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2.1《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第1课时 教学课件(共30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2.1《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第1课时 教学课件(共30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05 19:33:29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2.1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 第1课时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1节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根据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事实。通过阅读“呼吸系统示意图”的图文资料,使学生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并通过对图中文字的细阅读和思考,进一步认识呼吸道各个器官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重点介绍肺的结构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在理解了呼吸道和肺的结构功能后,要求学生体验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廓的变化,再配合做演示实验,这样就可以为学生理解后面讲述的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增加感性认识。在前述基础上讲述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通过进行“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的分组实验知道气体在人体内发生了交换,通过香水扩散的事例使学生认识气体在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及原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充分利用呼吸系统的模型或呼吸系统组成的模式图,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明确气体进出的过程(重、难点)。 2.通过肺泡模式图,详细描述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的的结构特点,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观(难点)。 3.通过观看肋间肌和膈肌与呼吸运动的演示视频,直观感受呼吸运动中胸廓和肋间肌、膈肌的变化,理解呼吸运动的过程(重、难点) 。 【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借助呼吸模型、肺泡显微图与“人工呼吸”情境,认识到呼吸系统是生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形成“结构—功能—生命活动”一体化的认识。 科学思维:在对比“呼吸道”与“肺泡”、吸气与呼气两组情境中,运用归纳、类比、因果推理等方法,提炼出“表面积—扩散效率”核心概念,发展模型与建模思维。 科学探究:通过“呼出气与空气差别”分组实验和“膈肌模拟”演示,经历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数据记录—结论交流完整流程,提高实验操作与证据解释能力。 社会责任:结合“跑步冷空气刺痛感”“人工呼吸救急”等真实案例,理解个人呼吸习惯与公共安全的关系,主动宣传戒烟、防尘、科学锻炼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 呼吸运动; 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一)回顾旧知 1、早中晚三餐应该按提供全天所需能量的30%:40%:30%。 2、摄入食物的比例特点:糖类类最多,脂肪类最少。 3、青少年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食物,主要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4、食品安全问题: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产生的安全中问题。 (二) 播放视频,关于人工呼吸的正确做法。 问题: 气体进入人体要经过哪些器官? 学生回顾课本2min,提问。 观看视频,记住问题,学习新课。
探究新知 【任务一: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通过多组图片介绍人类的生存,时刻离不开空气。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完成的。 观察思考 观察图5.2-2,思考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完成27页问题。 问题: 1. 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气体进入人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 空气中往往含有尘埃等异物,呼吸道是如何阻挡异物的? 3. 成人肺泡的总表面积约为70 m2,深吸气时可达100 m2。这对气体交换有什么重要意义 (1)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左肺分两叶,右肺分三叶。 (2)由大量肺泡组成,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仅有一层上皮细胞。 1. 提高气体交换效率:增加扩散面积、快速更新气体 2. 适应高代谢需求:满足高氧需求、高效排出二氧化碳 3. 缓冲功能:维持气体分压稳定、减少呼吸频率 4. 提高气体交换的容错性:部分肺泡功能受损时的代偿、适应不同环境条件 5. 促进气体的快速扩散:薄的肺泡壁、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络 小组讨论 1、为什么在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不然会发生什么现象?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在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像一扇门一样关闭气管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但如果在吞咽过程中说话、大笑或哭闹,会厌软骨可能来不及关闭,食物就可能会误入气管。 2、寒冬跑步时感觉吸进去的空气是冷的,散步时则不明显的原因是什么? 呼吸道以骨或软骨为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分泌的黏液可粘住尘埃和细菌。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 跑步时呼吸频率增加,空气在呼吸道内的停留时间较短。 散步时呼吸频率较低,空气在呼吸道内的停留时间较长。 重点突破 为什么说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1)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任务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1.胸廓与胸腔? 支持和保护心脏、肺等内脏器官 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这就是呼吸运动。 2. 模拟肋间肌舒缩示意图 呼气:此时肋间肌 舒张 ,胸腔容积 变小 ,肺内气压 大于 大气压。 吸气:此时肋间肌 收缩 ,胸腔容积 变大 ,肺内气压 小于 大气压。 2. 模拟肋间肌舒缩示意图 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使肺泡内的气体不断得到更新。 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 回答: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的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的问题。
【习题巩固】 1.春天,百花盛开,花香怡人,香味进入肺泡的途径是( A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鼻→支气管→气管→肺 C.鼻→喉→咽→支气管→气管→肺 D.口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2. (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下列不属于呼吸道功能的是( D ) A.温暖空气 B.湿润空气 C.清洁空气 D.气体交换 3.模拟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的关系的演示实验中,小欣向上推下图所示模型的橡皮膜时,会观察到( C ) A.两个气球左大右小 B.两个气球左小右大 C.左右两个气球都变瘪 D.左右两个气球都鼓胀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 第二章 人体需要空气 第一节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第1课时) 一、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课后作业 1.下列选项不属于人体呼吸道的组成的是( B ) A.鼻 B.肺 C.气管 D.喉 2.学校开展体质健康检测,常通过测定肺活量来反映肺功能的强弱。下列表示肺处于呼气状态的是( C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3.有关人体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呼吸道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 B.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C.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D.鼻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和案例分析,学生积极参与,情境真实,学生兴趣高:以“人工呼吸”视频导入,迅速激活学生已有经验,课堂提问面广,95%学生能准确说出气体进出路径。个别学生抽象思维仍滞后:约15%学生将“胸廓扩大→肺内压减小”反向逻辑记错。后续采用“手摸肋骨+同步朗读气压口诀”多感官强化,并布置家庭小实验:用吸管吹气球体验正负压。整体上,学生对人体呼吸的认识有所提升,但在知识记忆和理解上还需加强巩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第二章 人体需要空气
第一节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第1课时)
第五单元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
济南版(新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回顾旧知
1、早中晚三餐应该按提供全天所需能量的 。
2、摄入食物的比例特点: 。
3、青少年应该多吃含 丰富食物,主要作用人体的 。
4、食品安全问题:一是食品原料的 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 中问题。
30%:40%:30%
糖类类最多,脂肪类最少
蛋白质
成分和质量
产生的安全
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学习目标
充分利用呼吸系统的模型或呼吸系统组成的模式图,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明确气体进出的过程。
01
通过肺泡模式图,详细描述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的的结构特点,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观。
02
通过观看肋间肌和膈肌与呼吸运动的演示视频,直观感受呼吸运动中胸廓和肋间肌、膈肌的变化,理解呼吸运动的过程。
03
难点
重、难点
重、难点
课堂导入
气体进入人体要经过哪些器官?
回答下列问题:
观看视频
阅读课本26-29页,完成导学案(3min)
结合图5.2-2,说出气体进入人体要经过哪些器官(2min)
结合图5.2-3,总结呼吸运动的过程(3min)
课堂导入
任务一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探究新知
人类的生存,时刻离不开空气。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完成的。
任务一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观察思考
观察图5.2-2,思考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完成27页问题。
图5.2-2  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任务一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问题
1. 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图5.2-2  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气管

支气管

呼吸道
(主要的呼吸器官)
肺泡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任务一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图5.2-2  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气管

支气管

(主要的呼吸器官)
肺泡
鼻腔前部生有鼻毛,
内表面的黏膜分泌黏液
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以软骨为支架,是发声器官
以C形的软骨为支架
在肺内形成树枝状的分支,
分支的末端膨大形成肺泡
由大量肺泡组成
任务一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为什么在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不然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组讨论
气管
食道
会厌软骨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在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像一扇门一样关闭气管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但如果在吞咽过程中说话、大笑或哭闹,会厌软骨可能来不及关闭,食物就可能会误入气管。
任务一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问题
2. 空气中往往含有尘埃等异物,呼吸道是如何阻挡异物的?
黏附细小尘埃、微生物颗粒
粘液
清洁
温暖
湿润
滤去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物
鼻毛

空气
气管和支气管
黏附吸入的尘埃和微生物
粘液
纤毛有规律地向喉部摆动
纤毛
任务一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寒冬跑步时感觉吸进去的空气是冷的,散步时则不明显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
呼吸道以骨或软骨为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分泌的黏液可粘住尘埃和细菌。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
跑步时呼吸频率增加,空气在呼吸道内的停留时间较短。
散步时呼吸频率较低,空气在呼吸道内的停留时间较长。
任务一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问题
3. 成人肺泡的总表面积约为70 m2,深吸气时可达100 m2。这对气体交换有什么重要意义?
(1)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左肺分两叶,右肺分三叶。
左肺
右肺
任务一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肺泡
毛细血管
上皮细胞
(2)由大量肺泡组成,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仅有一层上皮细胞。
问题
3. 成人肺泡的总表面积约为70 m2,深吸气时可达100 m2。这对气体交换有什么重要意义?
任务一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问题
3. 成人肺泡的总表面积约为70 m2,深吸气时可达100 m2。这对气体交换有什么重要意义?
1. 提高气体交换效率:增加扩散面积、快速更新气体
2. 适应高代谢需求:满足高氧需求、高效排出二氧化碳
3. 缓冲功能:维持气体分压稳定、减少呼吸频率
4. 提高气体交换的容错性:部分肺泡功能受损时的代偿、适应不同环境条件
5. 促进气体的快速扩散:薄的肺泡壁、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络
任务一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为什么说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重点突破
(1)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任务一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鼻出血的处理方法
相关链接
任务二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肋骨
胸骨
胸廓
脊柱
膈肌
胸腔
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这就是呼吸运动。
支持和保护心脏、肺等内脏器官
任务二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增大时其气压会降低,体积缩小时其气压会升高。气体由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扩散。
气压与体积的关系
相关链接
模拟肋间肌舒缩示意图
脊柱
胸骨
肋间肌
肋骨
呼气
此时肋间肌 ,
胸腔容积 ,
肺内气压 大气压
舒张
变小
大于
任务二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任务二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吸气
此时肋间肌 ,
胸腔容积 ,
肺内气压 大气压
收缩
变大
小于
脊柱
胸骨
肋间肌
肋骨
吸气
呼气
肋骨、胸骨向上向外移动
肋骨、胸骨向下向内移动
任务二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观看视频
任务二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气管
胸廓
膈肌
任务二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扩大
增大
缩小
瘪了
任务二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下降
扩大
进入
小于
上升
缩小
排出
大于
任务二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下降
扩大
进入
小于
向上向外移动
扩张
吸气
上升
缩小

大于
向下向内移动
收缩
呼气
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使肺泡内的气体不断得到更新。
呼吸系统: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
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课堂小结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呼吸运动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 (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下列不属于呼吸道功能的是( )
A.温暖空气 B.湿润空气 C.清洁空气 D.气体交换
1.春天,百花盛开,花香怡人,香味进入肺泡的途径是(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鼻→支气管→气管→肺
C.鼻→喉→咽→支气管→气管→肺
D.口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A
D
课堂练习
3.模拟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的关系的演示实验中,小欣向上推下图所示模型的橡皮膜时,会观察到( )
A.两个气球左大右小
B.两个气球左小右大
C.左右两个气球都变瘪
D.左右两个气球都鼓胀
当膈肌舒张时,膈顶部回升,胸廓上下径减小,肺回缩,肺内气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C
课堂练习
同课章节目录