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区域发展 增分测评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区域发展 增分测评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8 10:2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第二章 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遵循“区域协同、功能提升、生态约束、交通支撑、以人为本”的思路,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和优化,构建了七条主要发展交通廊道,形成枢纽集聚、节点链接的一体化空间模式。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上海市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和优化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主城区行政等级  
B.强化主城区城市职能
C.完善主城区功能体系  
D.推动城市多中心演进
2.构建区域廊道带来的影响可能为(  )
A.减缓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
B.限制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C.加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D.提高了区域交通通勤时间
  研究者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获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流、火车流、信息流等数据,计算出城市间的关联度。一个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占该城市关联度总量的比例,称为中心城市对该城市的控制度。苏州为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中心,对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的控制度有强有弱。下图示意苏州市对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控制度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3.图中信息表明,影响苏州市对其他城市控制度的主要因素为(  )
A.企业流动和交通联系  B.信息网络的建设水平
C.距离远近和行政区划  D.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
4.苏州和上海之间关联度高,关于两地企业关联总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苏州企业为上海提供大量制造业产品
②上海为苏州企业提供大量信息金融服务
③上海主要依靠苏州交通设施进行对外联系
④苏州企业的劳动力主要来自上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为了提高苏州对南通的控制度,应(  )
A.加强省际政府联系
B.两地协同发展相同的产业
C.大力发展苏州金融科技产业
D.扩大两地间的互联、互通
  在沙特阿拉伯,一座未来新城正在建设中,这是沙特阿拉伯政府提出的“2030愿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城毗邻红海和亚喀巴湾,靠近红海和苏伊士运河所组成的海上贸易黄金航线。新城中重点发展新能源与水、生物科技、食品、先进制造业。下图示意沙特阿拉伯未来新城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沙特阿拉伯未来新城靠近黄金航线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
A.方便引用红海水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B.减少占用内陆地区的土地
C.减轻城市中心的热岛效应
D.方便进口工业原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
7.沙特阿拉伯打造未来新城有利于(  )
A.实现国内碳零排放  B.解决国内淡水危机
C.带动国内产业转型  D.形成地区金融中心
  南昌县是江西省传统的建筑大县,距南昌市中心15千米,2013年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全县拥有建筑企业365家,涵盖港口、航道、水利、路桥、钢构、电力、园林等诸多类别。2016年南昌县把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下图示意装配式建筑产业板块构成。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注:BIM是一种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建筑模型信息集成管理技术。
8.南昌县成为“中国建筑之乡”的区位优势有(  )
①森林资源丰富  ②产业基础较好
③土地租金便宜  ④交通物流便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好处在于(  )
①缩短施工工期  ②减少能源消耗
③节省运输成本  ④减少建筑垃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鹤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但目前在尚有26亿吨煤炭资源有待开发的条件下,自身发展却面临诸多困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鹤岗市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严重  B.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
C.位置偏远,交通闭塞   D.腹地狭小,劳动力素质低
11.目前,有利于鹤岗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  )
①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②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
③打造煤电化工基地
④打造绿色食品之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森林未分解层凋落物由新鲜凋落物组成,外表无分解痕迹,颜色变化不明显,其持水性能是反映森林水源涵养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图为山西省某生态修复区四种典型人工林相同体积未分解层凋落物在浸水24小时内的持水量和持水率(凋落物持水量与其干重的比值)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与其他树种相比,下列四种降水情况中刺槐拦蓄效果最好的是(  )
A.持续性强降水  B.持续性阴雨天
C.短时阴雨天   D.短时强降水
13.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来看,最有利于该区生态恢复的组合是(  )
A.小叶杨—油松  B.小叶杨—刺槐
C.油松—榆树   D.刺槐—榆树
  S村位于贵州省盘州市北部,曾是该地最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该村立足旅游资源,实施产业富村、商贸活村、生态立村、旅游兴村、科技强村,建成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发展示范区域,通过三变模式(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走出了一条新道路,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升级。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4.推测S村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沙漠化  B.红漠化  C.石漠化  D.盐渍化
15.“三变模式”对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整合资源盘活乡村资源  
B.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C.增强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D.入股分红增加村民收益
16.该村“产业富村”中的产业包括(  )
①商品谷物种植  ②高原湿地公园
③农业休闲旅游  ④红木木材加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22年12月7日《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成为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都市圈后,第7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发展规划。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是长江经济带的中游城市,目前孝感、咸宁、黄冈等城市65%的产业都和其产业相配套,例如武汉的汽车产业在周边城市中就有很多配套的设施和企业。武汉高校众多、科技发达,正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与融合,同时也将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在建设初期就向外扩散。下图示意武汉都市圈。
(1)结合材料,阐述武汉在武汉都市圈中的辐射功能。(6分)
(2)比较武汉对鄂州和潜江辐射带动作用的差异,并说明理由。(6分)
(3)试为提高武汉市辐射带动能力提出合理的对策。(8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万山镇(位置见右图)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坐落在湘黔交界处的群山之中,自古以来,商贸发达。境内河流纵横,山高水急。三千年前,万山镇就有了朱砂(汞的化合物,可做药物、颜料等)的开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山镇曾是我国最大的汞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万山镇因长期过度开采,朱砂资源储量锐减,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材料二 近年来,万山镇依托厚重的朱砂文化和鬼斧神工的自然山水,将旧矿区变废为宝,打造“朱砂古镇”,建立了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发展旅游业,将朱砂工艺品远销全国各地。2017年,该镇被列入中国特色小镇。
(1)万山镇长期过度开采朱砂资源,给地理环境造成了哪些危害 (4分)
(2)万山镇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变为新型特色小镇,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
(3)朱砂从“工业原料”转变成“工艺品”,给万山镇可持续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毛乌素沙地东南部的榆林市,在植物地理学范畴中属于重要分界线,在地域层面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代表性。该区域被划分为温带和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各个季节的气候特征都较为明显,且每年各个季节都会出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该区域有着丰富的沙质荒漠化土地。下图示意该区域不同年份气象因子及荒漠化面积变化。
(1)简述2012—2021年毛乌素沙地植被面积、年降水量、荒漠化面积变化的关联性。(4分)
(2)分析生态移民政策对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所产生的作用。(6分)
(3)近年来,我国宣布毛乌素沙地的治理要从“防沙治沙”到“管沙用沙”,说明推进毛乌素沙地“用沙”的具体路径。(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D 根据材料可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遵循“区域协同、功能提升、生态约束、交通支撑、以人为本”的思路,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培育新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主要目的是推动城市多中心演进,D正确;上海市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并没有降低主城区行政等级,A错误;主城区由中心城和主城片区组成,共同发挥全球城市功能作用,并不是强化主城区城市职能,B错误;构建了七条主要发展交通廊道,形成枢纽集聚、节点链接的一体化空间模式,将枢纽、节点培育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综合性节点城市,全面承接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疏解主城区非核心功能,C错误。
2.C 构建七条主要发展交通廊道,形成枢纽集聚、节点链接的一体化空间模式,使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减少了区域交通通勤时间,加强了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故选C。
3.C 材料“一个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占该城市关联度总量的比例,称为中心城市对该城市的控制度”和图中信息表明,强控制度城市上海、无锡距离苏州近,而且强控制度城市无锡、常州、镇江和苏州都属于江苏省,弱控制度城市与苏州距离较远或不属于同一个省级行政区,故C正确;企业流动和交通联系、信息网络的建设水平、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对于苏州市对其他城市控制度影响较小,A、B、D错误。
4.A 由材料可知,获取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流、火车流、信息流等数据,计算出城市间的关联度,苏州市为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中心,上海经济发达,以第三产业为主,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苏州企业为上海提供大量制造业产品,上海为苏州企业提供大量信息金融服务,①②正确;上海对外联系不会依靠苏州交通设施,③错误;上海比苏州经济发达,苏州企业的劳动力不是主要来自上海,④错误。故选A。
5.D 苏州与南通都是江苏省的城市,不属于省际联系,A错误;两地协同发展相同的产业会产生竞争,降低关联度,会降低苏州对南通的控制度,B错误;苏州是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中心,优势产业是制造业,发展金融科技产业不符合苏州的发展方向和定位,C错误;加强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流、火车流、信息流会提高关联度,由材料“一个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占该城市关联度总量的比例,称为中心城市对该城市的控制度”可知,扩大两地间的互联、互通,也会提高苏州对南通的控制度,D正确。
6.D 沙特阿拉伯未来新城在苏伊士运河的南部、红海的北部,处于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附近,靠近黄金航线布局主要考虑的是方便进口工业原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D正确;靠近海洋都可以进行海水淡化,而且红海是世界海水盐度最高的海洋,引用红海水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没有优势,A错误;相对于沿海,内陆地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更低,而未来新城靠近黄金航线布局与减少占用内陆地区的土地关系不大,B错误;与城市热岛效应关系不大,C错误。
7.C 沙特阿拉伯打造未来新城不会实现国内碳零排放,A错误;沙特阿拉伯打造未来新城有利于缓解但不能解决国内淡水危机,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沙特阿拉伯未来新城中重点发展新能源与水、生物科技、食品、先进制造业,所以其打造未来新城有利于带动国内产业转型,C正确;沙特阿拉伯未来新城中重点发展新能源与水、生物科技、食品、先进制造业,不会形成地区金融中心,D错误。
8.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南昌县是江西省传统的建筑大县,产业基础较好,南昌县距南昌市中心15千米,交通物流便捷,使得南昌县成为“中国建筑之乡”,②④正确;森林资源和土地租金不是影响建筑业的主要因素,①③错误。故选D。
9.C 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大幅减少现场施工作业时间,缩短施工工期,①正确;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生产,能够减少能源消耗,②正确;装配式建筑将建材加工成大的模块,加大运输的难度,提高运输成本,③错误;因为是装配式建筑,水泥、沙土等粉尘类建筑材料不用进入工地,建筑垃圾大量减少,④正确。故选C。
10.B 结合材料可知,鹤岗市目前尚有26亿吨煤炭资源有待开发,因此未出现资源枯竭,A错误;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鹤岗市以煤炭开采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导致其走向衰落,B正确;鹤岗市有铁路干线与其他城市相连,交通便利,C错误;鹤岗市位于东北地区,腹地广阔,且煤炭开采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低,D错误。
11.D 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会加剧产业结构单一状况,经济增长缓慢,①错误;该地以煤炭开采工业为主,科技力量较弱,不适宜发展高精尖产业,②错误;打造煤电化工基地,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煤炭资源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收入,③正确;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绿色食品之乡,转变产业结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④正确。故选D。
12.D 据图可知,刺槐的持水量较大并且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持水率,说明在短时强降水的情况下,其拦蓄效果最好,D正确。
13.B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刺槐具有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持水率的特点,适合拦蓄短时强降水;而小叶杨的持水总量大,持水率增长慢,说明对持续性强降水拦蓄效果好。而该地区位于山西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故应该选择种植小叶杨和刺槐组合来实现当地的水土保持,B正确。油松排斥水分,其持水量和持水率都很低,不适合选择其进行水土保持,A、C错误。榆树的持水总量不如小叶杨大,故其与刺槐组合的水土保持效果不如小叶杨与刺槐组合,D错误。
14.C 贵州省所在的地形单元是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石漠化分布广,C正确;沙漠化和盐渍化一般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气候湿润的贵州省一般没有分布,A、D错误;红漠化主要分布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B错误。
15.B 三变模式是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使原来作为生产者的农民转变身份变成经营管理者,创新了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从而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B正确;三变模式主要强调的是通过转变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关的资源并未做较大调整,A错误;原来的村民也是当地产业活动的参与者,并非没有参与,C错误;入股分红增加村民收益并不能直接使当地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D错误。
16.C 贵州省耕地面积小,且粮食作物经济效益较低,当地新发展的农业不应是商品谷物种植,①错误;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降水丰富,有很多高原湿地,环境优美,发展高原湿地公园能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同时也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②正确;发展农业休闲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产业升级转型,提高村民经济收入,有利于产业富村,③正确;红木木材加工需要大量的木材作为原料,这会使当地的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④错误。故选C。
17.答案 (1)武汉为长江经济带中游最大城市,在制造业辐射方面,武汉的汽车产业在周边城市中就有很多配套的设施和企业;(2分)在交通辐射方面,武汉与周边地区间有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便捷,加强了与周边城市间的人员往来、物资流通;(2分)在科技和文化辐射方面,武汉是湖北的政治、文化中心,高等院校集中,人才众多、技术先进,可以带动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化发展。(2分)
(2)差异:武汉对鄂州辐射带动作用大于潜江。(2分)
理由:武汉和鄂州距离近,交通便利,对其辐射带动作用强;(2分)武汉和潜江距离较远,交通通达度差,对其辐射带动作用弱。(2分)
(3)依托都市圈内劳动力、商品市场、资源等,提高武汉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武汉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强化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沟通协调,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对周边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完善经济带内相关配套设施。(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
解析 (1)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中游最大城市,在制造业辐射方面,武汉的汽车产业在周边城市中有很多配套的设施和企业,可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在交通辐射方面,武汉与周边地区间有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较为便捷,有利于城市之间人员往来与物资流通,加强了区域内部之间的联系;在科技和文化辐射方面,武汉是湖北的政治、文化中心,诸多高校分布于此,人才众多、技术先进,可以带动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城市化发展。(2)从图中可以看出,鄂州距离武汉更近,双方交通联系更加密切,而潜江距离武汉更远,交通联系不便,故武汉对鄂州辐射带动作用大于潜江。(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市应依托都市圈内劳动力、商品市场、资源等,提高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要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避免出现产业雷同;还应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员和物资流动,进而提高武汉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区域合作,加强武汉与周边城市的沟通协调,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对周边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18.答案 (1)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引发水土流失;造成塌陷等地质灾害;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导致汞矿资源枯竭。(每点1分,任答四点得4分)
(2)加强对传统产业的继承和挖掘;(1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力度;(1分)积极发展第三产业;(1分)加大环境整治力度。(1分)
(3)对社会的影响: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1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教育功能。(1分)对经济的影响:优化区域产业结构;(1分)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1分)带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1分)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对朱砂资源的依赖,延缓朱砂资源的枯竭;(1分)促进了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1分)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环境的保护。(1分)
解析 (1)矿产多埋藏于地下,开采矿产会破坏植被和土壤,地表存放矿渣等还会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万山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缺少植被保护的地表会发生水土流失;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会出现地下空洞,造成塌陷等地质灾害。(2)由材料可知,万山镇通过继承和挖掘传统产业的潜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力度;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注入发展新活力;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恢复当地生态等措施使其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变为新型特色小镇。(3)朱砂从“工业原料”转变成“工艺品”,给万山镇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考虑。
19.答案 (1)2012—2021年,毛乌素沙地植被面积持续增加,(1分)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减少风蚀和水蚀;(1分)同时年降水量逐年增多,(1分)导致荒漠化面积不断缩小,且缩小幅度较大。(1分)
(2)减少人为干扰,便于植被恢复和维持生态平衡;改善土壤条件,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生态工程的实施和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发生;减轻生态压力,促进毛乌素沙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政府、企业、农牧民多方协作,开展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发展沙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沙漠新能源、沙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沙漠文化旅游等领域);通过沙产业发展反哺沙漠治理,为防沙治沙工作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以用促治,改变沙区生态环境、经济现状,促进乡村振兴,保障沙漠治理的可持续性;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据图可知,该区域2012—2021年植被面积曲线呈不断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荒漠化面积逐年减小。植被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作用,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使得当地荒漠化的物质来源减少;同时增加了土壤中的水分,减少了外力对土壤的侵蚀,使得荒漠化面积不断减小。(2)毛乌素沙地的荒漠化本身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加剧的,现通过生态移民政策进行治理,即通过迁出人口减少人类活动对毛乌素沙地的影响,主要从对土壤、植被、水资源等的有利影响方面分析。(3)不管是“防沙治沙”还是“管沙用沙”,一般都可从政府、企业、农牧民个人等角度出发,开展荒漠化土地的综合治理。所以毛乌素沙地在“用沙”上,涉及政府政策性推动、企业产业化投资、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持续化创新、成果开放化共享,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沙产业,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