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学习目标】
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科教学的要求,特制订学习目标如下:
认知与技能: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理解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
3.了解山西省加强能源基地建设采取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表、资料,分析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及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
2.通过师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
重难点:
1.评价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及发展方向。
学生笔记
(标注好疑难问题)
学 习 活 动
一、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的概念:
是指能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动力的就是能源资源。
2.能源资源的分类:
(1)按照能源资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
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能源、来源于地球内部的能源和来源于天体引潮力
的能源
(2)按照能源资源的性质分类
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不断再生或者可以循环再现的能源,叫可更新能
源或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反之
,叫不可更新能源或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3)按照能源的基本形态是否改变分类
从自然界可以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叫一次能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等等。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叫二次能源,例如:电力、焦炭、煤气、汽油、柴油、酒精、沼气等等。
(4)按照利用能源的技术状况分类
已被人类利用多年,目前仍在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叫常规能源。近若
干年才开始被人类利用或过去已被利用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
,叫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课前自学质疑案】
学 习 活 动
学生笔记
( 标注好疑难问题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完成下表:
能源分类
主要能源资源
按性质
可再生
?
不可再生
?
按利用
状况
常规能源
?
新能源
?
按能源
转化
一次能源
?
二次能源
?
按形成
和来源
来自太阳
?
来自地球
?
来自地月日引力
?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研究思路:
背景分析-----利用现状研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可持续发展
3.资源的开发条件(背景分析)
资源开发条件:考虑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 。( 山西煤炭资源特点:储量大、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 。 (3) 。
图3.1掌握重要煤田及煤矿
河东煤田黄河东,沁水煤田沁水中,霍西煤田霍州西,宁武煤田北大同。
二、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利用现状研究)
建设山西能源基地的主要做法: (1) 。
(2) 。 (3) 。
亲爱的同学们请写下你们的疑问:
1.
2.
3.
【课堂合作探究案】
学生笔记
探 究 活 动
【探究活动1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课本 40—41页的相关文字材料和图3.1和图3.2。
材料二:
材料三
1.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有哪些?
2.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量量和生产量比较如何?
3.我国能源需求继续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探 究 活 动
学生笔记
【探究活动2 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
根据下列两则材料并结合我国水资源相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课本 42—43页的相关文字材料和图3.3至3.6。
材料二: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国资委主任朱晓明发出了“国家有关
部委尽快将山西规划的重大项目、重大规划纳入国家规划,同时促进工程尽快落地
,加快山西作为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的恳求。在朱晓明看来,我国未来仍要突
出煤炭能源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支持山西作为国家综合能源
基地的建设不断加速。就工业优势而言,山西不仅有煤炭资源,而且电力全面实施
了超低排放, 到2017年,晋电外送通道陆续建成后,山西火电也将全面“由黑
转绿”,即变“输黑色煤”为“输绿色电”。 山西储量达十万亿立方米的煤层气
资源也非常丰富,占到全国三分之一,随着勘探的深入,煤层气的储量还在增加。
“气化山西”也将为山西增添发展的“元气”, 支撑能源外送的公路、铁路、管
道、输变电、特高压等网络日渐完备,山西“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正在改变,全
力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措施有哪些?
晋煤外运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为何不发展黄河水运?
3.山西省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构建知识框架】
自 我 反 思
自学过程中是否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
2.在小组合作中是否帮助同学解决了问题?
3.本节课中还有哪些地方没理解透?
教学设计思路:
针对“学情分析”所述学生的实际,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提出以下教学思路:
引出课题 区域定位及教材涉的基本地理知识(补充)铺垫 教材知识教学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案例探究1分析 归纳总结 学生互提互答互评 案例探究2分析 答疑解惑 升华提升
课堂总结 小组评价
能源资源开发测试题
选择题
“黄河金三角地区”土地面积为5.8万平方千米,人口1 700万,是国家炼铝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读图回答1~2题。
1.黄河金三角地区( )
A.包括晋、秦、鄂三省
B.主体属于黄河中游地区
C.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位于中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2.该区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环境优美 ②能源原料丰富 ③内河航运发达 ④亚欧大陆桥经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下图为2007~2010年中国各细分行业发电量占比图表。据此回答3~4题。
3.2010年中国清洁能源发电主要集中在
A.水电与核电 B.火电与水电
C.水电与其他 D.火电与核电
4.从图中可以看出,自2007年至2010年
A.中国核电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B.中国火电所占比重下降了3.3个百分点
C.中国水电所占比重上升了3.4个百分点
D.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清洁能源为主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图,完成5~7题。
5.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6.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因素是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7.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核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8~9题。
8.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长期
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9.资源型城市一般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将资源开采集中到赢利多、机械化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D.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10~11题。
10.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原料 D.交通
11.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12.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2013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源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14.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读“东北三省煤炭资源供需变化图”,完成15~16题。
15.引起东北三省煤炭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 ②煤炭运力不足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区域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16.解决该矛盾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B.重化工企业向内地迁移
C.加强节能改造,实现清洁生产 D.合作开发邻近地区的煤炭资源并调配
采空塌陷是指由于地下挖掘形成空间,造成上部岩土层在自重作用下失稳而引起的地面塌陷现象。我国目前因采空塌陷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已超过600亿元。山西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大的省份,采空塌陷灾害也最为严重。读煤层采空区塌陷垂直“三带”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矿区最容易发生塌陷的是( )
A.露天矿区 B.埋藏较浅的矿区
C.埋藏较深的矿 D.人口较集中的矿区
18.山西省采空塌陷严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煤炭产量大,矿区覆盖范围广
B.地震频繁,岩层稳定性差
C.预防监测措施不到位
D.人口稠密,耕地比重大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规在( )
A.实现了煤炭零外运
B.提高煤炭产量
C.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0.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二、综合题
23.(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全国唯一一个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黄河金三角包括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和河南省三门峡市四个市,区域内煤炭开采生产能力约1亿吨,占全国的4%;氧化铝产量610万吨,约占全国的35%,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
材料2:豫晋陕黄河金三角位置示意图。
(1)分析该区域优先承接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10分)
(2)简述该区域建设坑口电站的意义。(8分)
(3)指出该区域存在的最严重的一种生态环境问题,并针对该环境问题提出在发展工业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10分)
24.(3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下表为部分资源型城市三种产业GDP构成情况比较表。
城市
第一产业
比重(%)
第二产业
比重(%)
第三产业
比重(%)
淄博
7.4
62.4
30.2
淮南
7.1
62.3
30.6
大庆
1.6
88.0
10.4
鸡西
7.9
50.2
41.9
平顶山
2.7
68.0
29.3
鹤岗
11.3
54.2
34.5
白银
5.6
76.0
18.4
金昌
7.0
78.0
15.0
材料2: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储量最丰富的省,从1949年到2008年山西共生产煤炭105.24亿吨,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4以上。山西煤炭工业无论是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还是为兴晋富民、支持山西经济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1)分析表中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并阐述原因。(12分)
(2)简述山西省煤炭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12分)
(3)简述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2分)
课件24张PPT。 课程名称: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二
版本: 新人教版必修三
地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 编离不开能源资源——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就山西省内而言,称其为煤的海洋毫不夸张——煤田总面积近六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0%左右。山西煤矿分布图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学习目标:
1.评价山西资源的开发条件有哪些?
2.通过图表和文字分析,理解掌握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课前自主学习大比拼!
自主学习展示
人类使用的能源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四大类?每一类中具体包含的能源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注意:1分钟后脱离课本和学案上补充的材料回答该问题。能源的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煤炭、石油、天气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等等电能、沼气、汽油、焦炭等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风能等地热能、核能潮汐能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煤炭、石油、天气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等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煤炭、石油、天气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等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煤炭、石油、天气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等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等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煤炭、石油、天气等电能、沼气、汽油、焦炭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等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等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煤炭、石油、天气等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风能等电能、沼气、汽油、焦炭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等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等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煤炭、石油、天气等地热能、核能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风能等电能、沼气、汽油、焦炭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等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等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煤炭、石油、天气等潮汐能地热能、核能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风能等电能、沼气、汽油、焦炭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等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等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山西煤矿分布图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研究思路:
背景分析存在问题利用现状研究解决措施(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合作探究一 资源开发的条件
结合学案上给出的三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有哪些?
2.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量量和生产量比较如何?
3.我国能源需求继续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注意:1.先独立思考,找出疑点
2.注意分析问题的思路
3.注意用专业的地理语言进行归纳总结
4.小组代表轮流做
图3.1掌握重要煤田及煤矿河东煤田黄河东,
沁水煤田沁水中,
霍西煤田霍州西,
宁武煤田北大同。请同学们据图互提互答:2050年中国能源消费理想结构图AB图3图4CD合作探究二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
根据下列学案给出的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措施有哪些?
晋煤外运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为何不发展黄河水运?
3.山西省输煤好还是输电好?产量/10万t图3.3 图3.6
注意:1.先独立思考,找出疑点
2.注意分析问题的思路
3.注意用专业的地理语言进行归纳总结
4.小组代表轮流做
OUTOUTOUT运量大成本低2.晋煤外运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为何不发展黄河水运?主要负责运输煤层气高压线主要负责运输火电3.山西省输煤好还是输电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运输成本淡水资源消耗同学们,答疑解惑时间到了!能源资源的开发资源开发的条件能源基地建设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资源条件市场条件位置、交通条件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能源的综合利用自主完成小结:加强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利用休息时间到了!亲爱的同学们byebye!1.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在利用时,你认为应该: A.为了提高效益,只开采富矿 B.为了降低成本,只冶炼单一矿产 C.可以大规模任意开采矿产 D.节约利用,综合利用2.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最大能源基地的中心是 A.陕西 B.河南 C.山西 D.新疆当堂训练:Dc3.对山西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条件描绘正确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一般
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C.虽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较为便利
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B4.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A、水力 B、天然气 C、煤炭 D、石油C 5.山西优质动力煤产地和优质主焦煤基地分别是
A.沁水煤田和河东煤田 B.大同煤田和河东煤田
C.大同煤田和宁武煤田 D.沁水煤田和西山煤田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6一7题。6.右图反映的是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7.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②辅以公路建设
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④大力输出原煤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