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2课时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18张)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2课时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18张)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16 17:56:55

文档简介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环境问题的实质、内涵。
?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联系框图和生产流程图提高分析图表、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实现人类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出一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
2学生学会结合实例分析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帮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采用直观教学、活动教学、讲练结合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夯实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地理学习兴趣;通过材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比较联系法等发展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整体思路
?导入新课
?(以ppt漫画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可持续发展内容。
??
学习主题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环境问题的实质、三个基本原则
(以图片形式展现,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对应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归纳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
?
学习主题二:小组合作探究课本3个活动题
以课堂学习小组为单位,探讨活动题,找出典型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其余小组点评,达到快乐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课堂反馈、小结
?
(以漫画来考查学生能否挖掘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后果及解决措施)
六、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播放ppt】展示漫画内容,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小结】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一系列环境问题陆续产生,这些都是由于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引致的。那么,为了达到人地和谐发展,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学习主题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环境问题的实质?
【学生活动】
1 阅读课本P95-P96页内容,找出并画出环境问题的实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然后站起来表述内容,教师点拨。
2 结合课本图6.12找出并画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学会分析三方面的关系。
【思考】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理解概念及内涵,解读“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
【设计意图】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同时提高学生对结构示意图的逻辑分析能力。
【理解】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思考】美国否决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此举违反了什么原则?
?【设计意图】以美国不参与《京都议定书》为例,反映了“单边主义”,违背了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虽然中国没有承担“减排”任务,但我们也会遵循以上原则积极自律。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明白地球是属于全人类的。
学习主题二:探究活动见课本第97页-98页
活动一参考答案: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生态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1)可持续发展揭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和资源为基础,发展的可持续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同时,环境保护也需要依靠经济发展来提供必需的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2)可持续发展肯定了各国的发展权。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3)可持续发展从伦理角度强调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必须保证后代人拥有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代内公平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前提。
活动二参考答案:
“给蛇让道”是有必要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公平性原则,它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活动三参考答案:
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2人类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这种利用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3错误,它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4正确,符合共同性原则。
5正确,符合持续性原则。
6正确,符合公平性原则。
7正确,符合持续性原则。
【设计意图】这个主题主要是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首先进行自我思考,然后与组内其余同学讨论分析,最终得出组内最完美的答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各组展示同学通过展台展出本组成果,组外人员点评分析,达到协作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环节:课堂反馈、小结
?【讨论】欣赏漫画“乐在其中”
?【思考】漫画中反映了什么地理问题?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何后果?请提出解决措施?
【总结】我们的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布置作业】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我能做什么?
?
【板书设计】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2课时
一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2课时
评测练习
一 选择题
1、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 )
A人口问题 B发展问题 C资源问题 D生态问题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根据右图,回答4、5题。
2、湖泊b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 ( )
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 B.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 其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D.气温升高,蒸发量大
3、据报道,50年代修筑青藏公路a时,有人有意在高原上铲过一锹土,到现在这一锹土的痕迹仍然保留着。这反映了青藏高原的( )
A生态系统非常稳定 B. 内力作用大于外力作用
C.生态系统不易被破坏 D.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极差
4、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 ( )
A环境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
C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
D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
5、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环境保护 B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C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代际人之间对可持续发展所尽义务应相同
D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整体协调和国际合作
6、当前人类与环境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 ( )
A环境污染严重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素质太低 D森林破坏严
2、当前人类与环境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 ( )
A环境污染严重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素质太低 D森林破坏严
1995年2月至1998年9月,全球环境基金(GEF)针对全球福利的项目和活动,向发展中国家几个重
点领域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读全球环境基金(GEF)融资的项目分布图(图1),回答9~11题
7、全球环境基金(GEF)最关心的领域属于( )
A.环境污染问题 B.生态环境问题
C.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
D.与人们大量使用冰箱空调有关
8、全球环境基金(GEF)最关心的领域及其原因是( )
A.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度在加快
B.气候变化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C.国际水域 水体污染 D.臭氧的消耗 氟氯烃类等破坏臭氧层物质的大量排放
9、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问题只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的几个领域
B.从侧面说明当前影响范围达到全球、全人类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全球气候变化和臭氧的消耗
C.生物多样多样的保护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D.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其它环境问题
二 综合题
10【材料分析】
?1.贫困村的村干部为了带领大家奔小康,想出了一个致富的好办法:决定把本村麦田的土卖给城市建筑公司做工程用土,取土形成大坑,又用收费方式给城市堆放垃圾。这样他们两头进钱,是种麦收入的几十倍。村民果然手中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衷心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
?2.由于附近金矿生产废弃物尾矿砂的堆积,孙家村的大沟里十几年来就吃掉了近百亩土地,使人均耕地下降到0.03公顷。村里和矿上共同商量,共同开发复垦,由矿上出钱,村里出劳力、机械,运来“客土”覆盖到尾矿填平的沟壑上,形成耕地。十年来,通过这种方式恢复耕地15.335公顷,不仅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而且村里耕地由25公顷多增加到40公顷。
评测练习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B 6、D 7、B 8、A 9、C
10【思考】分析以上两个例子,哪一个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什么?
【分析】第二个材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因为材料1用农田堆放垃圾会破坏土地肥力,影响农业生产,又污染环境,危害村民健康。这种行为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考虑长远发展。材料2既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又增加了耕地面积,耕地是可再生资源,利用得当,可为村民提供农产品,解决温饱同时创造经济效益,达到良性循环。所以说保护环境就是挽救人类,我们要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身行为,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
课件18张PPT。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 情境导入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使之逐步完善,得到公认。那么,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学习目标
1 阅读课本P95-P96页内容,找出并画出环境问题的实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2 结合课本图6.12找出并画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学会分析三方面的关系。
3 通过学习,学会用实例分析并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如果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和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人类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因此,人类必须调控自己的行为,迫切需要寻找一条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的道路……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1.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3.三个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公平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3.三个基本原则(2)持续性原则处理好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适度规模——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3.三个基本原则(3)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原则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生态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1)可持续发展揭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和资源为基础,发展的可持续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同时,环境保护也需要依靠经济发展来提供必需的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2)可持续发展肯定了各国的发展权。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3)可持续发展从伦理角度强调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必须保证后代人拥有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代内公平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前提。   “给蛇让道”是有必要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公平性原则,它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人类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这种利用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这种理解是片面的。错误,它违背了持续性原则。正确,符合共同性原则。正确,符合持续性原则。正确,符合公平性原则。正确,符合持续性原则。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巩固本节所有知识
2完成本节《非常学案》对应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