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27张)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27张)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16 17:53:38

文档简介

2015级高一地理(6)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案导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课标解析: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和自然环境的组成。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圈层的划分及依据;掌握地震波在各圈层的变化特点;了解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纵波和横波的特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依据;内部外部圈层的各层特点。
难点:地震波的特点;内外部圈层的排列
【课 前 预 习】
【自主学习要求】
结合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本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概念:地震发生时,产生弹性 ,并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地震波 纵波(P):传播速度 ,可以通过 、 、 传播。
分类
横波(S):传播速度较 ,只能通过 传播。
2.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莫霍界面:地下 千米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
不连续面
古登堡界面:地下 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 ,横波 。

位置:位于 界面以上。
地壳 组成:由 组成的坚硬外壳。
厚度:厚薄不一,平均厚度为 千米。
内部圈层 范围:介于 和 之间,呈固态。
地幔 分层:分为 和 。
软流层:位于 的上部,这里可能是 主要发源地。
范围:介于古登堡界面到 。
地核 分层:分为 和 。
特点: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圈: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外部圈层 圈: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相互关系: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 、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课 内 探 究】
【合作探究要求】
1、生生合作、组内合作、依靠集体力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2、各小组组长指导协调探究任务的完成,安排专人做好相关讨论记录,并确定需进行探究成果展示的同学
【合作探究一】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说出横波与纵波的变化
【合作探究二】课本P21的活动
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2.想一想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当 堂 检 测】
1、在莫霍界面以下(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2、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3、水圈是( )的圈层
A.连续而规则 B.连续不规则 C.不连续但规则 D.不连续不规则
4、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生物圈 D.水圈
5、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
【课 后 拓 展】
1.地球内部由外向里的分层依次是 ( )
A.地幔、地壳、地核 B.地核、地幔、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2.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 )
A.6千米 B.17千米 C.33千米 D.60—70千米
3.岩石圈是指 ( )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慢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4.地震发生时,在鄱阳湖一艘渔船上的人们感觉到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5.读图下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
(1)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S)表示 ______ 波,(P)表示 _______ 波
(2)图中各层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3) A、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 Km
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 面。
(4)在2900km深处,S波 ,P波波
速 ,从而发现了E 不连续面。
(5)M层和N层的主要不同点是 。
课件27张PPT。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地 球 的 圈 层 结 构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圈层的划分及依据;
掌握地震波在各圈层的变化特点;
了解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的特点。 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 “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各个圈层如何划分及其特点如何?鸡蛋是空心还是实心?它有几层?鸡蛋有蛋壳、蛋白、蛋黄三层。地球内部有几个圈层?我们又该如何知道?对于地球的内部圈层,我们不能向鸡蛋那样削开,那又该如何知道?(学生讨论)地震波1、导入新课地震波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受到强烈的冲击会发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就叫地震波。
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的分类及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何特点?展示“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表格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的研究:
①两条波速变化曲线,区别出P、S波
②总结P、S波速变化情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
③定义不连续界面:莫霍界面(平均地下17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展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探究一:地震波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地震时总是纵波先到达地表。这样,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 思考:
地震发生后,陆地上震中的人们有何感觉?这与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们的感觉是否一致?
理论上,地震发生后,陆地上震中的人们首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感觉到地面摇晃。而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们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这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有关。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不连续面思考:图中,横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其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地下33千米处,速度明显增加;在地下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思考:图中,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其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地下33千米处,速度明显增加;在地下2900千米处,速度突然下降。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的特点:在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在古登堡界面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划分:地壳、地幔、地核 展示“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表格”地壳: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
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
地核: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展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课本P21的活动
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2.想一想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探究二:地球的内部圈层1、说明了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 地幔物质是固态的,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改进深部钻探技术,结合相关方面的科学设想。
根据火山喷发的物质,获取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相关信息。
地表的温泉、热泉可知地球内部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地球物理遥感探测技术想一想:除了地震波,我们还可以通过那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思考: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壳就是岩石圈吗?地幔地核地壳易错点解析--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圈的位置关系【例】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顶部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展示“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地球外部包括哪几个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各圈层有和特点?它们的关系如何?地球的外部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地球外部圈层的表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震波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圈层结构整体感知全文地球的内部圈层1、在莫霍界面以下(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2、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3、水圈是( )的圈层
A.连续而规则 B.连续不规则
C.不连续但规则 D.不连续不规则
4、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生物圈 D.水圈课堂作业 练习巩固ABBA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练习巩固课外作业 完成学案有关本节的练习学习反思新课标要求地理学习必须从注重地理结果转变为地理过程的学习,因而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探究挑战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明白一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使自己真正体验到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谢谢观赏 它有几层?鸡蛋有蛋壳、蛋白、蛋黄三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表格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1.28 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当 堂 检 测】
1、在莫霍界面以下(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2、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3、水圈是( )的圈层
A.连续而规则 B.连续不规则 C.不连续但规则 D.不连续不规则
4、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生物圈 D.水圈
5、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
【课 后 拓 展】
1.地球内部由外向里的分层依次是 ( )
A.地幔、地壳、地核 B.地核、地幔、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2.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 )
A.6千米 B.17千米 C.33千米 D.60—70千米
3.岩石圈是指 ( )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慢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4.地震发生时,在鄱阳湖一艘渔船上的人们感觉到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5.读图下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
(1)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S)表示 ______ 波,(P)表示 _______ 波
(2)图中各层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3) A、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 Km
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 面。
(4)在2900km深处,S波 ,P波波
速 ,从而发现了E 不连续面。
(5)M层和N层的主要不同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