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核心素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核心素养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31 10:1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回忆鲁迅先生 (节选)》核心素养教案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精读文本时,要精准捕捉 "整整齐齐"" 笑眯眯 ""安安稳稳"" 明朗 "等富有生活气息的词语。" 整整齐齐 "不仅形容书桌、书籍的摆放状态,更藏着鲁迅做事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 哪怕是包书皮这样的小事也绝不敷衍;" 笑眯眯 "勾勒出他与人相处时的温和神态,像冬日暖阳般打破了" 横眉冷对 "的刻板印象;" 安安稳稳 "传递出他在平凡生活中的沉静,即便肩负重任也能保持生活节奏。要体会散文" 于细微处见真情 "的语言魅力,比如"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用最朴素的话直击人心,比华丽辞藻更能展现真实性情,仿佛能看见他开怀大笑的模样。
能模仿这种 "用细节传情" 的风格,描写身边亲人的日常片段。要抓住具体动作与神态,例如:"爷爷削苹果时,总会先用水冲洗三遍,左手托着苹果微微转动,右手的小刀贴着果皮游走,削出的果皮连成一条不断的红绸带。切好的苹果块摆进白瓷盘,递过来时,他指缝沾着果肉汁水,手腕上还沾着点肥皂沫,眼里的笑意比苹果还甜。"
思维发展与提升
1.梳理文本叙事线索(萧红回忆鲁迅的日常生活片段),提炼关键场景:深夜灯下写作的鲁迅、与家人围坐吃饭的鲁迅、接待青年的鲁迅、庭院散步或躺椅休息的鲁迅。要发现这些琐事的内在关联 —— 它们共同拼出 "既伟大又平凡" 的形象:伟大在对事业的执着和对青年的关怀,平凡在有着普通人的生活起居与喜怒哀乐。
2.分析文中对比手法:大众印象中 "横眉冷对" 的斗士形象,与文中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 的生活化形象形成对比;工作时 "常常写到天亮" 的拼命,与生活中 "认真对待每顿饭" 的细致形成对比。通过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理解 "伟大出自平凡"—— 正是这些平凡细节,让伟大形象更真实可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
1.感受平淡叙事中的温情:萧红的敬仰藏在 "他抓帽子时左腿同时伸出" 的动作里,怀念融在 "用调羹舀鸡汤" 的日常中。体会议散文 "形散神聚" 的特点 —— 吃饭、看信、写作等琐事,都围绕 "鲁迅的平凡与伟大" 这一核心,细碎片段汇聚成温暖的记忆流,字里行间都是化不开的深情。
2.尝试用 "捕捉细节 + 融入情感" 的方式描写生活瞬间,例如:"妈妈织毛衣时,银针在灯光下跳着细碎的舞,脚边的线团跟着转圈圈。我每次咳嗽,她的手就会顿一下,抬头看我的眼神像棉花糖一样软,然后继续编织,毛线穿过针孔的声音都变轻了。"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鲁迅与萧红的创作背景:鲁迅是新文化运动旗手,以笔为刃唤醒国人;萧红作为受他提携的青年作家,在他逝世后,用深情笔触还原其生活侧面。这种 "伟人生活化" 的书写,让我们看见伟大灵魂的平凡底色 —— 伟大并非遥不可及,而在日常点滴中。
体会鲁迅 "认真生活、拼命工作" 的精神:他深夜写作到天亮,却不忘叮嘱 "放杯水在床头";青年来信 "全看",哪怕 "眼睛不好" 也坚持回复。这种精神是对 "认真" 的最好诠释,传承它就要在平凡中保持热忱,在岗位上认真做事、真诚待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梳理描写鲁迅的生活片段:工作时 "伏桌写字,笔声沙沙,常到天亮" 的专注;休息时 "躺椅看报" 的闲适;待人时 "笑眯眯递书" 的温和;饮食上 "爱吃硬肉" 的偏好。这些片段像拼图,拼出立体真实的鲁迅。
赏析刻画鲁迅的细节描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 的外貌,透着日夜操劳的疲惫;"笑声明朗,笑得握不住烟卷" 的神态,展现真诚爽朗;"抓帽子时左腿同时伸出" 的动作,藏着干练洒脱。理解这些细节如何让 "文学巨匠" 变得可感可触。
教学难点
理解 "平凡与伟大" 的辩证关系:鲁迅是 "吃福橘"" 包书皮 "的普通人,也是" 横眉冷对 " 的战士。正是这些平凡细节,让伟大更有说服力 —— 伟大不是脱离生活的空谈,而是在认真生活中坚守理想。
体会萧红的复杂情感:有对先生的敬仰("文章好,对青年好"),对他消瘦的担忧("脸黄里带白"),对提携之恩的感激("耐心看青年稿子"),还有逝世后的痛惜("夜深了,先生还在工作")。这些情感交织成深沉动人的怀念。
教学方法
诵读法:通过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感受温情基调。读鲁迅的话要平和亲切,如 "不要紧,放这里吧";读萧红叙述要舒缓轻柔,如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重点读细节句,想象画面感,比如读 "抓帽子时左腿伸出" 要读出利落劲儿。
讨论探究法:用阶梯式问题链引导思考:
基础问题:"哪些细节让你觉得鲁迅 ' 不严肃 '?找出来读一读,说说感受。"
进阶问题:"鲁迅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有什么异同?结合原文分析。"
深度问题:"萧红为什么写这些 ' 小事 '?能让我们更懂鲁迅吗?"
讨论时要结合文本细节,比如用 "包书皮整整齐齐" 证明他认真,用 "看青年稿子" 体现关怀。
1.情境教学法:创设 "鲁迅家的一天" 情境,分组还原场景:
场景一:鲁迅伏桌写作,眉头微蹙,笔声沙沙。萧红端茶来说 "休息下吧",他头也不抬:"写完这段就好。"(体会工作专注)
场景二:青年递稿子时手发抖,鲁迅接过稿子笑眯眯:"坐,我看看。" 边看边点头,偶尔用笔标记。(体会待人温和)
通过角色扮演,感受鲁迅在不同场景的状态,理解 "伟人也是普通人"。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视觉素材:鲁迅生活照(伏案写作、与青年交谈)、萧红与鲁迅合影、场景插画(深夜工作、全家吃福橘)。
文字素材:"细节对比卡"—— 左栏 "印象中的鲁迅:严肃、锐利",右栏 "文中的鲁迅:笑声明朗、走路轻捷",中间标注 "细节展现真实"。
1.学习材料:
文本批注稿:动作描写旁画 "小手" 图标,抒情句旁画 "爱心" 图标。
场景思维导图:气泡图分 "工作"" 生活 ""待人" 三类,填写对应细节(如工作场景:深夜写字、烟卷烧手)。
拓展阅读:《回忆鲁迅先生》全文节选(补充 "陪孩子玩" 片段)、鲁迅《自嘲》诗句。
1.互动工具:
任务卡:"寻找反差细节"—— 用 "我以为鲁迅会______,但文中他______,这让我感受到______" 句式分享,限时 7 分钟。
评价表:从 "细节典型性"" 分析合理性 ""表达清晰度" 设 "优、良、需努力" 三级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约 5 分钟)
展示鲁迅经典画像(眉头紧锁、目光锐利),提问:"提到鲁迅,你想到什么?"(学生可能说 "严肃"" 写文章批判社会 ")
教师接话:"但萧红笔下的鲁迅会 ' 笑得握不住烟卷 ',会 ' 笑眯眯递书给青年 '。今天我们走进《回忆鲁迅先生 (节选)》,看看文学巨匠的另一面。"
板书课题,补充:"生活细节会告诉我们 —— 伟大可以很亲切。"
(二)文本研读(约 25 分钟)
1.初读理场景
发放思维导图,学生默读标注场景细节(工作△、生活○、待人□)。
小组汇报:"工作场景:深夜写字到天亮,烟卷烧手;生活场景:爱吃硬东西,走路轻捷;待人场景:笑眯眯递书,认真看青年稿子。"
教师点拨:"这些场景像纪录片镜头,没有华丽赞美,却满是真实温度,让我们看见有血有肉的鲁迅。"
1.再读品细节
"鲁迅细节展" 活动:每组选最 "意外" 的细节,用 "细节 + 感受" 分享。
示例分享:
"'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 '—— 我以为他总严肃,没想到笑得这么开怀,原来他和普通人一样爽朗。"
"' 抓帽子时左腿同时伸出 '—— 这个动作好利落,不像 ' 老先生 ',倒像有活力的年轻人,真干练!"
讨论:"这些反差让你对鲁迅有新认识吗?"(他既是战士也是普通人,平凡中坚守理想的伟大更可敬。)
1.精读悟情感
聚焦关键句:齐读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讨论:"萧红藏着什么心情?"(心疼他熬夜,敬佩他坚持,还有说不出的牵挂。)
探究写法:"为什么反复写 ' 烟卷 '' 走路 ' 这些小事?"(小事见真情,平凡日常藏着伟大;这些是萧红最珍贵的记忆,满是怀念。)
联系拓展:"结合 ' 俯首甘为孺子牛 ',哪些细节体现这一点?"(耐心看青年稿子、叮嘱放杯水,都是关怀他人的写照。)
(三)拓展延伸(约 15 分钟)
1.背景补充:"萧红是受鲁迅帮助的青年作家,写这篇文章时鲁迅已去世。就像我们怀念亲人,记得最清的是他们吃饭、说话的样子 —— 小事里藏着最深的情。"
2.情境写作 "我眼中的鲁迅":
要求:假设你是萧红,写 150 字文中没有的生活细节,体现他的 "平凡与亲切"(如教孩子认字、养花)。
示例片段:"先生教海婴写字时,会把着孩子的小手慢慢写。海婴写错了,他就笑着画个小太阳:' 明天再练,今天的字比昨天漂亮啦。' 阳光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像撒了把金粉。"
小组互评:用评价表打分,重点看 "细节是否贴合形象"" 情感是否真挚 "。
(四)课堂小结(约 5 分钟)
回顾游戏:"词语串联"—— 用 "笑眯眯"" 深夜写作 ""轻捷"" 青年 "说一句话,如" 那个笑眯眯接待青年、深夜写作到天亮、走路轻捷的鲁迅,是伟大又亲切的人。"
情感升华:展示鲁迅名言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教师总结:"萧红让我们看见,开路的鲁迅也会认真吃饭、温和待人。伟大从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认真生活的每一刻里长成的。愿我们既做追梦人,也做生活家。"
分层作业:
基础:摘抄 3 处鲁迅细节,每处写 "这个细节让我觉得鲁迅______"。
提升:写《我身边的 "平凡伟大"》,用动作、神态细节描写普通人的闪光点。
拓展:读《回忆鲁迅先生》全文,再找 3 处感动细节与同学分享。
(五)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场景拼图:工作→深夜写字 烟卷烧手(专注) 生活→走路轻捷 爱吃硬的(真实) 待人→递书微笑 看青年信(温和) 细节里的鲁迅: 外貌——黄白瘦脸(操劳) 动作——抓帽伸腿(干练) 神态——笑声明朗(亲切) 情感:敬仰 心疼 怀念 (平凡中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