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练7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意义(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强化练7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意义(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8 10:2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强化练7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意义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光等清洁能源富集,但近年来因为技术问题存在弃光限电、弃风限电现象。我国西南地区河流水量丰沛,为充分利用资源,政府将风、光能源与西部跨流域调水工程相结合推进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西北地区风、光日发电出力与平均日发电出力系数,其中平均日发电出力系数为风、光和水力发电的平均值。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西部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意义为(  )
A.显著提高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率
B.改变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格局
C.全面保护西南地区生态环境
D.实现区域间水资源优化配置
2.需要将水库中的水用于补偿发电的时间段为(  )
①8:00—10:00  ②10:00—14:00
③14:00—19:00  ④21:00—24:00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氢气,生产过程中无伴随碳排放,故被称为“绿氢”。2023年4月,我国“西氢东送”首个绿氢长距离输送管道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沿线多地预留端口,便于接入潜在氢源。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下图示意该“西氢东送”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西氢东送”工程沿线多地预留端口,体现的交通运输线路布局原则是(  )
A.因地制宜  B.适度超前
C.均衡发展  D.市场最优
4.与传统长管拖车运氢相比,管道运氢的主要优点是(  )
A.运输范围广   B.短期收益高
C.机动灵活性强  D.受自然影响小
5.首条“西氢东送”管道运输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
A.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问题
B.实现东西各地协调发展
C.调整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D.改善东部各地大气质量
  青海、山西、四川、贵州四省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电力输出大省,输电规模逐渐扩大。其中青海省是杭州亚运会绿色电能输出地之一。下图为四省2021年1—10月发电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杭州亚运会所用部分绿色电能来自(  )
A.甲  B.乙  
C.丙  D.丁
7.甲省在年内对外输出电力较为稳定,主要原因是 (  )
A.距离输入区近  
B.年内降水量大
C.输送电力多样  
D.基础设施完备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约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被列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新疆在中国能源梯队中,正逐渐由“后备军”转变成“先锋营”。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家又大力实施“疆电外送”工程,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进一步促进了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
材料二 下图为“疆电外送”工程示意图。
(1)简述国家大力实施“疆电外送”工程的地理背景。(6分)
(2)与传统“疆煤东运”相比,简述“疆电外送”对新疆和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8分)
(3)除能源跨区域调配外,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对策。(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D 西部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有效缓解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调水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影响不大,但西南部水资源富余,调水前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调水后会显著提高西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A错误;西部跨流域调水工程能够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改变中国西部地区经济格局,B错误;调水只能缓解受水区因水资源不足导致的生态问题,并不能全面保护西南地区生态环境,C错误;西部跨流域调水工程调节了水资源空间分布,能够实现区域间水资源优化配置,D正确。
2.D 结合下面分析,选D。
3.B 依据材料可知,工程线路沿线多地预留端口,便于接入潜在氢源,据此分析可知,线路设计考虑了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变化,符合适度超前原则,B正确。
4.D 传统长管拖车运氢属于公路运输,运输范围更广,机动灵活性更强(可点对点),A、C错误;管道运输因前期管道建设投入大,短期内收益不高,B错误;管道运输连续性强,运具和线路合为一体,与公路运输相比,受自然影响小,D正确。
5.A 我国内蒙古地区绿氢生产条件优越,但需求地主要在东部地区,依据材料“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可知,该工程可以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问题,A正确;首条“西氢东送”管道运输工程可促进内蒙古到北京沿线地区的协调发展,但不能实现东西各地协调发展,B错误;该工程将绿氢输送至京津冀地区,有利于调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C错误;首条“西氢东送”管道运输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善京津冀地区而非东部各地区的大气质量,D错误。
6.C 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乙省以火力发电为主,推测是我国的山西省;丁省水力发电占比最大、无太阳能发电,推测是我国的四川省;丙省在四省中太阳能发电占比最大,并且水力发电占主导地位,推测是我国的青海省;甲省火力发电占主导地位,并且水力发电占比也较大,推测是我国的贵州省。根据材料可知,青海省是杭州亚运会绿色电能输出地之一,因此杭州亚运会所用部分绿色电能来自丙,故选C。
7.C 由上面分析可知,甲省是我国的贵州省。据图可知,甲省四种形式发电均有,其中火力发电与水力发电占比大,并且火力发电占比大于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比较稳定,季节变化小,能够弥补其他三种形式发电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年内对外输出电力较为稳定,C正确。输入区主要是珠三角,贵州省距离输入区较远,并且年内对外输出电力稳定与否与距离输入区远近关系不大,A错误。贵州省火力发电占比大于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比较稳定,年内降水量大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基础设施完备对输电稳定不起决定性影响,D错误。
知识拓展
  中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的必要性。“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资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
8.答案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新疆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不足。
(2)对新疆:有利于新疆能源开发,进一步促进新疆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对东部地区:减小交通运输压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3)发展节能产业,加强节能宣传,制定并完善节能政策。
解析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根据材料“新疆煤炭资源丰富,约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可知,新疆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而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不足。因此我国大力实施“疆电外送”。
(2)对新疆来说,“疆电外送”项目的实施,首先促进了新疆能源开发,有利于将其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其次,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再次,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对东部地区来说,“疆煤东运”向东部地区输送的是煤炭,运量大,铁路运输压力大,且煤炭在东部地区消费,环境污染较大;相比而言,“疆电外送”向东部地区输送的是电能,有利于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且电能的消费有利于改善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3)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对策主要从产业、宣传与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应大力发展节能产业,缓解东部地区电力紧张的问题。从宣传的角度来说,应加大节能宣传,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从政策的角度来说,应制定相应的节能政策并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