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1.从复习提问入手。先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接着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直接原因;再复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
2.用景观图片引入。教师出示两幅反映不同地域特点的自然景观图片,问学生能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点?(或者,教师提问学生旅游经历,将不同学生到过的不同地区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对比)
3.设问引入。教师首先提出一个观点: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然后问学生是否认可这种观点。教师总结,引出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差异性。
【承转、过渡】从总体上看,全球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严格地说,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即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
(一)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板书)?
1.陆地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板书)?
【设问、分析】:为什么在陆地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呢?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因为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显然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会有明显体验。
2.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
3.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体现──自然带(板书)?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打出投影胶片图5.6或利用挂图,并板书简单图示如下)
(提示:教师可结合复习气候的内容)
教师先画出上图的左半部分──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图5.6完成右半部分内容。
[师]同学们在完成填图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一些特殊的地方?
[生]有的,有些自然带和气候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师]对,一般情况下,一种气候区是对应一个自然带的,但有两个是特殊的,一个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两种自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而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不同(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却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引入新课】(提问)请几位去过不同地区旅游的同学,说一说当地的景观和我们中山有什么不同。并指出这种不同就是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并复习自然带的分布。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全球的自然带分布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板书)?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并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我国南方炎热而北方温凉呢??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方纬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地表面获得太阳光热多,所以气候炎热、气温较高;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光热少,所以气候温凉、气温较低。
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带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大致与纬线方向分布一致,即作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自然带的这种分布规律称为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师]比如说我们如果坐火车从中山出发到北京,一路上会依次看到什么自然带的景观呢?
[生]依次会出现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景观。
1.由赤道到两极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板书)?
(进一步设问让学生思考)同学们再仔细读图:看看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的自然带也具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呢?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对!如非洲大陆、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东部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大致也具有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从图中分布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而不同的热量条件又会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因此,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实际上也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读图]教师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结合上述分析将课本两幅景观图5.7、5.8粘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设问】同学们再看我国的情况,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多雨而内陆地区干旱,自然带又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离海的远近距离不同,获得水分多少也不同
[师]对,因为我国东部靠大海(太平洋)由于各地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多少就不一样,各地表现出不同的干湿状况,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植被,发育着不同的土壤,从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景观和自然带。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板书)?
分析、讲解: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如亚欧大陆中部,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两边靠大洋,所受风向不同(东面为季风,夏季吹东南季风,而西面为西风),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有规律变化。图5.9、5.10两幅景观图,就是一个明显的对比。(教师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完成粘图)?
【承转】有的同学在假期里可能登过山,登上山顶有什么感觉呢??
[生]略?
[师]对!特别是海拔高度比较大的山脉,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气温、空气中的水分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一些地方有“一山有四季”的说法。这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水热状况、自然景观也随着发生变化的规律,称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板书)?
(利用投影胶片或景观图分析图5.11)喜马拉雅山地区由于海拔高度大(珠穆朗玛峰8844.43米),垂直自然带发育是比较典型的。从它所处的纬度来看,它的基带(最下面的一个自然带)与平地上的自然带是一致的,即为常绿阔叶林带。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依图分析)?
处于赤道附近的高山,如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分异同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承转、过渡】以上我们简要地分析了陆地环境的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实际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有其一般性,也有它的特殊性。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因为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非地带性。?
(三)不规律的非地带性现象(板书)?
【分析、讲解】例如,我们在初中地理中学过绿洲。还记得,什么叫绿洲呢?(学生回答)对!在干旱沙漠中,只要有水,就可以植树、种草、种庄稼,这样的地方就叫绿洲。绿洲可以出现在温带沙漠中(如我国新疆),也可以出现在热带、亚热带沙漠中,所以它是一种没有一定规律的非地带性现象。?
再比如,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太平洋沿岸),有一条狭长的(热带)荒漠带,而缺少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还主要是分布在赤道以北地区(引导学生读5.6图分析)。这主要是受大的地形起伏的影响。因为南美洲西部是一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受其影响,两边的气候状况不同,所以就出现了分布规律不同的自然带,这也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最后可以把本节课的内容概括成下面一个表格,方便学生巩固记忆。
分异规律
表现形式
主导因素
由赤道到两极
沿纬线变化方向更替
热量
由沿海到内陆
大致沿经线变化方向更替
水分
垂直地带性
由山麓到山顶,垂直更替
水热
非地带性
无一定形式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课堂小结】
陆地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而且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是有一定规律的,在规律性当中而又表现出了其复杂性。?
自然带的分布是复杂的,这是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根源所在;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这是人类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有规律分布的自然带构成了全球和谐的自然环境整体。自然带之间错综复杂的、微妙的要素关系,有许多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因此,人类不能随意去破坏任何哪怕是极微小的环节,也许它带来的影响会是全球性的。我们要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把握其内在规律,特别是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联系上把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生产,造福人类,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概念
2.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
3.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体现──自然带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地带性分异规律
⑴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
⑵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中纬度最明显
⑶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评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由沿海向内陆分异????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2.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 )
A.纬度地带性 B.由沿海向内陆分异 C.非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
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4.世界上由沿海向内陆分异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 )
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5.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6.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的地区是(?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赤道地区?? ?D.高纬地区
7.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 )
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 ??B.亚寒带地区??? C.亚热带地中海区???????? D.热带雨林地区
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9.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10.该山可能位于(? )
A.赤道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
(二)综合题
11.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带,B._________带,C._____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__,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
【答案要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C
C
B
D
A
A
A
11.(1)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 (2)由沿海向内陆分异? 水分? 中? (3)温带季风? 温带草原? 风力? (4)水(或水分)
课件26张PPT。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中地理必修Ⅰ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和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一、引入新课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你能说出原因吗?自然界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地域分异的概念: 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2、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阅读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1第一、二自然段的相关内容,读P91图5.7“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思考:
①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体现在什么方面?②我们熟知的全球性地区分异有哪两种?
③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因素是什么?
④什么是陆地自然带?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1、分类:按空间尺度(规模大小)划分为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1) 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自然带
2、陆地自然带:
(1)影响因素: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水热组合
(2)概念: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66°34N23°26N0°大陆西岸 中部 大陆 东岸 大陆西岸 中部 大陆 东岸中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带你去旅行 同学们分为两组,各选一条路线去旅行,看看你们都发现什么了?
线路1:从非洲的热带雨林向南北走
线路2:从大西洋沿岸东行到中亚内陆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o经线依次向南、向
北前进。想一想,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太阳辐射能带
来的热量从低
纬度向高纬度
逐渐减少2、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北纬40o纬线向东前进,想一想,
自然景观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森林草原荒漠从亚欧大陆东西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步降低①②热带雨林非洲热带草原撒哈拉沙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草原温带荒漠带分别说出沿① 、②线的自然景观、表现出什么规律、说明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②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③热带沙漠带——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⑥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之间)
⑦苔原带——苔原气候(北纬70°以北) 20°E为例,来看一下有赤道到两级的自然景观的变化: 以亚欧大陆的东岸为例,来看一下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景观。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草原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 <200mm 200—400mm 400—600mm跨越障碍自然带自然带由沿海向内地更替寒带冰原带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更替细化梳理①②极地赤道沿海 内陆水分热量纬度变
化方向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从
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非洲沿20°E经
线自然带的变化经度变
化方向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
沿海到内陆逐渐降低亚欧大陆中纬度
从沿海向内陆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活动,
1、填表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距海远近引
起份水差异
纬度高低引起
热量的差异
4
小结:1、影响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海陆分布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两极表现较为明显
B、以热量为基础
C、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各自然带南北更替AC课堂检测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①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更替 ②沿经度变化的方向更替
③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④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4、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自然带是
①热带草原带 ②热带雨林带
③亚寒带针叶林带 ④苔原带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C课堂检测ABCD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E热带草原带练习:6.图为北半球理想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请回答:(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然带的是 __ _
(2)A自然带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
(3 )自然带G、H在南半
球缺失的原因是
_ _
B F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在南半球该纬度地区,地表主要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