表人士
知情者
目击者
参与者
主要当事人
D
C
B
A
E
生任务
想一想要完成运动会的新闻采写,可以采访哪些人
小组合作完成,尽可能多地找到适合的采访对象。
教职工
所有相关的教师,职工(包括运动场物业人员、安保人员和医护工作人员)。
学生
运动员,志愿者(学生代表、计时员),啦啦队学生干部,运动会开幕式运动员宣誓学生代表。
采访前,需要搜集相关资料。资料搜集研究可以分为两类
了解事件的大致经过、突出特点、相关背景材料,可能产生的影响、后果。
以事为主
熟悉人物的人生经历、专业业绩、思想信仰、家庭状况、个人爱好、社会影响等。
以人为主
新闻采访的手段有哪些?
用眼睛观察
用嘴巴问
用耳朵听
用笔记录
借用音像设备
采访提纲是采访的核心装备,是能否成功开展一次采访实践的关键。采访提纲中要明确采访目的、方式、问题,且这些栏目有相应的要求:
采访目的需明确清晰;
采访方式要结合当时情况采取记录、访谈等形式;
问题设计有做好充足准备,提前对事件或人物进行充分了解、问题围绕目的展开,要有内在逻辑、问题层层深入,由浅至深排列。
01
正面问
你们学校举办什么活动”欢度国庆”呢
02
侧面问
国庆节到了,很多学校都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白祖国,
你们学校也有举办活动吧
03
追问法
国庆节,很多学校都在举办庆祝活动,
你们学校也有举办活动吧?什么活动呢?举办得怎样呢?
拟写采访提纲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绕圈子。
正面问
换一个角度提问,帮助采访对象回忆、联想,问出真实、具体的新闻材料。
侧面问
根据采访对象回答的一个情节,一件事情或其他材料,适时地紧追不舍地问下去,一层层挖掘出最真实的新闻材料。
追问法
问题设计
的原则
问题设计要有意义和价值。
问题设计除了逻辑清晰外,最好要简洁明了。
材料一:全红婵杭州亚运会跳水女子十米跳台夺冠,接受记者采访:“请问您身高多少?体重多少 ” 全红婵:“不知道,不知道”。
01
材料二:另一记者问:“您在第四跳的时候稍微有点失误,第五跳很快调整了过来。当时心理怎么想的 ”全红婵:“也没想很多,想好自己的动作和要领。”
02
问题设计无意义和价值
问题设计有意义和价值
材料三:杨澜对话男子4*100米和100米双料冠军谢震业
杨:在赛前,其实您已经表达出了志在必得的决心
谢:是的,全力拼搏,破釜沉舟。
杨:其实你最擅长的是 200米,为什么做这个决定
谢:只要团队需要,个人不算什么。
杨:巴黎奥运会的时候,你会去200米么
谢:我目前是这样打算的。
问题设计
逻辑清晰,简洁明了
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多去实践和摸索,老师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成长为出色的校园小记者,也让咱们的校园广播站成为学校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一张闪亮的名片!
课堂总结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任务二 新闻采访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清晰表达采访意图(如 “您好,我是校园小记者,想了解您的校运会故事”),精准记录关键信息(用符号标注重点,如 “△” 表核心观点)。
2、能从 5 个以上角度分析校园事件的新闻价值,设计 “基础信息→过程细节→情感态度” 的递进式问题链(至少 3 层逻辑)。
3、践行 “真实、尊重、正能量” 的新闻伦理,不编造信息、不强迫采访,主动传播校园美好(如团队协作、坚持精神)。
4、在 4 人小组中明确角色分工(提问者、记录员、摄影师、统筹员),通过讨论解决选题分歧、采访对象拒绝等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选题四原则的实际运用
突破策略:开展 “选题会诊” 活动。提供 5 个缺陷选题(如 “三年前的校运会”< 时效不足 >、“明星八卦”< 贴近性不足 >),每组标注缺陷并修改,用 “选题雷达图” 可视化评价(横轴为四原则,纵轴为符合度),强化标准认知。
采访提纲的规范拟写(含问题逻辑)
突破策略:提供 “问题链三层模板”:
基础层(事实性问题):“您参加的项目是什么?”“比赛时间是几点?”;
进阶层(过程性问题):“训练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最紧张的时刻是什么?”;
深化层(价值性问题):“这次经历让您对‘坚持’有何新理解?”;
要求每组按模板设计 5 个问题,用 “逻辑链条图” 标注递进关系,教师逐组点评优化。
教学难点:
新闻伦理的现场践行(隐私保护、尊重意愿)
突破策略:“情景应对大挑战”。准备 6 张情景卡(如 “受访者拒绝谈成绩”“想拍摄伤口被拒”),每组抽卡讨论应对方案,表演后投票 “最佳伦理应对奖”,总结 “三不原则”:不强迫回答、不偷拍偷录、不泄露未授权信息。
现场采访的应变能力(答非所问、冷场)
突破策略:“突发情景模拟”。预设 2 种场景:①受访者说 “没什么好说的”;②提问后冷场 10 秒。教师示范应对方法(如 “那聊聊训练中最开心的事吧”),学生分组演练,用 “应变评分表”(含 “话题转换自然度” 指标)评价。
【教学方法与工具】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播放校运会 “最后一名运动员坚持冲线” 视频,引导学生发现 “坚持精神”“观众反应” 等新闻线索,板书 “新闻线索 = 细节 + 价值”。
案例对比法:展示正面案例(专业记者采访全红婵:“调整动作时心里默念什么?”)与反面案例(“你爸妈收入多少?”),学生标注优劣并说明理由,形成 “问题设计红线清单”。
任务驱动法:以 “完成校运会主题采访” 为主任务,拆解为 “选题→提纲→模拟→评价” 子任务,用 “任务打卡表” 跟踪进度。
小组合作法:4 人一组(按 “语言表达 + 细心程度 + 操作能力” 均衡搭配),明确分工:提问者设计问题、记录员整理素材、摄影师列器材清单、统筹员协调进度。
教学工具:
工具名称 用途说明
选题雷达图 可视化选题符合度,横轴为四原则,纵轴 0-5 分,帮助学生直观判断选题质量
问题链模板 分 “基础 / 进阶 / 深化” 三栏,每栏留 2 个问题空位,引导逻辑递进设计
采访评价表 含 “问题逻辑性(30%)、礼仪规范(20%)、应变能力(30%)、记录完整性(20%)”
情景卡片 含 6 种突发场景(如 “受访者拒绝回答”),用于应变训练
速记符号表 提供 “↑(重点)、?(待核实)、”“(引语)” 等符号,提升记录效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新闻采访 “基础篇 —— 选题与提纲设计”(45 分钟)
环节 1:
情境导入 —— 发现校园新闻线索(8 分钟)
视频播放:校运会纪实片段(5 分钟),聚焦 “冠军拥抱教练”“志愿者递水”“最后一名冲线” 3 个细节;
互动提问:“这些场景中,哪些值得采访?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白板记录关键词(如 “感动”“正能量”);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如何把这些有价值的场景转化为采访主题,写出打动人心的报道。” 板书课题:新闻采访 —— 选题与提纲设计。
环节 2:
新知讲授 —— 新闻采访核心知识(15 分钟)
(1)什么是新闻采访?(3 分钟)
概念解析:PPT 展示定义,拆解 “采”=“搜集、选取素材”(如查校运会赛程),“访”=“询问、观察”(如问运动员感受);
案例对比:对比 “校运会通知” 与 “采访报道《志愿者每天提前 2 小时到场》”,明确 “采访让事实更生动”。
(2)如何选对采访主题?(7 分钟)
选题四原则详解:
价值性:播放 “校园垃圾分类变整洁” 照片,说明 “传递环保理念” 的价值;
时效性:标注日历 “校运会刚结束 3 天”,对比 “去年活动”(时效不足);
贴近性:提问 “采访‘明星演唱会’vs‘食堂新菜品’,哪个更受同学关注?”;
话题性:展示 “课间操改跳流行舞” 班级群讨论截图(300 + 条评论),说明话题传播力;
实战演练:发放《选题筛选表》,含 5 个选题(如 “流浪猫救助”“明星新专辑”),学生勾选优质选题并写理由,教师抽查点评。
(3)采访前的准备工作?(5 分钟)
资料搜集:分 “以事为主”(校运会赛程、往届成绩)和 “以人为主”(运动员训练时长、过往成绩),展示资料清单模板;
提纲要素:PPT 呈现优秀提纲范例,红框标注 7 要素(时间、地点、对象、目的、问题、器材、注意事项);
小组分工:发放《小组分工表》,明确每人任务(如统筹员负责预约采访对象)。
环节 3:小组实践 —— 选题与提纲初设计(18 分钟)
任务要求:4 人小组合作完成:
① 确定 “校运会” 子选题(如 “志愿者的一天”);
② 填写《采访提纲模板》,含 5 个问题(按 “基础 - 进阶 - 深化” 分层);
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干预:若问题重复(如 “你累吗?”“你辛苦吗?”),提示 “从时间、动作、心理角度设计”;
成果展示:2 组上台展示,其他组用 “选题雷达图” 点评,教师用 “星级评价” 标注优点。
环节 4:小结与作业(4 分钟)
小结:思维导图回顾 “选题四原则→提纲七要素→小组分工”;
作业:完善提纲,补充 “器材清单” 和 “注意事项”,预习 “现场采访礼仪”。
第二课时:新闻采访 “实战篇 —— 模拟与提升”(45 分钟)
环节 1:
复习与技巧强化(8 分钟)
快速问答:“选题最关键的原则是什么?”“问题设计要避免什么?”;
提纲优化:展示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如重复、浅层),全班修改为递进式问题;
礼仪示范:演示 “三步骤开场”(问好→自我介绍→说明来意),强调 “拍摄前需询问‘可以记录吗?’”。
环节 2:
情景模拟 —— 应对采访突发情况(12 分钟)
情景卡抽取:每组抽 1 张情景卡(如 “受访者说‘不想谈成绩’”);
分组演练:3 分钟讨论应对方案,表演后全班投票 “最佳应对奖”;
教师总结:提炼 “冷场应对三技巧”(转换话题、轻松开场、补充问题)。
环节 3:
全流程模拟采访(20 分钟)
任务要求:按提纲进行 10 分钟模拟采访,包含开场礼仪、递进提问、记录重点、结束致谢;
教师观察重点:
伦理践行:是否提前获授权记录;
问题逻辑:是否按 “基础 - 进阶 - 深化” 递进;
互评环节:每组派代表用 “优点 + 建议” 点评,如 “问题有逻辑,但可多追问细节”。
环节 4:
总结与评价(5 分钟)
课堂总结:学生分享 “最有用的技巧”,教师强调 “采访 = 好选题 + 细准备 + 巧提问 + 守伦理”;
成果评价:发放《综合评分表》,结合提纲质量、模拟表现、互评得分评选 “最佳小组”;
拓展任务:课后采访真实校园事件(如读书节),提交 “视频 + 素材 + 初稿”,优秀作品将在校园广播站播出。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过程性评价(60%)
评价维度 具体指标 评分方式
资料搜集 10 分钟内搜集到 3 项关键信息(如运动员训练时长) 教师检查资料清单
提纲设计 含 7 要素,问题逻辑递进,无隐私问题 提纲评分表(互评 30%+ 师评 70%)
小组协作 分工明确,无推诿,能解决分歧 组长自评 + 组员互评
模拟礼仪 开场 / 结束礼貌,记录前获授权 教师观察评分
(二)成果性评价(40%)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分值占比
采访提纲终稿 要素完整(10 分)、问题逻辑(20 分)、伦理规范(10 分) 40%
模拟采访视频 提问技巧(20 分)、应变能力(15 分)、记录完整(5 分) 40%
素材整理 关键信息标注(10 分)、需核实内容明确(5 分)、细节具体(5 分) 20%
板书设计
新闻采访——从选题到实战
一、核心概念:采(搜集/选取)+访(询问/观察)= 新闻“原材料”
二、选题四原则:
价值性(正能量) 时效性(近期)
贴近性(校园) 话题性(易讨论)
三、全流程准备:
前期:资料→提纲(7要素)→分工
中期:礼仪→提问(正/侧/追问)→记录
后期:整理→核实→完善
四、实战口诀:
选题准、提纲细,提问巧、礼仪记,
真事实、暖人心,小记者、展风采!
教学反思
1、为基础弱的小组提供 “问题示例库”,为能力强的小组增设 “跨场景选题” 挑战;
2、建立 “校园新闻线索池”,每周更新 3 个线索(如 “图书馆新增电子区”);
3、增加 “采访对象反馈” 环节,邀请校园师生对学生表现打分;
4、若模拟时间不足,可提前录制示范视频,缩短每组展示时间至 3 分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