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 观摩、分析程序语句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一 观摩、分析程序语句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07-14 14:4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程序设计实例-汇率换算程序
课题:上海科教版
《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节第二节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三种常用控件,掌握控件建立及其重要属性设置;
认识常用语句和内部函数VAL等的使用和录入;
进一步理解VB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探索、实践、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本框控件的建立及其Text属性的设置,文本框控件的使用,
VB程序设计的步骤。
解决措施:
在教师讲解演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实践、探索、教师点拔、提示并总结。
学生情况分析:
在实践VB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之前已经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程序。本节课是在刚刚学完窗体、标签控件、命令按钮控件等知识以及初步了解VB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随着人们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同学家里可以利用节假日出国旅游啦,但是呢在很多国家、地区是不能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我们需要通过银行兑换成当地的货币,现在请你帮银行大堂设计一个小程序,当客户输入当天的汇率和想要兑换的币种,能知道需要多少人民币才能兑换。
二:任务的研究,算法的设计
数学模型的确认
人民币=要兑换的货币数额X汇率
变量数目和类型
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程序需要三个基本的变量
三:课件显示程序界面,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程序界面,展开讨论
注意观察和正确引导学生思维,能够给出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三大控件
四:认识三个常用控件
[教师活动]
[屏幕广播并讲解]
1、标签控件主是是用来显示普通的文本信息,里面的内容程序运行时不会发生修改和触发事件。
[演示]标签的建立过程
单击工具箱上标签图标A,在指定位置画出它的应用范围。
2、文本框主要是用于可编辑文本的输入、修改、显示。
[演示]建立一个文本框的步骤。
3、命令按钮的建立过程
单击工具箱上图标,在指定位置画出它的应用范围。
学生实践1:
学生根据教师展示和教材操作步骤进行操作,要求能正确画出三标签和三文本框一命令按钮,为后继界面设计做好基础。
五:正确设置控件属性,修改完善界面
属性概念的引入:
区别于别的物体的类别和特性
属性的设置方法:
通过代码访问进行设置
例如Form`.Caption=“Welcome”
界面设计的时候可以直接在属性窗口中进行设置(教师演示)
学生实践2:
通过看书,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互相交流讨论,通过正确设置控件属性自主完成界面的设计工作,教师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疑问。
六:程序代码的解读和录入
好了,前面的时间大家一起讨论并且设计实现了程序的界面,我们运行下这个设计好的界面看能不能帮银行解决这个小问题了。教师运行没有代码的程序,让学生观察程序运行情况,从而导出代码的必要性。
课件显示,指导学生正确填好教材上空缺的代码。
学生实践3:
把正确的代码通过窗口输入到计算机,教师巡查,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有针对的讲解
七:评价、总结
让同学们相互评价设计好的程序,挑选好的展示给大家,然后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一个汇率转换程序的设计,明白了VB可视化程序设计完整的过程:
任务需求、算法分析
添加窗体、设计界面
控件属性值设置
程序代码设计及运行
学习了常用控件及其属性的设置、代码的编读录入
八:拓展和课后思考
课余时间,同学们能不能在这基础上设计一个更强大功能的汇率转换程序呢?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采用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对如何指导学生的协作学习和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过程评价中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传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往往是以单纯的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作为教学内容,重在对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而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最新理论认为:信息技术课应该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围绕一个学生能激起学生浓厚兴趣的主题展开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过程作为学习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