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第3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情境化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轻质减负】第3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情境化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8 19:5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创设情境
学校广播社注入新鲜血液,要招聘一批新闻小记者,招聘要求:以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作为新闻材料,撰写新闻稿实时报道校运会的热点。优秀的新闻稿件将会同步刊登于校园报上。你如何撰写稿件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掌握消息写作的技巧吧!
作者介绍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 ,工程师。诺贝尔最突出的是发明炸药。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取得了在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被誉为“炸药大王”。
他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作者介绍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的遗产的一部分,共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奖励给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1968年,诺贝尔奖增设了经济学奖。
每年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质奖章、一本获奖证书和一笔奖金。
21世纪教育网 让备课更有效
诺贝尔( )
挪威( )
颁发( )
瑞 典( )
字词注音
ruì
nuó
nuò
bān
预习检测
预习检测










形容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你认识图片中的人物吗?
莫言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以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成功从植物青蒿中提取出抗疟药物——青
蒿素,这种药物能有效降低疟疾
患者的死亡率, 而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任务一
复习回顾新闻知识
情境描绘:
同学们,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参加新闻知识快问快答,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有关新闻的重要内容
复习回顾,新闻快问快答
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y(为何)
how(如何)
这六要素常常被称为“五个W和一个H”
复习回顾,新闻快问快答
新闻的结构特点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新闻的基本特点
传播性
真实性
时效性
任务二
仿写新闻消息标题
情境描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我们常说的“标题党”就是利用标题吸引读者阅读消息,写一篇完整的新闻稿,先从一个亮眼的标题开始吧。
仿写标题——打造消息之眼
本文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有何特点?
2.
简洁明了,概括性强。“首届”点明这是第一次诺贝尔奖项的颁发。
交代主要事件——诺贝尔奖颁发,针对性强。
请为今年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拟一个消息标题。
3.
我校2024年秋季运动会顺利开幕
我校顺利举办2024年秋季运动会
任务三
厘清新闻组织结构
情境描绘:
有了新闻标题,我们要如何来写作新闻内容呢?作为新闻的核心部分,合理的内容安排也是新闻稿质量的保证。
组织结构,充实消息之魂
阅读课文,勾画本则消息的六要素,完成表格。
1.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故
如何
瑞典斯德哥尔摩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6位诺贝尔奖获奖者
1901年12月10日
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
诺贝尔奖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者。
组织结构,充实消息之魂
勾画批注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
标题
电头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第1段
第2、3段
第4段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组织结构,充实消息之魂
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倒金字塔结构
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
介绍奖金来源,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按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事实
导语
主体
背景
倒金字塔结构
如果你现在要给学校秋季运动会的开幕式需要写一则消息,你准备写什么内容?小组合作讨论,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列一份提纲。
开幕式时间、地点、参加对象
开幕式流程介绍
运动会的意义
任务四
雕琢润色新闻语言
雕琢语言——润色消息之貌
找出下列句子中能表现本文语言平实准确而客观简练的词语,并做好批注。
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雕琢语言——润色消息之貌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雕琢语言——润色消息之貌
颇有建树的“颇”指“很,相当”,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雕琢语言——润色消息之貌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首次”“每年”“最大”这些词语体现出消息语言的准确性
评价各位获奖者的成就时,遣词造句客观,准确严谨。
颁奖时间和地点的介绍、括号内容的补充以及最后一段作者巧妙地运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这些都体现了消息语言客观、简练的特点。
小 结
总结升华
这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新闻要素,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了课文的“倒金字塔结构”,明白了作者的构思,看到了这则消息的新闻价值。
诺贝尔无私奉献,他设置的诺贝尔奖对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同学们能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汲取力量,以身边的优秀学子为榜样,激励自己“树崇高理想,做时代新人”!




诺贝尔最初研制炸药时,他所创建的硝化甘油的实验工厂曾被炸为灰烬。当时,有5个人被炸死,一个是他正在上大学的弟弟,另外4个也是他的亲密助手。当诺贝尔的母亲得知次子惨死的噩耗以后,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此大受刺激引发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人们纷纷像躲避瘟神一样躲着诺贝尔,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给他进行如此危险的实验。
可是,在巨大的失败和痛苦面前,诺贝尔没有退缩。就在爆炸惨案发生几天后,人们就发现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的船,船上并没有什么货物,而是摆满了各种实验设备。原来,大难不死的诺贝尔在被当地居民赶出来后,跑到这里来继续他的实验工作了。终于,诺贝尔经过反复实验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发明了雷管,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久,他又在德国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
完成新闻稿的撰写,并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请你介绍一位熟知的诺贝奖获得者,并谈谈其身上的精神给你带来怎样的人生启示,不少于300字。
课后作业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