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免疫学的应用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4 免疫学的应用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29 10:3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疫苗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课题 疫苗的原理和应用 课时 1课时 授课班级 高二(3)班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生物教材选修一《稳态与调节》第4章第4节的内容,包括疫苗的原理及应用等内容。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让学生基于免疫调节的知识理解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了解人类疫苗的发展过程,进而尝试解答社会中对于疫苗的争论,最终认同疫苗是人类对抗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 学习本节课后,学生能让学生对人类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本节的知识也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如本节中“腺病毒疫苗”可以为选修3第3章基因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人类疫苗研究的历程,掌握疫苗的原理和设计思路 基于疫苗原理尝试解答社会中对于疫苗的争论 强化崇尚科学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知道一切微生物都不是自发产生的。在本书前几章学习了人类的特异性免疫,对抗原和抗体有了基本的认识,为学生理解疫苗的原理及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疫苗研究的前世今生为主线。新冠疫情引入对于疫苗的思考,再通过人类战胜天花病毒的故事说明疫苗是人类应对传染病最有效的武器。接着借由对巴斯德研发狂犬病疫苗故事进行分析,指明疫苗的作用机理。最后分析人类在疫苗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解从第1代到第3代疫苗的发展历程。整个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归纳和推理能力,在分析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从新冠疫情出发,导入新课 任务一:疫苗研发的意义 播放牛痘接种视频引导学生分析疫苗的意义 任务二:疫苗的作用机理 阅读巴斯德战胜狂犬病小故事,思考疫苗原理 任务三:疫苗的分类 学习人类疫苗研究历程解答对于疫苗的困惑 课堂小结 总结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教学难点:解答社会对于疫苗的争论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某同学在新冠开始大规模流行前接种了新冠疫苗,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她还是得了新冠。她对此很困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小组讨论,尝试解答问题 学生从亲生经历的事件出发思考问题,激发对疫苗知识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任务一:疫苗研发的意义 情境创设: 人类的开拓史也是疾病传播的血泪史。而天花则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传染病。 教师描述: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见不到天花了,因为击败天花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战役。 观看视频《人类击败天花》教师提出问题,天花迄今都没有治疗方法,那么人类是如何战胜天花的。 观看视频并尝试做总结 从历史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历史中的经验教训
任务二:疫苗的作用机理 材料阅读: 巴斯德战胜狂犬疫苗 巴斯德大胆地从因狂犬病死亡的兔子身上取出一小段脊髓,悬挂在一支无菌烧瓶中,使其“干燥”。他发现,没有经过干燥的脊髓,是极为致命的,如果将脊髓研磨后将其和蒸馏水混合,注入健康的犬只体内,狗必死无疑;相反的,将干燥后脊髓和蒸馏水混合注入狗的身上,却都神奇的活了下来。这些活下来的狗再没有出现感染的症状。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初步总结疫苗的作用机理 漫画解释:通过提前注射减毒的病原体(即疫苗),使人体记住真正的病原体。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82页,思考疫苗的概念和作用机理 1、定义:通过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作用机理: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以及相应的记忆细胞 ),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讨论分析巴斯德研究狂犬病疫苗的过程,总结巴斯德的实验思路。 阅读总结,用现有知识理解疫苗的作用机理 思考实验中涉及的对照实验,提高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
任务三:3代疫苗的发展历程与优缺点 巴斯德研究出了第一代疫苗中的减毒疫苗,它有哪些优缺点? 后来人类又研究出了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和活疫苗对比又有哪些不同。 请学生列表探讨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区别 种类减毒疫苗灭活疫苗定义优点缺点
学完疫苗的原理后,我们又可以回答一些疑问。 小组讨论:某同学接种了新冠疫苗,大夫提醒他说:“这一两天要留意,可能会有轻微发烧或其他症状。”为什么接种疫苗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第一代疫苗的问题 教材P83【旁栏问题】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吗 介绍第二代疫苗:亚单位疫苗 引导学生讨论,能否设计效果又好,安全性又高的疫苗 介绍第三代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 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区别 学生分析第一代疫苗的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用已有知识解释第二代疫苗的优缺点 理解第三代疫苗的设计思路 通过比较法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课后拓展 新冠疫情下的三代疫苗: 学生思考自己注射的是第几代疫苗,有什么优缺点 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健康生活意识
七、板书设计 4.1 免疫学的应用 一、定义:疫苗通常是灭活的或者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二、作用机理:疫苗携带病原体的抗原,使人体内可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及相应的记忆细胞 三、分类: 种类减毒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腺病毒疫苗核酸疫苗优点效果好安全更为安全安全同时效果好效果好的同时生成成本低缺点有毒性恢复风险效果较差效果不如减毒疫苗可能存在的腺病毒抗体疫苗可靠性存疑
教学反思 免疫学的应用是一节和现实紧密联系的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对免疫系统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缺乏实际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经由现实生活的体验更好的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值得强调的点,也有值得反思的点。 需要强调的是课堂的即兴发挥,教师虽然课前有准备,但是针对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要有即兴发挥,调整教学内容不能千篇一律地照本宣科。 而值得反思的是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各种突发状况都可能影响教学,一方面要在课前做好预案,尽量避免突发状况,另一方面也要保持镇定,尽量不影响课堂教学,甚至运用教学机智化腐朽为神奇。 最后也要深刻意识到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科技在发展,知识在进步,教学内容扎根于课本,也不能止步于课本。同时新高考强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中要摆脱传统的讲授与背诵,进行探究性教学,给学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地讨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