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一:(自主完成)填气压带名称,绘出六个风带的风向。绘出北半球气旋、反气旋,南半球反气旋水平方向的气流流向。回忆南亚季风环流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
教师活动一:1、图解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的洋流形成过程
填气压带、风向
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
规律总结
8/0
图1
2、教师一边讲每支洋流的形成过程,一边引导学生记忆洋流名称。完成图中“环1”时,让学生结合图示理解“寒流”和“暖流”的定义。(实线为暖流,虚线为寒流)经过反复的教学调整,我和很多老师都认为画出图然后再告之定义要比先告诉定义再讲解的效果要好。
3、教师由图总结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盛行风、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
学生活动二:(知识迁移)根据所学内容自主完成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水域的大洋环流绘图,并结合课本识记洋流名称。
教师活动二:图解北印度洋海域的季风洋流。结合南亚季风环流冬夏季风的风向。
学生活动三:总结洋流分布规律。(提示:以 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圈的分布规律:运行时针,结合气旋反气旋水平方向所流流向;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 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圈的分布规律。)对于总结这个环节,一开始我并没有给学生提示信息,结果学生给出的答案乱而杂,没有条理。我开始反思这个问题如何处理?给学生一个限定,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
图2
学生结合着图示很容易得出在在中低纬海区,形成以30°(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海域形成以60°(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任务:1、独立完成四个情境问题;2、同小组交换意见然后派代表展示结果
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完成四个题目,然后再小组之间交换意见。学生在自主完成的时候大约有十分钟的“冷场”,而这正是还原了高考的本质。不让学生自己思考上来就小组讨论,这是无效的学习。一题一讨论会浪费很多时间。
题目:几位秘鲁青年人决定一起参加‘从秘鲁经太平洋去冰岛,体验异域风情’”的环球之旅活动“他们从秘鲁出发,乘船经太平洋至冰岛环球旅行。
情境一:停靠的第一站———赤道横穿的科隆群岛。船员们到岛上休息,增补生活必需品,发现岛上有企鹅的踪迹。
图3
为什么生存在南极的企鹅会出现在赤道横穿的岛上?
情境二:船只继续前进,12月份到达北印度洋,细心的船员发现船速快了,并得到船长的确认。船长在餐桌上给大家讲了航海中利用洋流流向的故事——“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
为什么12月份船速会加快?
情境三:船只经过波斯湾,船员们感受到了繁荣的石油工业,看到一只只大型海轮从波斯湾进进出出;经过红海地中海,船只终于来到大西洋东岸,并途径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穿过英吉利海峡,停靠在英国伦敦港。船员们发现这里鱼船如梭,人们繁忙如他们去年收获的季节。
这里靠近什么渔场?世界四大渔场的成因分别是什么?(秘鲁、纽芬兰、北海道、北海)教师把四个渔场“落点”到图1上,进行知识强化。
情境四:
船长上岸买了最新报纸,看到头版“破船泄漏,生灵涂炭”的新闻,得知有关“威望”号油轮泄漏燃油事件。报上刊登的图片触目惊心。
这次原油污染怎么会这么短时间就从西班牙扩散到了法国?
教师依据学生答案进行订正总结:情境一反映的是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情境二反映的是对洋流海洋航行的影响;情境三反映的是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情境四反映的是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我们把这四个问题的答案进行综合就完成了对课本第二部分内容——洋流对地理理环境的影响的学习。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练习题
1.某海洋位于西半球大陆东岸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洋流是
[ ]
A.墨西哥湾暖流 B.巴西暖流
C.秘鲁寒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2.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正确的是
[ ]
A.开普敦地区温和多雨 B.墨西哥湾飓风活动频繁
C.中南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D.地中海沿岸受西风控制
3.不受洋流影响的地理环境有
[ ]
A.南亚东季吹北风夏季吹偏南风 B.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景观的形成
C.纽芬兰、北海道等地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D.俄罗斯北冰洋沿岸海港常期不冻
4.图中南半球有暖流经过的是
[ ]
二、读图分析题
1.下图是某大洋环流局部图,请回答:
(1)若AB线是30°纬度,那么这个海域位于____________半球(南或北),甲、乙、丙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洋流: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如代表印度洋,则丙为__________流,乙为__________流,甲为__________流。如代表太平洋,哪处可形成著名渔场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线是60°纬度,那么这个海域位于____________半球(南或北),从性质看,甲是________________(寒或暖)流。
2.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各题:
(1)图中abc?三条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风海流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2)图中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渔场,它位于a 和____________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日本的__________________等。
(3)若①处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表明保护海洋环境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加A,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航行方向,并指出整个航程顺次利用的盛行风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选择 BDAC
二、读图分析
1.(1)南 暖 寒 寒 西澳大利亚寒流 西风漂流 厄加勒斯暖流 丙处可成渔场,上升流把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到表面
(2)北 寒
2.(1)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a c 中纬西风 东北信风
(2)纽芬兰 拉布拉多寒流 北海道
(3)加快了海水污染的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国际协作
(4)东北信风 西风 加那利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课件17张PPT。普通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2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考纲 】
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定义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按性质分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洋流影响因素 1、盛行风——主要动力
2、地转偏向力——改变流向
3、陆地形状——-改变流向总结洋流分布规律1、以 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圈的分布规律(提示:运行时针;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
2、以 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圈的分布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30°(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以 60°(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3.在南纬40°~6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寒流。
4.北印度洋,形成“冬逆(时针)夏顺”的季风洋流
要求:边读边记,写在课本58页活动题处。任务:二、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独立完成四个情景问题
2、同小组交换意见然后派代表展示结果几位秘鲁青年人决定一起参加‘从秘鲁经太平洋去冰岛,体验异域风情’”的环球之旅活动“他们从秘鲁出发,乘船经太平洋至冰岛环球旅行。
情景一:
停靠的第一站———赤道横穿的科隆群岛。船员们到岛上休息,增补生活必需品,发现岛上有企鹅的踪迹。
为什么生存在南极的企鹅会出现在赤道横穿的岛上?秘鲁寒流经过,气温降低洋流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1、暖流增温增湿
2、寒流降温减湿情景二:
船只继续前进,12月份到达北印度洋,细心的船员发现船速快了,并得到船长的确认。船长在餐桌上给大家讲了航海中利用洋流流向的故事——“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
为什么12月份船速会加快?1、12月份北印度洋地区风向为东北风,船只顺风
2、12月份北印度洋海水自东向西运动,船只顺水海洋航行:1、节省燃料顺流加速;
2、寒暖流交汇形成海雾;
3、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行造
成威胁
情景三:
船只经过波斯湾,船员们感受到了繁荣的石油工业,看到一只只大型海轮从波斯湾进进出出;经过红海地中海,船只终于来到大西洋东岸,并途径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穿过英吉利海峡,停靠在英国伦敦港。船员们发现这里鱼船如梭,人们繁忙如他们去年收获的季节。
这里靠近什么渔场?世界四大渔场的成因分别是什么?(秘鲁、纽芬兰、北海道、北海)靠近北海渔场
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
北海道渔场: 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
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冷水
秘鲁渔场: 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
营养物质带到表层秘鲁渔场成因情景四:
船长上岸买了最新报纸,看到头版“破船泄漏,生灵涂炭”的新闻,得知有关“威望”号油轮泄漏燃油事件。报上刊登的图片触目惊心。
这次原油污染怎么会这么短时间就从西班牙扩散到了法国?污染物经北大西洋暖流迅速扩散影响到法国洋流对 海洋污染产生的影响:1、扩大污染范围
2、加快净化速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高低纬间的热量和水分输送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分布;
②对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水障”,形成著名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1、气候:
2、海洋航行:
3、海洋生物:
4、海洋污染:
顺流加速,节约燃料;海雾;高纬冰山威胁
扩大污染范围
加快净化速度 谢 谢!
录制单位: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
录制时间:2016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