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小小气象员》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5-2026学年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小小气象员》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5-2026学年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28 09:2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气象观测》教学设计
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学习 内容 10.1天气和气候 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内容 要求 10.1中②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雨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 12.1中②举例说出工具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便利、快捷和精确;学会使用常见的工具制作简单作品。
【课时设计】
1.5 小小气象员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理解其代表的气象信息;明确准确收集和整理天气信息对气象预报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不同渠道获取的天气信息,学会筛选和整合有效数据;根据天气数据,归纳播报内容的逻辑顺序。
探究实践:学会通过气象网站、电视节目或手机应用查询天气信息,并用符号记录;能够模仿气象员,清晰、准确地播报天气情况,提醒他人应对天气变化。
态度责任:培养对气象预报的兴趣,增强关注天气变化、关心生活环境的意识。
【教学资源】
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一、问题与假设 1.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视频,想一想完整的天气预报需要包含哪些信息? 2.学生总结天气预报中包含气温、风向、风力大小、云量和雨量等信息。 3.提出问题:如何清晰、准确地播报天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小小气象员。
二、探究与结论 活动一:认识常用天气符号 1.出示图片,展示常见的天气符号,如晴天、多云、阴天、小雨、中雨、大雨、小雪、中雪、大雪、雷电等。逐一讲解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气象信息,让学生仔细观察符号的形状、颜色特点,加深记忆。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组发放一套天气符号卡片,小组成员互相指认卡片上的天气符号,并说出其代表的含义,教师巡视各小组,进行指导和纠正。 活动二:收集和整理天气信息 1.讲解收集渠道:通过课件展示浏览气象网站、收看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查询天气预报应用软件等收集天气信息的方式,介绍每个渠道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收集当天或未来几天的天气信息,包括地点、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力、风向等,并填写在气象信息记录表格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指导学生用常用天气符号记录整理收集到的信息,将文字信息转化为符号表示,让学生体会用符号记录的简洁性。 活动三:播报天气情况 1.教师讲解播报稿的基本格式,包括开头问候语、日期、地点、天气状况、气温、风力风向以及温馨提示等内容。 2.指导学生根据收集整理的天气信息,按照播报稿格式撰写自己的天气预报内容。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组织语言,确保播报稿内容准确、通顺。 3.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天气预报播报,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播报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语音语调、内容准确性、播报流畅度等方面对播报表现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总结和反馈。
三、反思与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根据教师、小组同学和自我的评价,在评价表上对“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明白它们所表示的含义”“会通过气象网站、手机应用软件等途径查询天气信息”“能按照一定的格式整理收集到的天气信息”“能够清晰、准确地播报天气情况”等项目进行评价,打上“√”。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优点,如积极收集信息、认真撰写播报稿等,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如天气符号记忆不牢、播报不够自信等,鼓励学生改进。
四、应用与迁移 1.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关注天气信息,如外出旅游、体育运动、农业生产等,让学生体会气象信息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对气象预报重要性的理解。 2.鼓励学生课后连续记录本地一周天气,绘制“家庭天气日历”,帮助提醒家人应对天气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