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同学们,请设计一幅漫画,情境:一个手拿猎枪的猎人在朝杀一只鸟,鸟后面是多米诺骨牌,骨牌最后朝向猎人。思考这幅漫画启示:人应该怎么对待自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分析、感受
点明了我们这节课的主题“人地关系”。
(板书)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人地关系是怎么沟通建立起来的呢?我们一起用一个人地关系的模式图给大家展示。
(边演示边讲解)
(板书)一、人地关系与环境的关系
读图分析、思考
通过读图,让学生了解人地关系是怎样建立和沟通的。
通过“人地关系之我见”分享同学们对人地关系的看法,来进一步理解人地关系的特点 ,人地关系的思想例如:“人地者,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邰伟同学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由早期的崇拜到后来的征服,虽然人类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但人地之间的矛盾越发显著,不加限制的索取和污染必然引发自然环境的报复。”张扬 同学
找学生自己起来 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通过阐述 来进一步理解人地关系的特点,人地关系的思想
通过人地关系变式图,探究:读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示意图探究:读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示意图
读图分析 填写表格
通过图片和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认识人地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不相同 ,生产力水平不相同,人地关系的思想也发生变化,对人地关系也有重要影响。
图片展示环节问题有哪些 ?分类怎样?
读图,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分析、思考
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同学们感受到工业文明在带来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使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人地关系全面呈现出不协调,环境问题突出。
展示图片“世界环境污染分布”图和‘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
在图片展示中,深刻感受人类影响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通过教师逐步展开图片,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空间差异
结合印度尼西亚雨林烧芭景观图和材料,讲练结合,做两个选择题,并根据课本“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让学生分析产生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人类不合理的利用、改造土地会造成生态破坏。
通过学生自己理清这一恶性循环图,找出我们身边常见的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及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给出“小清河优美的景观和污染”的视频,思考: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
读图、看视频,感受我们正在遭受的一些主要的环境污染
通过看图、看视频,对有些环境污染带来的恶劣影响有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增强同学们环境保护的意识。
再回顾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及结合人地关系模式图
思考 :我们应该走什么道路
读图,分析
通过回顾历史 ,反思人类的对待自然环境思想的变化,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要改变错误的人地关系的思想。
给出“小清河蝶变”的视频,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在发展中出现的,也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看视频,感受
通过感受小清河的环境蝶变,进一步认识环境问题的本质
承前启后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思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和 经济水平的差异,为引出《巴黎协定》做铺垫
做练习 体会不同国家面临环境问题的差异。
让学生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现阶段面临环境问题的差异,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提供“巴黎协定”的相关材料
结合习主席在开幕式上的讲话,针对全球气候变暖,选择不同角度来践行
可持续发展
体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阐述可持续发展的践行措施和倡议。
通过材料分析和角色扮演,使学生有全球意识,环境意识,参与意识,
课堂小结
在教师的总结中,对本节课知识有个系统的回顾
帮助同学建立知识框架
反馈练习
思考、分析
考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寄语
朗读 体验
树立环境问题 从我做起,树立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评测练习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回顾
[求真验证] 探究:读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示意图
① ② ③
A:物质与能量 B:废弃物 C:人类影响环境 D: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1、对图示关系排序,使之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的演变过程。
2、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不同历史时期
生产力
人地关系思想
人地关系特点
二 直面环境问题
“烧芭”属于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农耕方式,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除林区农民传统的烧荒种植外,大量棕榈油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是造成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两大主要原因。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区农民烧荒种植
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三、走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承前启后】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于 B 点以后发生转变其原因是??( )???①?增加环保投人 ② 科学技术进步 ③ 产业结构调整 ④ 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 )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人,治理污染
C.可以采取措施避免和减少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课堂检测】
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A.崇拜? B.依赖 ??C.征服? D.友好
2.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3~4题
?
?
3.有关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 A.①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 B.②当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含硫量高
??? C.③气候大陆性显著,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 D.④地形起伏大、气候干旱、土质疏松
4.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 )
??? A.工业排放的废气??? ??????????????????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 C.汽车排放的废气??? ?????????????????? D.建筑工地扬尘
课件24张PPT。观看漫画《人与自然》。漫画启示我们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学习目标:】
1.通过“人地关系模式图”,掌握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图表,归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及空间分布的差异。
3.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三个基本原则,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
[原理剖析]
人类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模式图[大家看法]人地者,船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邰伟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由早期的崇拜到后来的征服,虽然人类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但人地之间的矛盾越发显著,不加限制的索取和污染必然引发自然环境的报复。 张扬 “人地关系”之我见。[求真验证]探究:读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示意图①③②1、对图示关系排序,使之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的演变过程。
2、结合课本,完成表格内容。① ② ③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水污染环境污染[问题深化] 有哪些?噪声污染沙尘暴
土壤次生盐碱化 土地荒漠化 滥伐森林 生态破坏土壤盐碱化 沙尘暴 这张图片拍摄于加纳的阿克拉地区,每年有数吨重的电子垃圾从发达国家经海运倾倒至这里 发达国家: 过分消耗资源,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图文转换】 在哪里?印尼地区的烧荒
“烧芭”属于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农耕方式,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除林区农民传统的烧荒种植外,大量棕榈油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是造成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两大主要原因。 [案例分析] 为什么?1.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①区农民烧荒种植
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AC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产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小清河蝶变(一)”】 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
发展=工业化=经济增长[刨根究底] 怎么办?人地关系是如何演变的?
人类被动适应环境人类主动适应环境人类企图主宰环境中国“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思想谋求人地协调发展环境问题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环境文明【“小清河蝶变(二)”】 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可持续发展观念正是解决环境问题,谋求人地协调的重要发展观。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于 B 点以后发生转变其原因是?????(2分)①?增加环保投人 ② 科学技术进步 ③ 产业结构调整 ④ 工业发展迅速减慢?⑤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小题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2分)1.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于 B 点以后发生转变其原因是??( )???①?增加环保投人 ② 科学技术进步 ③ 产业结构调整 ④ 工业发展迅速减慢?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承前启后】B2.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 )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人,治理污染
C.可以采取措施避免和减少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c 许多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某个国家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国家合作,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获得解决,如面对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土地荒漠化等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协作。材料一:2015年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巴黎气候大会)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又称《巴黎协定》。该协定最终生效后,将有力推动全球共同加快气候治理并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转型也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材料二:根据《巴黎协定》,各方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大会上提出了这样的行动目标:2030年单位GDP的CO?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至65%;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提升到20%左右;2030年左右,化石能源消费的CO?排放达到峰值……?【合作探究】 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发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重要讲话: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鼓励广泛参与。除各国政府外,还应该调动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全社会资源,参与国际合作进程,提高公众意识,形成合力。请选择企业或个人身份,应对气候变化 ,应该发出怎样的倡议。阐述要求:
1.字数左右在100字 2.运用所学内容 3.突出观念企业:
①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
③废弃物回收利用,增加资源附加值;
④企业对售后产品进行回收再利用;
⑤加强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建立全员参与可持续发展基础。
个人:
①接受可持续发展观念,选购环保产品;
②适度、理性消费,“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③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消耗;
④积极参与环保公益行动,促进贫困地区和穷人的发展;
⑤珍爱生灵,万物共存。【寄语】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
保护它、珍惜它
我们责无旁贷
只要我们愿意
只要我们有心
一个举手之劳
可以为濒危的物种带来重生
可以为燃烧的地球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