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17张)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17张)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0 18:59:12

文档简介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
导入
视频《中国首次发布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警示图》
小结:根据视频总结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回答热烈,能够回答出各种自然灾害的名称。通过具体的材料总结自然灾害的特点。
视频导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深入
学习,
讲授
新课
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通过具体的数据、资料说明我们自然灾害的状况。
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回答:
1、我们灾害的特点?
2、灾害多发的原因。
通过触目惊心的数据材料,让学生理解我们灾害多发的原因。
灾害多发的原因
根据学案上板块构造图以及我国气候.地形图和文字,学生自己归纳。
学生自己归纳:①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
②中国山区面积广,地质构造复杂
③中国特殊的季风气候气候不稳定。
温故而知新,通过几张图片诱发的学生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旧有知识的掌握程度。
深入
学习,
讲授
新课
灾害多发的原因
结合学生讨论结果,提示灾害多发的原因。布置问题?
板书:1、原因分析
小组结合,共同分析探讨灾害多发的原因。(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我国季风环流控制下,气候不稳定,夏季风势力的强弱不同,导致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
通过读图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并且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让学生树立因时、因地的减灾区域观。
过渡
众多的自然灾害是不是各地都相同,引出区域差异。展示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900~2000年)
深入
学习,
讲授
新课
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动画模拟自然灾害的分布,并要求学生指出各种灾害的分布。
结合实际,诱导学生说出每一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
根据动画指出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1.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面积广;该线的西北部,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比较稀疏。(2)受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制约,东南部季风发达,受海洋影响大,且南方多丘陵,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结合老师的讲解,指出每一种自然灾害对应的分布地区。
通过具体的动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学生对每一种自然灾害分布的记忆,不仅能够调动课堂积极性,也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习题巩固
多媒体展示:基础过关一

板板书:2、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合作探究:
解答每一道习题
高中学习贵在落实,理论必须通过实际的习题来落实。
过渡
通过多媒体展示具体图片、文字材料过渡我国自然灾害的第二个特点
深入
学习,
讲授
新课
深入
学习
讲授
新课
二、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3、畜牧业成灾面积的区域差异
结合中国自然灾害成灾人口图、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文字信息
板书:
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和中国主要种植业分布图。设置问题: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哪里?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有关系吗?
板书:2、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的关系
中国因灾死亡牲畜和中国畜牧业分布图。设置问题我国因灾死亡牲畜比较多的省区有哪些?简要分析其原因?:
板书:3、畜牧业成灾面积的区域差异
结合成灾人口图、人口密度图思考成灾人口的分布特点以及和人口密度的关系
我国人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画一条人口分界线,此线东南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此线西北人口稀疏。人口的这种不平衡分布,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区相结合,使得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我国东部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如山东、河南、江苏等省,也是成灾面积较大的省。
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
学生讨论回答:我国因灾死亡牲畜比较多的省区是:内蒙古、西藏、四川、新疆等,主要是西部地区。我国天然草场分布在西北地区,这里草原面积广阔,经济较落后,主要是靠天养畜。由于经营粗放,不仅载畜量小,一旦遭遇雪灾、旱灾、虫灾等灾害,就会形成严重的灾情。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会根据不同的地图分析两者的联系,通过联系能够得出结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通过课件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明白我们农业所遭受的自然灾害非常严重并存在区域差异,提高学生因地制宜的思想。
我国西部有很多优良的天然牧场,学生心目中有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通过对畜牧业灾害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运用到实际的热情,可以课下思考我们畜牧业如何学习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习题巩固
多媒体展示基础过关二、
合作探究:
解答每一道习题
落实每一个知识点,理论运用到习题中去
拓展延伸
关注生活
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同时各种灾害又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老师和学生共同交流我们山东菏泽有那些自然灾害,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深切体会到自然灾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评测练习
1、【探究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阅读下列图表和文字信息归纳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地理位置
原因1:
(2)地貌
地貌类型
山地
高原
丘陵
平原
盆地
所占比例
33%
26%
10%
12%
19%
原因2:
(3)全球地壳运动分布图
原因3:
(4)气候
据资料统计,中国平均降水量2010年为682毫米,2011年为555毫米,2012年为669.3毫米,我国降水差异大,主要原因是我国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受夏季风势力强弱的影响,我国容易造成的水旱灾害。
2008 年珠江流域性洪水,2009 年太湖发生了1999年以来最大洪水。2010年长江上游干流出现1987 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松花江白山水库以上河段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2011年长江流域的汉江上游发生20年一遇的大洪水,渭河发生198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2012年长江发生5 次洪水,黄河发生4 次洪水,海河流域北系干流北运河发生超历史纪录特大洪水,淮河流域沂沭河发生1993年以来最大洪水。
——节选自《2003—2012 年我国洪涝灾情评估与成因分析》
原因4:
2、【合作探究二】中国灾情区域分异
阅读课本P25页—P27页,结合图2.3、图2.4和图2.5
概括中国灾情(成灾人口和农业灾情)区域分异的特点,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
提示:①东部地区以山东为例,西部地区以新疆为例,二者选一即可。
②可从气候、地形、土地类型、农业部门、畜牧业经营方式、主要受灾灾种、灾情表现等方面进行阐述。
3、【连一连】
东南沿海灾害带 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
东部灾害带 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
中部灾害带 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
西北灾害带 洪涝、旱灾、病虫害
4、【课堂检测】
读下面两幅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Ⅰ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2分)
(2)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是______。(2分)
(3)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6分)
课件17张PPT。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我们的口号是:我参与,我进步;
我展示,我提高。看视频思考:
该视频反映了中国自然灾害的哪些特点?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图表、文字等信息,学会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结合图文来阐述中国灾情的地域分异特点;从而树立因地制宜的减灾区域观,培养关心国家、建设国家的热情。
3、结合图文,识记我国6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和每个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合作探究一 合作找原因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要求:
①阅读图表和文字信息,先自己归纳在学案上,然后小组合作进行补充,并将讨论内容整理在学案上 。
②推选一人为代表用展台进行展示
并简要阐述原因
时间:6分钟
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1)我国处在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的交汇处。
(2)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3)我国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4)我国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受夏季风势力强弱的影响,导致我国频繁的
旱涝灾害。
2、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2、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密集;该线的西北部种类少,分布稀疏。思考: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有何特征?二、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2015年中国自然灾害灾情报告》
2015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偏少,灾情总体明显偏轻;南涝北旱格局显著,受灾地区较为集中;地震活动水平不高,西藏新疆受灾较重;台风登陆强度大,浙江广东损失严重;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影响局地。
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704.1亿元。同时,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644.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81.7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24.8万间房屋倒塌,250.5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1769.8千公顷,其中绝收2232.7千公顷。原因:
我国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合作探究二 合作分析背景阅读课本P25页—P27页,结合图2.3、图2.4和图2.5
概括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的特点,
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 要求:
①1-4组为山东队,其余为内蒙古队。
②可从气候、地形、土地类型、农业部门、畜牧业经营方式、主要受灾灾种、灾情表现等方面进行阐述。
③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并将讨论内容
整理在学案上。
时间:8分钟
①东部种植业灾情严重主要表现为农作物成灾面积广大。②西部畜牧业灾情严重主要表现为牲畜掉膘或死亡。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特点海



带 东部


带 中部


带 青藏高原灾害带 西北灾害带 东南沿海


带 三、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赛一赛:
谁是记忆王
识记六个灾害带的影响地区和灾害种类
时间:4分钟小测:连一连地域
差异 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西北灾害带中部灾害带东部灾害带东南沿海
灾害带海洋灾害带原因灾情的区域分异原因地域分异青藏高原灾害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