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属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畴,内容包含了“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洋,它主要介绍了洋流的概念、洋流的性质分类、洋流的形成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等。从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是基础性知识,为后一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做好知识的预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性质分类,明确洋流的影响因素
2.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能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
4.学会利用海水等温线来判断寒、暖流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风海流的成因,归难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
2、通过对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通过对洋流的成因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精神。
2、通过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理解。
3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前后联系,有效解决疑虑,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能力提高。
教学重难点
1、世界洋流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
2洋流模式图的构建及世界海洋洋流名称的记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法、案例教学法、黑板略图法、问题导学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1852年的一天,大西洋上的风暴把一艘帆船逼到了直布罗陀的附近的一个海湾里避难。水手在海滩上的沙子里发现了一个沥青球,拨去沥青以后,里面裹着的是一个空椰子壳,上面有个小洞,从里面掏出了一张羊皮纸,上面写满了字,原来这是当年哥伦布写的一封信。1492年,哥伦布首次到达美洲后,在返回欧洲的途中,遭遇了风暴,他担心自己的帆船回不了西班牙,于是便写了这封“椰子信”,投到大海,为的是让后人知道自己的伟大发现,不料,“海洋信差”竟把这封信传了359年。
思考:上述事件可信吗?为什么?
答案:可信。海洋中的水体是相连的。全球海洋表层海水。通过洋流的运动,会将海水中的东西进行“传递和迁移”。
那么海水为什么会运动呢?它的运动形式有哪些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既然大家知道海水是运动的,您能否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及以前所学的知识说出海水运动有哪些形式?
(如波浪、涨潮落潮、洋流等等)
很好,大家说得很全面,海水运动形式主要3种,波浪、潮汐和洋流。(简单介绍波浪、潮汐)
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形成风浪,这是最常见的波浪。风越大,波浪也就越大。如果发生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时,也能引起巨浪,我们称之为海啸。那种波浪的浪高就很高了,并且会带来极大的破坏力。
而潮汐是海水在日、月、地三者引力作用下,发生周期性的涨落的现象。白天的涨落叫潮,夜晚的叫汐,一天有2次涨落。
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最广的海水运动就是洋流。
我们把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称为洋流,根据洋流的性质,也就是海水的温度高低,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一般把海水温度比其他地区高的叫暖流,而流过来的海水温度偏低的,就叫寒流。
(环节:在黑板上画出寒流和暖流,并且由学生自主得出结论——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是暖流,相反的,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是寒流。)
教师提问:(为什么海水会发生运动呢?)
学生回答:因为风的吹拂,密度的差异等等。
教师总结:大家回答的非常好,刚才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咱们了解了寒暖流的含义和规律。那么,如果按海水运动的形成原因来分类的话,又可分为哪些类型呢?
(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在盛行风吹拂作用下,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称为风海流。
当这些风海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的海水减少后,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过来补充,形成另外一种洋流,称为补偿流。补偿流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垂直方向上的补偿流。在海洋表层海水流出后,不仅周围相邻海区的海水过来补充,而且海底的海水也上泛,形成上升流或下沉补偿流,如秘鲁寒流就是世界著名的上升补偿流,能够将海底丰富的营养元素带到海洋表层来,利于大型渔场的形成。
除了风海流和补偿流,还有由于相邻海区海水温度或者盐度的差异,出现的洋流,我们把他叫密度流。(举例大西洋和地中海)
风吹拂着海水在不停的运动,并且这种运动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下面同学们看课本57页上的图3.5(把学生分为四组,各自在图上找出大西洋、大平洋、北印度洋、南印度洋的表层洋流的分布并总结出规律,完成58页活动题图的绘制)
(教师总结)
(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2)、中、高纬海区
北半球: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环流
南半球:形成一支自西向东的西风漂流
(3) 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
夏季:顺时针 冬季:逆时针
教师讲解:大家知道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它也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因素。(让学生上黑板画出六个风带,其他同学在底下画,画完后大家看世界风带图)
教师提问:根据这些风向,大家说出这些纬度之间的海水会在风的吹拂作用下,发生什么方向的运动?形成了哪些洋流?
(与盛行风风风向一致,信风带海水向西流,西风带海水向东流。有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当这些海水在运动时还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地形的阻挡,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南亚,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因此,在北印度洋海区形成的大洋环流跟其他地方有很大的差异。)
教师讲解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世界洋流运动的成因分析
(1)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海面 盛行风吹拂 表层海水运动 带动 下层海水运动 形成 洋流
(2)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洋流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洋流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知道了海水运动风是主要动力,同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洋流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评测练习
1. 下图中,表示北半球暖流的是 ( )
2.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 )
A.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3.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A.地转偏向力 B.盛行风 C.各种天体对地球的引力 D.陆地形状限制
5.以信风为驱动力的风海流是( )
A.北太平洋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北赤道暖流 D.西风漂流
6.右图是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
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
B.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D.北半球极地、副极地海区大洋环流
7.在西半球副热带海区,位于大洋东部的洋流是 ( )
A.墨西哥湾暖流 B.巴西暖流 C.加那利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8.右图是某大洋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假定①②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而致,则( )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寒流 D.①②都是暖流
读右下图,完成9-11题。
9.在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10.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
A.巴西暖流 B.本格拉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那利寒流
11.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城市处于少雨季节的是 ( )
A.上海 B.伦敦 C.罗马 D.开普敦
右图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箭头表示某风带盛行风向。回答12-13题。
12.该海域所处半球和洋流的流向可能是( )
A.北半球 逆时针 B.南半球 逆时针
C.北半球 顺时针 D.南半球 顺时针
13.右下图表示甲洋流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 )
14.读下图,回答:
(1)判断A、B两图中洋流的性质:A__________ B__________
(2)判断甲、乙两点所在半球: 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3)根据两图中的条件,在太平洋中的相应洋流名称是: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在大西洋中的相应洋流名称是:A__________ B__________
课件18张PPT。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学习目标】1.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学会绘制洋流的分布模式图。
哥伦布60°0° 资料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跨大西洋到美洲西印度群岛,共花37天的时间;1493年,他第二次到西印度群岛,却只花了20天时间,什么原因?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概念:
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2、按性质分类: 3、影响因素:
主要动力 暖流和寒流 盛行风、陆地形状、
地转偏向力按照性质分类:暖 流寒 流指点迷津:1.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
2.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 同一纬度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
同一纬度海区,暖流水温比两侧水温高。探究一:怎样判断寒、暖流?读海洋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⑴图示海域位于_______(南、北)半球。
⑵图中甲处受洋流影响,在图中画出洋流方向,
判断洋流的性质是___(寒、暖)流。做一做:方法指导:凸向即流向暖流寒流寒流暖流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规律应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概念:
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2、按性质分类: 3、影响因素:
主要动力 暖流和寒流 盛行风、陆地形状、
地转偏向力40o0o60o90oN90oS40o
60o
30o30o三圈环流风带示意图世界洋流模式图东 北 信 风 带西 风 带极地东风带东 南 信 风 带极地东风带西 风 带副热带副热带副极地副极地做一做南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成因相同,性质不同。在信风和盛行西风影响下,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在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影响下,副极地海区大洋环流北逆南无4、洋流的分布规律南北半球
中低纬度北半球
中高纬度南半球
中高纬度北印度洋冬季北印度洋夏季?结合课本57页,读图思考完成学案合作探究4、洋流分布规律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国明朝郑和曾七下西洋,他总是选择冬季从我国出发,夏季返回。冬季洋流:逆时针方向冬季夏季夏季洋流:顺时针方向①按附近大陆、岛屿的名称;
②按附近的国家或地区地名;
③按距离赤道的方位;④按大洋的方位;
⑤按大气环流位置结合课本57页熟悉主要洋流名称与分布洋流命名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拉布拉多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 风 漂 流 秘鲁寒流厄加勒斯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千岛寒流巴西暖流本格拉寒流海洋表层洋流分布模拟图东格陵兰寒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 风 漂 流秘鲁寒流厄加勒斯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北大西洋暖流巴西暖流联系实际当堂检测CDBAC洋流小结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形成盛行风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性
质分
布北顺南逆北逆南无夏顺冬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