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流程
复习提问—新知归纳—探究提升—精讲点拨—巩固练习—总结反思
(二)具体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为温故而知新,提问:1、农业的区位因素;2、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这两个问题。
罗列以种植业为主的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用区位类型图片,通过学习目标展示,导入新课。
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理解两种农业地域类型。
二讲授新课
〈一〉新知归纳
商品谷物农业
概念
分布地区
经营模式
特点
?引入照片:玉米小麦图片,让学生明确商品谷物农业的种植作物。
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分析掌握主要的商品谷物国家和地区。并明名中国与世界其他商品谷物生产国的经营方式不同:中国为国家经营,其他为家庭经营。
通过两种作物收个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一大两高”。(讲解速度慢一点,留有时间给学生做笔记)
通过图片导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把抽象的农业概念转化为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师的深入分析,达到师生互动,总结知识点的目的。
〈二〉探究提升
案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活动:阅读案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启发学生思考:
从案例中找出下列问题?
探究思考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探究思考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活动流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通过案例的分析和探究,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组内巡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分析。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三〉精讲点拨
1、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等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一大四高
探究思考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多媒体展示美国气候类型图、地形图、土壤图、河流图、交通运输图、工业与科技等图片,点拨区分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的区位条件。
注意区分:1、美国大陆性气候与我国的差异;2、美国的水源与交通运输的关系;3、美国工业化带来的四个方面条件;4、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面向世界市场。
充分利用教材及网络搜图,层层设问,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探究思考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首先,点明美国商品谷农业的具备“一大两高”的共同特点;
然后,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总结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科技水平高的特点;
最后,通过多媒体展示美国本土农业带,点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地域化和专业化。
综上,总结出“一大四高”的特点。
充分利用教材图表,详细叙述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区域化和专业化,总结出特点。
最后,以图表形式比较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注意区分不同点。
利用图表,加深对两者的区分度。
〈四〉巩固练习
典题训练
课内巩固
典题训练:“美国主要农业带”;投影仪展示学生答案并点评。
课内巩固:20个基础选择题(限时训练10分钟);学生板书答案并点评
??通过课堂训练,巩固本节课知识点。
?三、总结反思
通过板书进行简单小结,构建本节课知识结构;
学生利用剩余时间,整理反思归纳本节课知识;
布置作业。
?加强本节知识联系,学生自主串联整理知识。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2课时
【测评练习】
【典例训练】
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
(1)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 。
(2)图中A、B、C三区属于小麦区的是 (冬小麦 、春小麦 );属于玉米带的是 。
(3)这里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地势 ,土壤 ,水源 ,气候 ,降水 ;
② 湖及 河的航运,加上发达的的公路铁路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③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 、 、 、 等生产资料;
④先进的 。
(4)商品谷物农业最突出的特征是: 。
【课内巩固】
1.下列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农业 B.小农经营,多以家庭为主
C.机械化水平低,因而单产低,商品率低 D.因气候适宜,水利工程量小
2.东亚、东南亚、南亚从事大规模水稻种植业的原因是 ( )
①大面积肥沃的土地 ②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人们的食米爱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
①生产规模广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 ( )
①美国 ②英国 ③丹麦 ④加拿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页“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回答5~9小题
5.亚洲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这反映出
农业生产具有 ( )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连续性
6.亚洲的水稻生产主要以 ( )
A.农场为单位 B.家庭为单位 C.乡村为单位D.合作社为单位
7.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 )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均耕地少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8.图中A、B、C、D四个国家中,在稻田机械化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的是 (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9.要大幅度提高亚洲的水稻产量,必须加大( )
A.劳动力投入 B.耕牛投入 C.科技投入 D.耕地投入
10.美国中部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
①高温多雨,地广人稀 ②以中小型农场为主③交通运输便利 ④科技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东亚水稻种植区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其原因是( )
①该区机械化水平低 ②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③亚洲水稻种植区气候干旱 ④水稻生产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长期以来,上海市郊种植业以粮食、棉花、油菜为主,其中粮食作物占很大比重。2001年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全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之比达到1:1,产值之比达到1:3,农民增收4.2亿元。据此完成12~13题。
12.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工业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水平 C.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 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13.现在,上海市郊农业已形成了种苗、园艺作物、出口蔬菜、名特优新为主的小宗经济作物四大特色,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B.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
C.商品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D.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用地减少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挑战。根据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占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14~16题。
14.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是( )
A.油料 B.水产品 C.粮棉 D.水果
15.我国某些农产品受冲击严重是由于 ( )
①投入的农药化肥、机械化设备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价格偏高
②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
③投入的农业劳动力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④人口多,购买力太强,造成价格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近年来,北京冬季市场上出现大量反季节蔬菜和南方瓜果多来自北京郊区的塑料大栅。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去农民冬闲,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
B.反季节蔬菜投放市场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C.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弱化了农业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D.冬季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条件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7.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 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18.“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 )
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 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19.传统稻米产区农业生产改进最关键的是改变 ( )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还未充分合理利用 D.地势低平、多水旱灾害
20、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 )
①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便利的交通运输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课件25张PPT。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复习提问 2.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1.学会分析和总结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特点。学习目标 2.对比区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面向市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的农业地域类型。二、商品谷物农业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这类农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阿根廷澳大利亚2.分布地区: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我国东北、西北地区3.经营方式 多数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 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家庭经营)(国家经营)4.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一大两高)案例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课本第50页)探究思考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探究思考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和商品粮出口国。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夏季潮湿气候地形位于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广阔土壤世界上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
一块在美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一块在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
一块在亚洲———中国的松辽流域和三江平原。 黑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请在此处添加该国家的地形、政区图。 美国的河流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交通运输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工业与科技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注意:美国的谷物商品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课本图3.15)春小麦冬小麦玉米带美国中部农业区,北为春小麦,南是冬小麦春小麦:春种秋收(东北)
冬小麦:冬种夏收(华北及其以南地区)纬度低的地方,种的便是冬小麦中国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1.生产规模大
2.机械化水平高
3.商品率高
4.科技水平高
5.专业化和区域化程度高“一大四高”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高低商品率大小生产规模高低机械化与科技水平家庭经营的大农场小麦玉米商品谷物农业小农
经营水稻季风水田农业经营
方式主要作物商品农业自给
农业生产目的3.比较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产生这两种农业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气候条件不同,两种农业地域所生产的农产品品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条件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经营方式和商品率高低。【典例训练】
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参考答案:
(1)中部平原(或中央大平原)
(2)AB B A C
(3)平坦 肥沃 充足 适宜 较多 五大湖
密西西比河 机械 电力 化肥 农药 农业科学技术
(4)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率高
【课内巩固】(限时训练10分钟)参考答案:
1-5 BDADA
5-10 BCCCC
11-15 DDCCA
16-20 CCABB小结:二、商品谷物农业2.特征3.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市场广阔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1.概念:面向市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的农业地域类型.4.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先进的农业科技我国东北和西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