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自学质疑课》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自学质疑
了解、记录学生自学过程中的优点、不足及发现的问题
结合学案自学教材;观看微课;小组讨论疑难点;记忆基础知识;做在线测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
微课使所学内容形象化
找出疑难点,在训练展示课上更好的有的放矢
《训练展示课》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疑难点
疑难点:
一、二战后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二、污染空气的企业应如何布局?
三、课本60页活动:3.科学技术的进
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
四、在线测学2
了解疑难点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复习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复习1:说出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基础知识复习2:说出工业的五种导向类型,并各举一例子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进一步巩固知识
为突破疑难点作铺垫
展示案例
介绍首都钢铁厂
了解首都钢铁厂。
引起学生对首都钢铁厂的探究欲望。
首钢案例突破难点一
初建首都钢铁厂
提出问题:最初建首都钢铁厂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展示:
材料1:石景山地势较高而且宽阔,基岩地层坚固。附近有京西煤矿的煤炭和周边铁矿石供应,而炼铁所不可少的另一种配料石灰石,附近的将军岭就有出产,用水可以从这里的永定河中汲取。
首都钢铁位置图
老师总结、点评学生的回答。
并说明初建首都钢铁厂时的主导因素。
结合材料思考:最初建首都钢铁厂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并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培养学科思维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会运用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实际问题。同时总结初建首都钢铁厂时的主导因素,以与二战后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形成对比,便于学生后面更好地理解二战后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首钢案例突破难点二
搬迁首都钢铁厂
展示:
材料2: 2005年初,国家发改委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在沿海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
首都钢铁搬迁图
提出问题:首钢搬迁的原因是什么?
老师点评、总结学生的回答。
提问:首钢所在的石景山地区,初建时位于北京市区西南远郊,远离居民密集的主城区,大气污染严重吗?
引导、讲解:污染空气的企业应如何布局?
思考:首钢搬迁的原因是什么?
并小组内交流讨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发散思维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首钢案例突破难点一
建设新首钢
展示:
材料3 :2006年3月,备受国内外关注的“首钢搬迁”终于动工,首钢的冶炼部分将全部从北京迁至于渤海湾河北省唐山滦南县的曹妃甸,而其总部和研发体系仍将保留在北京地区。随着港口建设和首钢的搬迁,曹妃甸地区将建成一个国际性铁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集散枢纽港,
提出问题:“首钢”选择在曹妃甸建新厂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播放介绍曹妃甸的视频。
展示:
材料4 :冀东地区已探明铁矿石保有44亿吨,是全国三大铁矿区之一,可为钢铁厂提供可靠的铁矿石保障。
曹妃甸位于环渤海经济区,是中国少有的不需要人工开挖航道与港池即可停靠25万吨船舶的大型深水港址,港口优良,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钢铁企业的原料和产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邻近山西:山西的煤炭资源丰富,曹妃甸的铁路归太原局管理,山西的煤炭运往曹妃甸可走大秦线,在秦皇岛东下到唐港铁路。
让学生结合视频和材料回答提出的问题。
了解首钢搬迁事件
带着问题看视频,学习材料4
学生思考问题
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会运用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实际问题。同时总结二战后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进一步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为下一个疑难点“课本60页活动:3.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作铺垫
突破难点三
通过前面学习引导学生得出“课本60页活动:3.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的答案
用首钢搬迁前与搬迁后职工数的对比说明。
学生积极回答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突出时间变化
突破在线测学
老师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分析各选项
学生积极回答
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
学生自我完善
提出建议:学生结合知识结构,整理、完善学案与笔记,落实疑难点。
学生自主整理
进一步巩固、思考所学内容
训练展示
展示:展示任务
学生做题,做完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进一步提升巩固
合作探究
老师参与到组中讨论、指导。
为学生点评之后的总结点拨做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所做题目。
合作提升
认真倾听组内其他同学发言,发散学生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扬长避短
学生点评
倾听、提问、总结、指导
学生点评时,其他学生听讲、质疑、补充
学生之间的问题往往想通,便于解决问题,避免老师一些想当然的说教
总结、
巩固
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目标,整理、巩固训练展示内容。
学生总结
学生自己课堂小结,践行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加深理解。
【评测练习】
读工业生产的投入要素所占比重图,完成1~2题。
1.分别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
A.制糖、钢铁 B.集成电路、炼铝
C.服装、机械 D.纺织、石油加工
2.最有可能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的工业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不同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
3.下列产业与甲、乙两类工业的区位要求分别相符的是( )
A.棉纺厂、火电厂 B.芯片制造、啤酒厂
C.软件开发、海鲜加工 D.电子装配、甘蔗制糖
4.目前丙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 )
A.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C.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 D.由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下图为“某工业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图”,计划在图中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污染类型的工厂。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工业属于乙类工厂的是( )
A.化工厂、炼油厂?? B.电镀厂、皮革厂
C.发电厂、酿造厂? D.造纸厂、水泥厂
6.下列有关图中工业规划的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处各类都可以?????????B.④处各类都可以
C.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D.②处布局丁类,也可布局乙类
7. (2011年 山东文综)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9年,湘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厂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1893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右图是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
(1)据材料一,指出与大冶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
材料二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若1955年选择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武汉钢铁厂,可能会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课件22张PPT。2018/11/17
疑难点:
一、二战后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二、污染空气的企业应如何布局?
三、课本60页活动:3.科学技术的进
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
四、在线测学2
4.1 工业的区位选择基础知识复习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土地、
原料、
水源、
动力运输、
市场、
劳动力、
科技、
政策基础知识复习2:工业的五种导向类型原料导向型工业
市场导向型工业
动力导向型工业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技术导向型工业
首都钢铁厂简介:首都钢铁厂,前身石景山炼铁厂,位于北京城区的西部,始建于1919年,曾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这个距离北京天安门仅仅17公里、占地面积将近9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县城规模的大厂,钢产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79万吨,30年的时间,产量增加6倍,销售收入从14.43亿元增加到1320亿元,累计纳税额576亿元。一度,首钢一个企业的纳税额,占整个北京市的5%,成为北京最大的税源。初建首都钢铁厂 1、最初建首都钢铁厂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1:石景山地势较高而且宽阔,基岩地层坚固。附近有京西煤矿的煤炭和周边铁矿石供应,而炼铁所不可少的另一种配料石灰石,附近的将军岭就有出产,用水可以从这里的永定河中汲取。初建首都钢铁厂初建首都钢铁厂 1、最初建首都钢铁厂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1:石景山地势较高而且宽阔,基岩地层坚固。附近有京西煤矿的煤炭和周边铁矿石供应,而炼铁所不可少的另一种配料石灰石,附近的将军岭就有出产,用水可以从这里的永定河中汲取。搬迁首都钢铁厂 2、首钢搬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2: 2005年初,国家发改委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首钢以前
所在地建设新首钢材料3 :2006年3月,备受国内外关注的“首钢搬迁”终于动工,首钢的冶炼部分将全部从北京迁至于渤海湾河北省唐山滦南县的曹妃甸,而其总部和研发体系仍将保留在北京地区。 3、“首钢”选择在曹妃甸建新厂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建设新首钢材料4 :冀东地区已探明铁矿石保有44亿吨,是全国三大铁矿区之一,可为钢铁厂提供可靠的铁矿石保障。
曹妃甸位于环渤海经济区,是中国少有的不需要人工开挖航道与港池即可停靠25万吨船舶的大型深水港址,港口优良,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钢铁企业的原料和产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邻近山西:山西的煤炭资源丰富,曹妃甸的铁路归太原局管理,山西的煤炭运往曹妃甸可走大秦线,在秦皇岛东下到唐港铁路。 3、“首钢”选择在曹妃甸建新厂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课本60页活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科学技术
的进步交通条件改善和
运输能力提高工业生产机械化、
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业生产对信息
的依赖程度提高对原料和动力的依赖减弱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素质要求提高对市场的依赖加强2018/11/17在线测学读某地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图,回答1-2题。
2.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现在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B.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C.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影响
D.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完全一致知识结构工业的区位选择主要区位因素五类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科技、交通的发展
环境意识的增强
国家政策的变化
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心理因素
整理、完善学案与笔记,落实疑难点。点评:
⑴先点评对错;再题目中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联系课本的知识或者题目材料和图中的信息,最后进行联系拓展。
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记好笔记、大胆质疑。1、有没有找出关键词,关键词是否正确(1分)2、是否能根据关键词联系课本知识或者联系材料图表(1~2分)
3、语言是否简洁流畅,讲解是否简单易懂
(1~2分)8组 王珅3组 于江珊9组庞秀霞2组韩冬1组 田华①接近市场(枪炮厂);
②有技术、人才优势;
③水运(交通)更加便利;
④接近燃料地(煤矿)。 ①城市用地紧张;②环境污染;③交通拥挤。读工业生产的投入要素所占比重图,完成1-2题。1.分别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
A.制糖、钢铁 B.集成电路、炼铝
C.服装、机械 D.纺织、石油加工
2.最有可能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的工业是( )
A.① B.② C.③ D.④BD下图为不同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产业与甲、乙两类工业的区位要求分别相符的是( )
A.棉纺厂、火电厂 B.芯片制造、啤酒厂
C.软件开发、海鲜加工 D.电子装配、甘蔗制糖
4.目前丙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 )
A.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C.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
D.由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DC下图为“某工业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图”,计划在图中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污染类型的工厂。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工业属于乙类工厂的是( )
A.化工厂、炼油厂?? B.电镀厂、皮革厂
C.发电厂、酿造厂? ? D.造纸厂、水泥厂
6.下列有关图中工业规划的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处各类都可以?????????????????
B.④处各类都可以
C.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
D.②处布局丁类,也可布局乙类BA①接近市场(枪炮厂);
②有技术、人才优势;
③水运(交通)更加便利;
④接近燃料地(煤矿)。 ①城市用地紧张;②环境污染;③交通拥挤。1.总结知识点:回扣学习目标,相关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
2.总结答题方法和思路:通过训练展示,你学到了哪些答题方法和思路 ?
3.反思课堂效率:本节课你的课堂效率高吗?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了吗?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