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三 新闻写作 课件(共24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三 新闻写作 课件(共24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5 11:07: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任务三 新闻写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识记新闻(消息)的核心概念:明确 “新闻是快速报道新近发生或变动事实的文体”,理解其 “真实性、及时性、简洁性” 三大特点。
2、熟练掌握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能在具体案例中准确提取并标注。
3、清晰区分新闻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的功能,重点理解 “标题 - 导语 - 主体” 的核心地位及 “倒金字塔结构” 的逻辑(按重要性递减排列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新闻六要素的准确提取与完整呈现(确保事实无遗漏)。
“倒金字塔结构” 的实操应用:标题→导语→主体的逻辑衔接,主体内容按 “重要性排序”。
标题拟写(含多标题组合)与导语撰写(突出核心事实)的技巧落地。
教学难点:
新闻语言 “准确、简练、易懂” 的分寸把握:
避免 “记叙文式抒情”(如 “同学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改为 “现场响起持续 3 分钟的掌声”);
减少生僻词 / 专业术语(如 “我校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改为 “我校组织学生户外实践学习”)。
区分新闻与记叙文的本质差异:
对比维度 新闻(消息) 记叙文
核心目的 传递客观事实、满足信息需求 表达情感、塑造形象
表达方式 以记叙为主,客观冷静 记叙、描写、抒情结合
结构特点 倒金字塔(先重要后次要) 按时间 / 逻辑顺序(如起因 - 经过 - 结果)
语言风格 准确、简练、大众化 生动、细腻、个性化
结合受众需求调整表达:针对校园新闻读者(师生、家长),语言需贴近校园生活,突出 “贴近性”(如报道运动会时强调 “班级凝聚力” 而非 “竞技数据”)。
【教学方法与课时分配】
课时 主要环节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核心任务
第 1 课时 新闻认知与要素解析 情境导入 + 案例分析 + 实操练习 45 分钟 掌握六要素、结构五部分、新闻特点
第 2 课时 标题 - 导语 - 结构实战 技巧讲授 + 分组写作 + 教师巡导 45 分钟 完成消息初稿(含标题、导语、主体)
第 3 课时 评议修改与编辑实践 互评指导 + 成果展示 + 编辑实操 45 分钟 优化作品 + 设计班级新闻小报
【教学准备】
素材包:
基础案例:课件范文《我校男女篮球队勇创佳绩》(标注六要素、结构五部分);
对比案例:1 篇合格新闻 + 1 篇 “新闻化记叙文”(如将 “运动会报道” 写成抒情散文,用于区分教学);
标题案例库:含单标题(如 “00 后射击组合夺巴黎首金”)、多标题组合(引题 + 正题 + 副题示例)、修辞标题(比喻、拟人、对比类);
导语案例库:四种导语类型的正面示例(如叙述式 “北京学校分批开学”、提问式 “开学时间定了?北京明确分批返校”)及反面示例(如冗余导语 “在阳光明媚的早晨,经过教育局讨论,北京学校终于要开学了”)。
工具包:
学生任务单:《新闻素材梳理表》(含六要素填空)、《标题 / 导语草稿纸》(预留 3 次修改空间)、《新闻结构框架图》(倒金字塔结构模板);
互评量表:《新闻写作评分细则》(一级指标:要素完整 20%、结构合理 30%、标题导语 30%、语言规范 20%;二级指标细化至 “标题是否含‘何人何事’”“导语是否有核心事实” 等);
编辑素材:空白小报模板(含 “要闻版”“校园广角”“人物专访” 板块框)、简易排版指南(字体、行距、图片位置建议)。
技术准备:
多媒体课件(嵌入案例视频、互动问答环节)、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草稿)、小组讨论白板(用于梳理素材逻辑)。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新闻认知与要素解析
(一)情境导入:新闻就在身边(8 分钟)
播放视频:3 则短新闻(校园运动会夺冠、社区旧物置换活动、本地暴雨救援),提问:
“这些视频让你快速知道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 “讲事实、说清楚、很及时”)
出示对比材料:
新闻稿:“9 月 28 日,我校运动会男子 100 米决赛中,初三(1)班张明以 11 秒 58 夺冠,刷新校纪录。”
记叙文片段:“阳光洒在跑道上,张明像风一样冲刺,全班同学的呐喊震耳欲聋,他终于拿下了冠军!”
提问:“两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新闻不写成记叙文?”(引出 “新闻客观、简洁、以事实为核心”)
(二)新知讲授:新闻的 “骨架” 与 “规矩”(20 分钟)
新闻的核心要素(六要素):
讲解:用 “5W1H” 口诀记忆(When 时间、Where 地点、Who 人物、What 事件、Why 起因、How 经过结果);
实操:分发《新闻素材梳理表》,以课件范文《我校男女篮球队勇创佳绩》为例,小组合作填写六要素,教师投影展示优秀表格(强调 “结果” 需具体,如 “男队夺冠、女队获亚军”)。
新闻的结构五部分:
图解:展示 “倒金字塔结构” 示意图(顶部:标题→上中部:导语→中部:主体重要内容→中下部:主体次要内容→底部:背景 / 结语);
拆解范文:
标题:“我校男女篮球队勇创佳绩”(含 “何人 + 何事”);
导语:“9 月 21 日,我校男、女篮球队分别获得全省中学篮球联赛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二名。”(核心事实);
主体:先写决赛关键过程(加时赛反超 / 体力不支),再补充比赛意义(非核心);
背景:暗含 “体育教学成果检阅”(未单独成段);
结语:“展现阳光学子精神风貌”(总结意义)。
新闻的三大特点:
真实性:“事实必须真实存在,数据、人名、时间不能错”(举例:报道 “校园植树活动” 需写清 “3 月 12 日,初二学生种植 20 棵松树”,而非 “同学们种了很多树”);
及时性:“新近发生的事才有价值”(对比 “昨天运动会夺冠” 与 “去年运动会回顾”,前者更具新闻性);
简洁性:“用最少的话讲清事实”(删除修饰语,如 “可爱的同学们” 改为 “同学们”)。
(三)即时练习:要素提取与结构判断(15 分钟)
任务:给学生 1 篇短新闻(如 “社区老年食堂开业,日均服务 50 位老人”),要求:
标出六要素;
划分结构五部分(用不同颜色笔标注标题、导语、主体);
判断是否符合 “倒金字塔结构”(主体是否先写 “开业时间、服务人数” 等核心事实)。
反馈:随机抽查 2 份作业,全班纠错(如发现 “主体先写食堂环境描写” 则指出结构错误)。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2 分钟)
小结:新闻 =“真实的事实 + 清晰的结构 + 简洁的语言”;
作业:搜集 1 则校园 / 社区新闻素材(如班会活动、志愿服务、班级荣誉),填写《新闻素材梳理表》(下节课用)。
第 2 课时:标题 - 导语 - 结构实战
(一)复习导入:素材分享(5 分钟)
随机抽 2 名学生分享搜集的素材(如 “10 月 15 日,我校‘读书节’开幕,全校捐书 200 本”),全班补充六要素(确保素材完整)。
(二)技巧精讲:标题与导语写作(20 分钟)
标题拟写:
基础要求:“何人 + 何事”(如素材 “读书节开幕”→标题 “我校‘读书节’开幕,全校捐书 200 本”);
进阶技巧:
多标题组合:引题(烘托氛围)+ 正题(核心事实)+ 副题(补充细节),举例:
引题:“以书为友,共享书香”
正题:我校 “读书节” 今日开幕
副题:—— 全校师生捐赠图书 200 册
修辞增色:用比喻(“读书节成‘知识加油站’”)、对比(“旧书换新友,书香满校园”);
实操:用学生分享的素材拟写 3 个标题(1 个单标题 + 1 个多标题组合 + 1 个修辞标题),小组互评 “最醒目标题”。
导语撰写:
核心要求:“一句话讲清最关键的事”(包含 “时间、人物、核心事件”);
类型实战:
叙述式:直接陈述事实(如 “10 月 15 日,我校‘读书节’在操场开幕,全校师生参与捐书活动”);
提问式:用问题吸引读者(如 “校园书香何处来?我校‘读书节’今日开幕,200 本图书等你来读”);
描写式:简笔勾勒场景(如 “‘请把书递给我!’操场上传来此起彼伏的声音,10 月 15 日,我校‘读书节’正式开幕”);
避坑指南:展示反面案例(“在秋天的校园里,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准备,读书节终于开幕了”),指出问题:无具体时间、无核心事实(“准备” 非重点)。
(三)结构实战:倒金字塔写作(15 分钟)
框架搭建:分发《新闻结构框架图》,以 “读书节开幕” 为例,指导学生填写:
第一层(最重要):开幕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核心成果(捐书 200 本);
第二层(次要):活动流程(校长致辞、捐书仪式);
第三层(更次要):学生 / 老师感言(选 1-2 句简洁引用);
第四层(背景 / 结语):活动意义(“营造读书氛围,促进知识共享”)。
写作要求:
语言:用 “叙述” 不用 “抒情”(如 “校长说:‘读书是成长的阶梯’” 而非 “校长的话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篇幅:300 字左右(标题 20 字内,导语 50 字内,主体 200 字内)。
学生写作:结合自己的素材完成消息初稿,教师巡导(重点指导标题模糊、导语无核心事实的学生)。
(四)作业:初稿修改(5 分钟)
学生对照 “六要素完整度”“标题是否含何人何事”“导语是否有核心事实” 自查初稿,下节课带稿参与互评。
第 3 课时:评议修改与编辑实践
(一)互评指导:如何发现问题(10 分钟)
出示《新闻写作评分细则》,讲解评分标准(如 “要素缺失一处扣 5 分”“导语无核心事实扣 10 分”);
示范互评:用 1 篇问题作品(如标题 “校园活动真精彩”、导语无时间、主体先写环境),全班按细则打分并提出修改建议(如标题改为 “我校‘读书节’10 月 15 日开幕”,导语补充 “捐书 200 本”)。
(二)小组互评与修改(20 分钟)
分组:4 人一组,每人依次朗读自己的作品,组员按细则评分并填写《修改建议表》(如 “标题可加副题说明意义”“主体需先写核心成果再写流程”);
自主修改:学生结合建议修改初稿(重点优化标题、导语、结构逻辑),教师抽查典型问题(如仍有 “记叙文式描写” 的作品,现场指导修改)。
(三)新闻编辑实践(12 分钟)
任务:小组合作编辑 “班级新闻小报”,板块包括:
要闻版(选 2 篇最佳消息,配标题 + 导语);
校园广角(选 1-2 篇素材有趣的消息,配简笔插图);
编者寄语(小组集体撰写 “新闻小报宗旨”,如 “记录校园点滴,传递青春力量”)。
指导:讲解排版技巧(标题加粗居中,导语用方框标出,主体分段清晰),提供空白模板参考。
(四)成果展示与总结(3 分钟)
每组派代表展示小报,说明 “选稿理由”“排版思路”;
总结:新闻写作是 “观察 - 提炼 - 表达” 的过程,希望大家做 “生活的观察者,事实的传递者”。
【板书设计】
任务三 新闻写作
一、新闻=事实+结构+语言
1. 六要素:5W1H(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
2. 五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倒金字塔:重要→次要)
3. 三特点:真实(事实说话)、及时(新近发生)、简洁(客观叙述)
二、写作口诀
标题:何人何事要醒目,多题组合可添彩
导语:核心事实一句话,四种类型灵活用
主体:重要在前次在后,客观叙述不抒情
修改:要素结构语言查,互评互助更完善
三、区分新闻与记叙文
新闻:客观、简洁、传事实
记叙文:主观、细腻、表情感
【教学反思】
学生对 “倒金字塔结构” 的理解是否到位?是否需要增加 “结构排序游戏”(将打乱的新闻段落重新排序)强化认知?
标题拟写中,学生是否能熟练运用多标题组合?修辞标题的创作是否存在 “为修辞而修辞” 的问题(如标题华丽但偏离事实)?
互评环节效率如何?是否需要提前培训 “互评小导师”(选 1-2 名写作较好的学生示范点评)?
新闻小报编辑是否激发了学生兴趣?后续可拓展 “校园新闻公众号” 编辑实践,提升新媒体适应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任务三 新闻写作
素养目标
树立表达需有依据、秉持责任意识的观念。
熟悉新闻领域的基础常识,掌握新闻作品的撰写方法。
明晰新闻写作的规范要求,研习新闻的创作技巧,提升新闻写作的实际能力。
激发学生对新闻及新闻行业的兴趣,引导其发掘社会中具有价值的人物与事件。
巩固新闻的核心知识,熟练把握消息写作的关键要素及 “倒金字塔式” 结构要点。
开展小组间的互相评议活动,引导自主优化已写新闻内容,进而学会报纸或新闻网页的编辑与制作。
写作导航
新闻(消息)写作
确定标题
结构合理
写好导语
标题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何人(何物)、何事。
尽可能重点突出,简洁醒目。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通常以“倒金字塔结构”呈现。
导语要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交代事件记叙要素,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
语言简明
语言要求准确、简练、易懂,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讲究生动形象。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
考虑受众需求,尽量采用大众化语言。
写作时,要避免将记叙文和新闻(消息)混淆。
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 三者缺一不可。
新闻的特点
迅速及时、真实准确、简明扼要。
新闻
知识
什么是消息?
一种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快速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在新闻报道中最常见,运用最广泛。
消息的三大特点
用事实说话
真实性
所有的新闻体裁中时效性最强的一种
及时性
所有的新闻体裁中篇幅最短的一种
简洁性
必做任务
每位同学都要根据“任务二”中自己搜集的新闻素材,参考“技巧点拨”(见教材P20—22),写一则消息。写完后,组内同学互相交流,修改完善。




范文
我校男女篮球队勇创佳绩①
本报讯 【9月21日,我校男、女篮球队分别获得全省中学篮球联赛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二名。】②
批注
①标题交代了何人何事,
点明了消息报道的主要内容。
②导语采用叙述式,
交代了最主要的新闻事实。
主体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着重介绍了两支球队在决赛现场的比赛情况,详写男队夺冠,略写女队惜败,与冠军失之交臂。
决赛打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参赛双方的比分始终不相上下,男女两队都打进了加时赛。加时赛最后几分钟,男子篮球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毫不气馁,沉着应战,最终以两分的优势反超,获得男子组冠军。女队则在最后的加时赛中,由于体力不支,客场负于对手。
结语采用概括小结式,总结了这次篮球比赛的重要意义,结构完整。
此次篮球比赛是对我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一次检阅,队员们在比赛中为集体的荣誉而战,团结合作,顽强拼搏,充分展现了阳光学子的精神风貌。
教师点评
名师总评:这篇消息的各项新闻要素完整无缺。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事件的核心事实,导语部分简要清晰地呈现了消息的关键内容,主体部分则运用了 “倒金字塔结构” 来组织内容。全文结构安排合理有序,语言表达简洁明了且精准恰当。
这篇消息的各项新闻要素完整无缺。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事件的核心事实,导语部分简要清晰地呈现了消息的关键内容,主体部分则运用了 “倒金字塔结构” 来组织内容。全文结构安排合理有序,语言表达简洁明了且精准恰当。
设置醒目的标题
新闻写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提炼简洁的导语
合理安排主体结构
注意语言的准确、简明
设置醒目的标题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
一篇新闻,读者一般会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不看内容,
所以,学会拟写新闻标题,是学写新闻的首要环节。
新闻标题按结构可分为正题、引题+正题、正题+副题或“三题”俱全。
新闻标题的形式
正题:点明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和观点。
引题:从一个侧面对主题进行引导、说明、烘托或渲染。
副题:对主题起补充、注释作用。
在知否?知否?应是贱“肥”贵“瘦”(引题)
爱吃瘦肉者,请您多付钱(正题)
——本省各县市调整肉类差价(副题)
举例子
根据下面的新闻标题,说说新闻标题的特点?
标题1:李雯雯力敌千钧 中国代表团40金收官创历史
标题2:00后射击组合黄雨婷盛李豪夺巴黎首金
标题3:“莎头组合”为国乒拿下首枚奥运混双金牌
标题4: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一号05星
简洁醒目;准确概括主要内容;能吸引读者。
“何人+何事”
标题3:按下农村污水治理“快进键”
比喻
标题1:幸福慢车,致富快车
对比、对偶
标题2:今日金星“约会”峨眉月
拟人
标题4:高职教育要“眼中有人”
化用成语
从修辞角度说说这些新闻标题吸引人的原因
新闻标题的要求(一目了然|一语破的|一见钟情|)
读者一看就能明白
点明新闻核心要素
新颖能够吸引读者
请为下面的消息拟写一个标题
2022年8月8日是我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与以往不同,今年以来线上掀起一波全民健身热潮。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司长高元义日前表示,今年4月底开展的全国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已有700多万人直接参与,浏览量达几十亿。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全民健身参与人数的增多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进一步刺激居民体育运动的消费需求,未来运动鞋服、体育用品等细分领域将受益。
越来越多年轻人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学习健身相关的内容。巨量算数数据显示,5月年轻用户在抖音搜索“健身”相关关键词的搜索量比1月增长171.5%。各类运动健身APP用户活跃度也有所增长,QuestMobile数据显示,5月,健身应用Keep的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0.8%,天天跳绳APP的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更是高达639.3%。
第 14 个 “全民健身日” 来袭:线上健身热潮涌动 参与量破 700 万带动消费增长
2022 全民健身日迎线上新态势:全国线上运动会 700 万人参与 运动消费需求受提振
线上健身热度飙升!全民健身日之际:700 万人参与线上运动会 运动 APP 活跃度大涨
越来越多年轻人在短视频平台学习健身
年轻人掀起短视频学习健身热
健身搜索短视频 全民掀起健身潮
提炼简洁的导语
是指消息的第一段话或第一句话,它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写作要求
突出重点,吸引读者
言之有物,事实说话
简明扼要,开启全篇
形式多样,体现特色
摒弃可有可无的内容,突出关键信息,集中呈现最有新闻价值、最受读者关注的新闻事实
要浓缩、概括新闻事实,但不能流于抽象、空洞,尽量用事实而非概念来说话。
要简洁明了,避免与主体部分重复,用精练的语言呈现精要的内容,同时为整篇消息定下基调。
可以直接陈述新闻事实,也可以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表现场面,描写细节,渲染气氛,讲述故事。
导语的形式
叙述式
提问式
描写式
评论式
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
把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作答。用精练的语言呈现精要的内容,同时为整篇消息定下基调。
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
例子
北京市有关部门日前下发通知,确定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将分批分次正常开学。
“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开学呢 ”这是一直以来家长们关心的问题,现在终于有了答案,北京市有关部门日前下发通知,确定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将分批分次正常开学。
“终于要开学了!”妈妈欣喜地从沙发上跳起来欢呼着。这是家长得知即将开学的普遍反应,北京市有关部门日前下发通知,确定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将分批分次正常开学。
特殊时期学校应遵循分批次开学的原则,避免学生大规模聚集。北京市有关部门日前下发通知,确定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将分批分次正常开学。
合理安排主体结构
前三部分是主要部分,背景和结语为辅助部分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和副题)
01
导语——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02
主体——消息的主干,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
03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04
结语——新闻结尾,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
05
按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事实
“倒金字塔”结构
消息的语言要求
01 准确
语言表述要与新闻事实本身高度吻合,不能夸大或缩小,也不能含糊其词。
02 简练
在呈现新闻事实的时候要讲究语言干净利落,删去多余的文字。
03 易懂
写消息时要有读者意识,考虑受众需求,尽量采用大众化的语言,不用生僻词语,少用专业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