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人教新版 八上 语文
同步课件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语文情境课堂课件
好记者讲“好故事”
大单元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主题情境·迎新电子报制作
1. 阅读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等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了解新闻内容,掌握新闻的结构、六要素等新闻知识,把握不同体裁新闻的各自特点,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
2. 学习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自主确定报道题材,制订采访方案,草拟采访提纲,分小组进行采访实践,搜集并整理新闻素材。
3. 运用“新闻阅读”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新闻采访”实践中的收获,撰写新闻作品。
重点
重点
难点
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拟开展主题为“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的开学迎新活动。据此,请同学们结合第一单元的相关新闻知识,化身校园记者,记录开学影像,采访迎新活动,编写新闻稿,制作迎新电子报。
核心情境
任务一:新闻阅读
任务二:新闻采访
任务三:新闻写作
制作迎新电子报,先要学习新闻相关知识,掌握新闻体裁、新闻结构、新闻要素。
通读并梳理本单元新闻,理清新闻的一般结构,梳理新闻的“六要素”。
通过比较阅读,把握消息、新闻、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在篇幅、时效性、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体会不同体裁新闻语言严谨、准确的特色。
把握新闻作者的态度倾向。
(建议课时安排:3课时)
学习任务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
狭义上:新闻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使一定人群了解。
新闻具有传播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三大属性。
什么是新闻?
明确新闻体裁
新闻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调查报告、新闻公报、采访札记、答记者问等。
新闻的体裁
消息,在新闻学中,也用来指一种固定的新闻体裁,有时又叫新闻。一般我们在狭义的意义上使用新闻这个词的时候,指的就是消息。
消息作为一种文体,指的是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用事实说话;②短小精悍,概括性强;③时效性强;④具有固定的结构模式;⑤大多数消息有电头或“本报讯”作为外在标志。
通讯,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是一种有着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新闻评论是一种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存在,往往表现为媒体编辑或个人作者对新闻事件运用分析及综合的方法方式,就事论理。
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性文体,有清晰的论点、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过程,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证观点。
1. 本单元的课文分别是什么新闻体裁呢?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一着惊天海——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消息
新闻评论
通讯
新闻特写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消息
消息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消息
梳理新闻结构
新闻的结构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新闻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指发生新闻事实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主要部分
辅助部分
2. 参考教材P20“技巧点拨”内容,梳理出本单元前四篇新闻的结构。
导语
主体
结语
背景
倒金字塔结构
最重要
最次要
按重要性递减原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
主体
结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
主体
背景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2.西路军渡江情况
3.东路军渡江情况
此种情况,一方面……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背景可能会暗含在主体里。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导语
主体
结语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构成三舱(船)组合体。
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开始在轨驻留并将开展一系列工作。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背景
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
主体
结语
瑞典国王和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交代诺贝尔奖的具体分类和颁发条件;
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
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背景
介绍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奖金的管理权和评议权分离。
把握新闻要素
一篇完整的新闻作品应该具备六个最基本的要素: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和how(如何)。这六要素常常被称为“五个W和一个H”。
新闻的要素
3. 阅读课文,说说各新闻中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
何时
何人
何地
何事
何故
如何
小组活动:
1.通过学习分析《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六要素,合作完成其他新闻分析。
2.分析时结合课下注释完成。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何时
何人
何地
何事
何故
如何
电头中的时间指的是消息发出的时间。
六要素 具体内容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如何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至二十一日夜
长江(在芜湖、安庆之间)
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大约三十万人已渡过长江或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示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六要素 具体内容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如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至四月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或分别概括中、西、东路军的情况)
六要素 具体内容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如何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至17日18时48分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六要素 具体内容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诺贝尔奖获得者
1901年12月10日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
颁发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颁发给过去一年各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六要素 具体内容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如何
吕伟
1982年11月24日
达卡拉多游泳场
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
跳水夺魁
“飞天”凌空
一着惊天海
六要素 具体内容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如何
工作人员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到9时08分
渤海某海域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航
航母必须要携带舰载战斗机作战
航母舰载机着舰
4.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能不能用六要素进行归纳?
不能,属于新闻评论
那应该如何归纳?
提出观点
强调铭记历史、维护和平的重要意义,呼吁人们共同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我们要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论证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和举行公祭的必要性。
……
①美国报纸标题
②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议会通过有关纪念日的动议
③美国图书馆举办讲述史实活动
④日本老师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词语列入教科书
论证观点
总结观点
比较体裁异同
5. 不同体裁的新闻有哪些异同呢?
01
02
03
时效性
报道对象
篇幅
04
05
标题特点
表达方式
比较维度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新闻评论
时效性 强 一般 较弱(有日益变强的趋势) 较强
报道对象 新闻事件整体 新闻事件某一场景 详细记叙新闻事件,具体表现特定人物 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发表评论
篇幅 较短 较长 长 较长
标题特点 客观陈述事件 运用文学手法 运用文学手法 简要概括或提示观点
表达方式 记叙、说明为主 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多种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为主
强 一般 较弱(有日益变强的趋势) 较强
新闻事件整体 新闻事件某一场景 详细记叙新闻事件,具体表现特定人物 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发表评论
较短 较长 长 较长
客观陈述事件 运用文学手法 运用文学手法 简要概括或提示观点
记叙、说明为主 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多种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为主
6. 不同体裁的新闻语言有怎样的特点呢?
探究新闻语言
消息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突破: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缺口。
冲破:冲击突破,冲破难关。
用词准确,这两个词在词义上有所区别,作者文中准确运用。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所以连用了“歼灭”和“击溃”两个动词,表达准确。
“至发电时止”
本句采用文言词。“至发电时止”斩截有力,如果写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就拖沓了,表现出本文语言的精练。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
说明飞船与核心舱对接以及航天员进入核心舱这一关键过程,没有多余的修饰和赘述,使读者能够迅速抓住重点信息,体现了语言的简洁明了。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于北京时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北京时间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
具体的时间描述都准确无误,体现了新闻语言对事实精准呈现的要求。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首次”“每年”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诺贝尔奖这次是第一次颁发,同时告诉人们以后每年都会举办一次。
“最大”表示程度,表明诺贝尔奖的地位。
新闻特写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的美妙身姿比作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身姿的轻盈、潇洒。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她的身体比作“轻盈的、笔直的箭”,一个动词“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入水时的水花之小,描绘出吕伟跳水的精彩瞬间,突出她跳水技艺之高超。
通讯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出了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巨大危险和困难。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再现了科学工作者为科学事业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赞美和敬佩之情。叠用“多少人”,抒情味浓,感情和语气步步加强,结尾用反问句,更加强了抒情的语气,增强语言的感彩,富有力量。
新闻评论
国家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标题简明地点明了观点,开头引述铭文,渲染庄严的氛围,交代新闻背景。强调大屠杀的时间和死难者人数,流露悲伤的气息。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
“狠批”一词,准确地传达出人权理事会的严正态度,表达了对歪曲历史事实的日本右翼的强烈反对和谴责。
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一语道破右翼分子并非真在梦中的事实,极大地讽刺与批判日本右翼分子。
对比不同体裁新闻的语言特点,填写下表。
体裁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新闻评论
语言特点 不同点
相同点 客观、确切(准确)、简练、朴实、通俗
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画面感强、现场感强
细腻、形象、感彩较浓
精辟简短、通俗生动
精炼简洁,用词准确,力求客观
7. 新闻强调“用事实说法”,作者立场与情感何在?
揣摩作者态度
《消息两则》
一是通过战争进程的描述,体现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正义立场;另一方面,通过直接评论,点明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本质以及军队溃败的原因,体现了毛泽东作为一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与人民立场。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尽管新闻语言整体较为客观,但仍能从一些表述中感受到作者的自豪之情。“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句话,“自己的”三个字强调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自主创新和独立发展,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航天事业成就的自豪与赞美之情。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结尾交代新闻背景,补充说明资金的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意在表明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对获奖科学家的赞扬,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飞天”凌空》
展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刚刚走向世界体育舞台的民族自豪感,在正面描写运动员的精彩画面的同时,侧面描写外国记者以及印度观众的言行,突出爱国主义立场。
《一着惊天海》
一方面表达作者对海军战士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另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情感。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态度鲜明地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表明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捍卫世界和平的态度。
综合实践
在央视新闻网,选取你认为本周内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新闻,制作一份涵盖至少三种新闻体裁的新闻剪报。
网址:https://news./
学习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自主确定报道题材,制订采访方案,草拟采访提纲,分小组进行采访实践,搜集并整理新闻素材。
(建议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任务
了解采访步骤
新闻采访就是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过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交流来实现。
做好访前准备
1. 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制订采访方案。
报道题材要围绕开学迎新活动,要有意义、有价值,彰显正能量,展现“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主题。
采访选题:XXX 组内分工 了解事件总体情况 采访事件亲历者 搜集相关资料 拍摄新闻图片 ……
组内成员 XXX XXX XXX XXX ……
2. 草拟新闻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无固定形式,一般包括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式等。
采访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提示:可以在网上读一些访谈文章,看一些有关视频作参考。如电视台对各行各业榜样人物的专访。
时间、地点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
采访用具
采访问题
采访提纲
正式进行采访
①守时赴约,注意仪表。采访者应按照约定的时间赴约,注意精神饱满,着装大方、得体。
②彬彬有礼,机智倾听。采访者的举止要有礼貌。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如非必要,不宜打断对方。如必须打断对方的话,应先向对方致歉。采访结束时,应向采访对象致谢。在倾听过程中,采访者特别要注意把握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和对方谈话的弦外之音,以便将采访引向深入。
③有效提问,讲究技巧。提问是采访者最主要的言语形式,应紧扣采访主题,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设问。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还可以把问题分门别类一一提出。提问所用的语言应简洁清晰、准确精练,尽量不用长句、倒装句、有歧义的句子提问,少用否定语气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或任意改动专用名词。所提问题要主旨清晰,范围适中,要求明确(如“简单谈谈”“进一步阐释”等),形式多样。
④过程流畅,轻松自由。采访者要尽可能让整个采访活动进行得流畅自然。通过与采访对象的互动,化解采访中“提问——回答”的机械感,使采访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展开。
⑤做好记录,重视笔录。采访过程中,应注意做好记录(包括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有了现代化的记录手段,采访者仍要重视笔录。在笔录时,采访者能较好地理解采访对象的思路,找出其回答中的重点和闪光点;也能及时理清自己的思路,调整下一步的采访行为。
①及时整理所获得的素材,理清头绪,去粗存精,为新闻写作作好准备。其中的一些关键信息,要认真核实,确保不出现错误或偏差。
②素材整理好后,将内容交给采访对象过目,以便对方确认事实、明确观点、修正措辞。
采访结束后续
运用“新闻阅读”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新闻采访”实践中的收获,撰写新闻作品。
(建议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任务
(1)简明扼要式:突出新闻最新鲜独特、有价值的事实。
(2)立场鲜明式:呈现明确的是非立场,鲜明的爱憎情感。
(3)巧用修辞式: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使标题生动又有韵味。
依据采访素材,寻找独特的切入角度,客观叙述新闻事实,撰写新闻初稿。
1.拟标题:
根据采访到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写作新闻稿呢?
方法指导:
(1)交代新闻来源和根据,真情实感。
(2)交代新闻重要事实,印象鲜明。
(3)交代新闻的新鲜点,耳目一新。
(4)文字表达巧妙精练,画面感强。
(5)形式主要有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
2.导语: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
(1)消息:一般为倒金字塔结构,即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
(2)通讯:完整记述新闻事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清楚,并使用多种文学手法,使描写生动具体。同时注意新闻写作时的切入角度,凸显新闻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3)特写:抓住最典型、极富表现力的瞬间,将其拉长、放大、定格,形成焦点,折射整个事件。细致入微地呈现强烈画面感的小技巧:
①抓住细节,将目光锁定在某一点、某一面上,进行适当放大,逐层剖析。
②运用白描、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等手法来记叙事件或刻画人物。
③描写细节之余注入想象、作者的感情、人物的思想和环境所烘托的氛围等。
制作迎新电子报
1.根据采访中的收获,撰写新闻作品。
2.整合全组成员新闻作品,制作迎新电子报。
3.各组在班级展示电子报,互相交流评分,评选优秀电子报。
实践活动
新闻标题 体裁 作者
评分细则 (每项10分,共计50分) 得分 修改意见 新闻要素齐全 新闻结构清晰合理 新闻内容真实可信 新闻报道客观公正 语言正确、规范 评价细则量表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