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22张)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22张)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1 06:51:51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课题
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
课程标准
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但来的危害
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三大农作物病虫害的名称及其分布,病虫害带来的危害。
2.能据图说出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种类及其地区差异。
3.能据图和材料说出我国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蝗灾和鼠灾的危害和地域分布。
重、难点
1. 我国三大农作物病虫害的名称及其分布,病虫害带来的危害。
2 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种类及其地区差异。我国蝗灾与鼠灾的危害 及地域分布状况
教学方法、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
微课助学、图示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各种图片、微课、阳光微课平台、学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目标解读
自学教材
微课助学
合作互学
在线侧学
构建知识体系
疑难突破
训练展示
合作提升
评价点拨
整理落实
近期蒙古蝗灾视频导入
板书:
2.5中国的生物灾害
学生解读学习目标并强调红色重点内容。
PPT展示要求,
自学课本P55-P60,认真勾画、理解应用
选学:
上传的《中国生物灾害资料》
观看微课《生物入侵》提出问题
PPT提示教师提示学生完成
教师依据在线测学、学生问题、学案问题进行突破并总结提升给予变式训练,讲透、练好。
方法小结:如何分析农作物害虫成灾原因
拓展:你认为在防治生物灾害方面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更好?
生活小知识
消灭病虫害的有效办法,一是利用天敌,二是依靠农药。那么,你在洗菜或吃水果时应如何清除残留的农药?
利用3个图片导入旱灾和蝗灾的链发性原因,加以突破
教师找小组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学案训练题目 第一题 曹婉莹展示
第三题 齐玉宁展示
教师在下面巡视 收集下面学生 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让王凯丽和赵娜点评展示题目
第一题 回扣中国雨带的推移规律
第三题 变式训练松毛虫的分布。
要求:
1. 再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图和学案;
2. 反思总结学案中的题目。
观看视频,产生初步感性认识
学生勾画学习目标中的 关键词
学生结合学案进行教材自学,并按学案要求进行落实。
自学时 生物入侵有问题可以观看微课进行助学。
自学中遇到问题没解决的
先两人后小组落实基础知识
学生利用平板完成阳光微课平台上的在线测学题目
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落实基础
学生结合在线测学的问题突破在线测学问题
对照学案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疑难问题
认真思考、分析总结农作物害虫成灾原因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思考蝗灾的形成过程,分析带来的危害,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整理落实
学生完成训练学案上的训练题目
完成后,对照展示学生的答案并对有疑问的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升华。
学生点评 结合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拓展。
整理落实本节收获,反思本节的课堂
引起注意
震撼心灵,引起重视,
导出课题
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要求,为本节学习指明方向。
有目的的进行教材自学。
微课对学生进行助学
问题讨论没解决的小组收集提供给老师
为课堂针对性讲解提供依据。
平台反馈数据为课堂针对性讲解提供依据。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将知识系统化,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依据学生平台数据、学案、和学生问题设计疑难突破讲解,对点讲解、讲透、讲精
让学生分析总结方法
并针对原因制定措施
加强对地理事物形成过程的描述训练
完善本节知识体系
让学生进行原生态展示
结合小组讨论后的学生点评,教师适时扩展、总结、提升
反思完善知识体系,落实本节内容。
评测练习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害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因生物灾害损失粮食约200亿千克、棉花400万担,种植业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森林虫害受灾面积700万公顷,经济损失达50亿元,据此回答1~3题。BBB
1.下列有关虫灾的表现说法正确的是(  )
A.虫灾一般指昆虫造成的灾害,因体积小,不会造成较大的危害
B.破坏森林,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
C.蝗灾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
D.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2.对我国农作物造成危害最严重的虫灾是(  )
A.粘虫? ?????????? B.蝗虫 C.蚜虫? ?????????? D.稻飞虱
3.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联的灾害是(  )
A.寒潮? ?????????? B.干旱 C.暴雨? ?????????? D.洪涝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大大小小的老鼠洞随处可见,约1平方米的草地上就有十几个老鼠洞,维系着保护区脆弱原始生态的草皮遭到高原田鼠和鼠兔吞食,现已发生大面积枯死,导致草场出现沙化。据此回答4~6题。DDB
4.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  )
A.家栖鼠? ???? B.森林鼠??? C.农田鼠? ??? D.草原鼠
5.鼠类除了盗取粮食外,还会造成(  )
①水土流失 ②破坏森林和草场 ③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 ④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 D.②③④
6.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
A.过度放牧???????????????????????? B.滥捕老鹰、沙狐等,使鼠类的天敌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鼠类生活环境改善?? D.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表
课件22张PPT。2.5 中国的生物灾害目标导学(注意勾画)先两人后小组落实基础知识选学:
上传的《中国生物灾害资料》【构建知识体系】在线测学:水稻病害 主要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 学案问题:方法小结:如何分析农作物害虫成灾原因你认为在防治生物灾害方面采取什
么样的措施更好?①可以生物防治;
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③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等方面分析。 拓展延伸生活小知识
消灭病虫害的有效办法,一是利用天敌,二是依靠农药。那么,你在洗菜或吃水果时应如何清除残留的农药?洗菜时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对于叶菜一定要掰开每片叶子去洗,对于果、根茎等,可用果蔬洗洁剂或果蔬消毒液清洗,但一定要适量使用消毒液,然后反复用水冲洗干净。东亚飞蝗旱灾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
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
思考:蝗灾发生时人们应该采取哪些方式灭蝗?
疑难突破:我国灭蝗主要采用人工诱捕幼虫、捕杀成虫、挖防虫沟、农药灭虫、点火焚烧和投放天敌等方法。1.整理、完善学案与笔记,落实疑难点。
2.完善知识体系,巩固基础知识。 疑难反思训练展示1.阅读下列材料,读课本图2.43,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齐鲁晚报》报道:山东潍坊市由于8、9月份雨水增多,70多万亩棉花遭遇50年以来最为猖獗的一次棉铃虫病害,使棉花比去年减产15%左右。农业专家认为,棉铃虫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75%~90%。一般降雨量多且分布均匀的年份,棉铃虫病害发生就严重。由于9月为棉花吐絮期,若此时遇到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就会为棉铃虫提供温床,导致棉花减产。
(1)我国大部分地区棉铃虫危害较重的时期是哪几个月?为什么?6~8月。因为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 (2)正常年份,山东棉铃虫危害较严重的时期是哪几个月?此次危害发生在8、9月份,说明我国雨带推移的规律较常年有何不同? 7~8月。雨带移到华北的时间推迟。 知识链接(3)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大,却不是常年发生棉铃虫病害的地区,其原因是什么?新疆地处内陆腹地,降水稀少。 3. 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南方农村》报讯 走进广西南宁横县莲塘镇佛子村的山林,数厘米长的松毛虫随处可见,每一根松树枝上,都有十几条松毛虫在蠕动。原本苍翠碧绿的山林早已变得枯黄焦黑,就像大火烧过一般,其间数以万计的松毛虫大肆啃食着鲜嫩的松针。
材料2:中国松毛虫危害区图 (1)本次南宁发生的松毛虫最可能的类型是什么。马尾松毛虫 (2)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松毛虫从空间分布看具有的特点及我国森林病虫害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3)分析我国森林病虫害的主要成因。东南多,西北少。 
地形、气温。 ①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的原始森林;
②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要求:
1. 再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图和学案;
2. 反思总结学案中的题目。【整理 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