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口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 仅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 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 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今天,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家,已 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耀。
你们知道这个科学家是谁吗 关于这个奖项你们又 了解多少呢 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佳作》, 一起去了解并探究这则新闻好在哪里。
|新课导入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 业家。他一生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 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 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月100家公司和工 厂,积累了巨额财富。晚年立下遗嘱,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 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 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探究新知
知识链接
路透社
路透社是世界上最早创办的通讯社之一,也是目前英国最大 的通讯社和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路透社是排名世界前三的多媒 体新闻通讯社,主要提供各类新闻和金融数据,在128个国家运
行。路透社由保罗 ·朱利叶斯 ·路透于1850年在德国亚琛创办,次 年迁往英国伦敦。1865年,路透把他的私人通讯社扩展成为一家 大公司。后被改组为路透有限公司。它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 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
|探究新知
读准字音
yí bān
zhòng
遗嘱 颁 发
仲 裁
nuó shèn
shì
挪威 渗 透
逝世
bō é
zhuó
拨款 巨额
卓有成就
|探究新知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找出消息的结构。
导语:第一段
主体:第二、三段 背景:第四段
|探究新知
文本研读
1.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 什么内容 有什么作用
这是消息的电头,主要用来介绍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和地 点,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探究新知
文本研读
2. 导语交代了什么内容
导语交代了颁奖的时 间,颁发者和颁奖机 构以及 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探究新知
文本研读
3. 主体部分交代了什么内容
主体部分是第2、3段,主要内容为首届诺贝尔奖的 获得者及所获奖项;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
地 点 。
|探究新知
文本研读
4. 第四段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 它有什么样的作 用呢
属于背 景部分,主要内容为介绍诺贝尔奖奖金 的来源和资金管理权与评议权的分离。
|探究新知
I 合作探究
1.文章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 略写了什么内容 为什么 这么安排
详写: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
略写: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原因: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 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 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 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 更好地突出中心。
|探究新知
I 合作探究
1.文章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 略写了什么内容 为什么 这么安排
详写: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
略写: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原因: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 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 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 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 更好地突出中心。
|探究新知
I 合作探究
2.有人说最后一段新闻背景可以删去,你认为呢 为什么
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 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 消除了读 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 公正、公平性,可信度高。
|探究新知
I 合作探究
3.有人说最后一段新闻背景可以删去,你认为呢 为什么
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 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 消除了读 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 公正、公平性,可信度高。
|探究新知
I 合作探究
4.本消息堪称“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板,速读课文,体会“倒
金字塔结构”的结构安排。
|探究新知
交代时间、地点、事件,采用引述 资料的方法介绍颁奖对象应具备的 条件,既准确,又具有权威性。
获奖者信息是消息最主要的内容, 放在主体优先位置。颁奖机构、时 间、地点在重要性上不如获奖者信 息,但又是报道颁奖活动中不可缺 少的部分,因此放在主体的第二部 分。
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和资金管理 权与评奖权的分离。
时间、地点、事件
颁奖对象应具备的条件
获奖者情况
颁奖机构、时间、
地点
新闻
背 景
导语
主体
背景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你们献身科学,献身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取得世人瞩
目的成就。人类因你们的成就而幸福,社会因你们的努力而进步,你们的
人生也因此而美丽。感谢你们,你们将永载史册。
课外拓展
1.假如你是路透社的记者,看到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贡献以
后,你想发表怎样的新闻评论呢
|探究新知
2.诺贝尔临终前留下遗言:全世界爱好科学并愿意献身科学的朋友们,
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快要到尽头了。在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 辈子,发现里面的奥秘太多了。研究它,掌握它,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 惠,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下去,区区200万英镑的利息,虽微不足道,但愿意 为行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 力。诺贝尔在九泉之下感谢你们。假如你有幸到诺贝尔墓前凭吊,你有什么 话要说
诺贝尔,以渊博的知识让后世叹服,以毕生的不懈努 力让后世敬仰,以勇敢的探索让后世折服,更以高尚的人 格让后世缅怀。你展现了一代科学巨匠的伟大襟怀——爱 科学、爱人类、爱和平。
坚持探索、追求真理、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行为值 得我们学习。你的崇高心灵将会照耀每一个人。
他们分别是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和2015年获得诺
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
3.你认识下面图片中的人物吗
课外拓展
|探究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