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三节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理解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理解反射的概念,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3.比较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4.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特别提示:
腿部一定要放松,不能用力绷紧。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一、观察膝跳反射
探究主题 一
刚刚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发生了膝跳反射
小结
叩击受试者的韧带——
刺激
小腿跳起——
反应
每次都会发生——
有规律
什么是反射?
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
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反射。
现象
被叩击者的小腿迅速向上弹起
这种反射是生来就有的
膝跳反射有关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不受大脑的控制。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
探究: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
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反射。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其他常见的反射现象吗?
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眨眼反射等。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含羞草的叶被碰后下垂是一种反射现象吗?为什么?
不是。无神经系统。
2.草履虫的趋利避害现象是一种反射现象吗?为什么?
不是。无神经系统。
请你来判断
三、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1
2
3
4
5
神经中枢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分析处理信息
将神经冲动传送到神经中枢
感觉神经末梢或接受刺激的结构
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如脑干、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反射弧的组成
接收到冲动信号,作出反应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射弧的组成
将兴奋传送到效应器
实现反射效应
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接受传过来的神经冲动,使肌肉收缩或舒张而产生动作或使腺体分泌等
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分析处理信息
将神经冲动传送到神经中枢
手碰到针后,首先通过_____感觉针刺,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经____传导进入____,再通过____传达到___,手会迅速缩回。
读图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该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和肱二头肌。
神经冲动通过脊髓
白质的上行神经
纤维传到大脑皮层
的躯体感觉中枢产
生痛觉,所以是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产生痛觉
四、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1.反射弧的结构包括哪些?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怎样的?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如果反射弧的任一环节出现障碍会出现什么结果?
反射将无法完成。
小结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世说新语·假谲
望梅止渴是反射吗?如果是,这类反射有何特点?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一、条件反射建立的实验
探究主题 二
巴浦洛夫实验
给狗喂食,狗在吃食物时会分泌大量唾液
摇一次铃,铃声刺激没有使狗分泌唾液
每次喂狗以前先摇一次铃,如此重复多次
一段时间后,只要一摇铃,即使不喂食物,狗也会分泌大量唾液
一、条件反射建立的实验
1.狗在进食时分泌唾液,这是狗生来就有的吗?为什么?
2.对于未受过训练的狗给予铃声,并没有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说明了什么?
3.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4.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
5.经过训练狗建立条件反射,这种反射活动有什么意义?
【思考与讨论】
进一步探究:训练小金鱼建立条件反射
1.甲装置:未经过训练的小金鱼,用手敲击鱼缸,观察小金鱼的反应。
2.乙装置:经过训练的小金鱼,用手敲击鱼缸,观察小金鱼的反应。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应该怎样训练小金鱼?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 别 形成时间
神经中枢
引起刺激
时效性
适应性
联系 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先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
直接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都可以转变为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
永久固定的,不会消退
适应的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的后天性反射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暂时的、易变的,可以消退
适应的范围大,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探究: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吃梅流唾液——
看梅流唾液——
谈梅流唾液——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人类特有的,对语言、文字信号刺激建立的条件 反射)
判一判: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能够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拓展延伸: 关于排尿反射
(1)人一出生就有排尿现象,因此排尿属于非条件反射;但人又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它又受大脑的控制。
(2)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有遗尿现象。
(3)若成年人遭受意外事故,使脊髓从胸部处折断时,脊髓下部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人的膀胱(感受器)感觉到尿意后,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上行神经纤维传入到大脑,大脑开始处理信息。如果可以,就通过下行神经纤维,通知脊髓的排尿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到达膀胱效应器,完成排尿活动。
神经系统是怎样调节成年人的排尿活动的?
1.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应迅速正确叩击受试同学的 ( )
A.膝盖 B.膝盖下韧带 C.小腿 D.大腿
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
A.手被火烧立即缩回
B.斑马逃避狮的追捕
C.下雨了,迅速寻找避雨地方
D.草履虫逃避有害刺激
B
D
3.自古以来都是羊害怕狼,但“一切皆有可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我们也能让狼害怕羊。想想看,怎么样才能让狼一看到羊就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