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9 11:2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沿溯(sù)   藻荇(xìng) 飞漱其间(shù)   与其奇者(yǔ)
B.素湍(tuān) 燕然(yàn) 夕日欲颓(tuí) 属引凄异(zhǔ)
C.未寝(qǐn) 竹柏(bǎi) 无与为乐(wéi) 鸢飞戾天(lì)
D.缥碧(piǎo) 霜旦(dàn) 互相轩邈(miǎo) 千转不穷(zhuǎn)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清荣峻茂(茂盛) 晓雾将歇(消散)
B.欣然起行(出行) 东皋薄暮望(轻微)
C.疏条交映(掩映)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
D.互相轩邈(高) 良多趣味(甚,很)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蝉则千转不穷 D.属国过居延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下列选项中,划线词都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每至晴初霜旦 横柯上蔽
B.相与步于中庭 哀转久绝
C.互相轩邈 念无与为乐者
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回清倒影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野望》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绩,号东皋子。首句“东皋薄暮望”中,“东皋”即诗人自己。
B.《黄鹤楼》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崔颢,李白曾评价“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C.“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居延”在这里并非实指,是用来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7.默写填空。
(1)思乡、离愁是诗文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是:           ,           。(郦道元《三峡》)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王安石借“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导读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
【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
【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 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材料三】《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9、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学校举办了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经典诗词”朗诵会】为《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填序号)
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②《十面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③《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④《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⑤《渔樵问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
(2)【“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

(3)【“为国奋斗”演讲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演讲顺序 演讲题目 演讲者
1 《我的中国梦》 1701班肖非
2 《奋斗的青春》 1702班李强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0.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11.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 溯:________
(2)属引凄异 属: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画面。

15.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你会想到的古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③梅花为寒所勒
④山岚设色之妙
1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月景尤为清绝
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②皆在朝日始出
D.①梅花为寒所勒 ②歌吹为风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③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9.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幽王击鼓《吕氏春秋》
周宅酆、镐(1),近戎人(2)。与诸侯约:为高葆土寿 于王路(3),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4),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戎寇尝至(5),幽王击鼓(6),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7),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8)。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墙
至于后,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9),为天下笑(10)。
【注释】
(1)宅:居住。这里你指处于。酆、镐(hào):都在今陕西长安县附近。 (2)戎:大戎,周朝西部少数民族。 (3)为:建造。葆土寿(dào):堡垒一类的建筑物。王路:官道。 (4)即:如果。 (5)尝:曾经。 (6)幽王:西周最后一个君主,昏君。 (7)褒姒(sì ):幽王的宠妃。说:同 “悦”。 (8)因:于是。数(shuò):屡次,多次。 (9)丽山:即骊山。 (10)为:被。
20.文章活画了一个昏君的形象,请按要求摘录原文。
①荒淫:
②昏庸:
③下场:
21.指出下列句中“其”的指代对象。
A.为高葆土寿于王路,置鼓其上。 ( ) B.裂其衣带相望而不止。 ( )
22.从文中找出含有和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词的句子,在这个词下加上“△”符号。
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②他是个屡教不改的人。
③她的刺绣作品,真是爽心悦目。 ④我曾有过一个梦想……
23.辨析加点字的差异。
①大 A.褒姒大悦。 ( )
B.树上有碗大的橘柚。 ( )
②因 A.他不因有功而自傲。 ( )
B.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鼓。 ( )
24.《幽王击鼓》的故事与哪则童话异曲同工
25.这个故事传说给人以启示,请你说说:
①给平常人的启示:
②给为官者的启示:
③执法者的启示:
答案
1.C 2.B 3、D 4.B 5、A 6.A 7.(1)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3)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4)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5)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6)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8.示例:〔材料一〕:红军领导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深受爱戴。〖材料二〗:红军帮穷人,救中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材料三〕: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9..(1)②
(2)示例一:“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
示例二:“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
示例三:“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3)示例:感谢肖非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10.画面: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
11.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
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
12.(1)逆流而上。 (2)连续不断。
13.(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2)即使乘着快马驾着清风,也不如船行得快。
14.每当春冬之季,三峡的景色格外美丽,江水滔滔,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15、略
16.①奔:飞奔的马。②作:发出。③勒: 约束,阻止。④设:着,涂。 17.C
18.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高山凭借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③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19.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20.①幽王欲褒姒之笑也 ②因数击鼓 ③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 21.A.
葆土寿 B.她们。 22.①为天下笑。②褒姒大说。③戎寇尝至。 23.①十分,很;大小。②因为,由于;于是 24.略 25.①要讲诚信。②要取信于民。③不可玩忽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